如何看待無產階級的政權「巴黎公社」?

2020-12-17 像素說

19世紀正是共產主義思潮蓬勃發展的時期,而法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1848年以前是共產主義思想的中心。巴貝夫、聖西門、傅立葉、安凡丹、勒魯、卡貝、布朗基、勃朗、畢舍以及蒲魯東,無一不是法國人。

巴黎自法國大革命後社會動蕩不斷,加之沒有一個社會制度能夠體現各階級的利益,而各階級特別是中下層階級漸漸發現自身可以掌握了變革社會的力量,所以無數大大小小的國家思想辯論和暴動起義從未停息,而共產主義的思潮就在這樣的前提下蓬勃發展起來。

到了1870年隨著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得失利,被普魯士圍困在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無奈選擇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也隨著崩潰。但資產階級共和派與奧爾良派拒絕接受投降,隨即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普魯士軍隊立即開赴巴黎,巴黎也因此被圍困了四個月。

無奈,第三共和國選擇了談判,最終法國同意割讓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區域,並支付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同時解散參與巴黎防務的「巴黎人民國民自衛軍」。此外還在停戰條約中註明德國軍隊會以凱旋儀式進入巴黎。因此彼時的巴黎基本上被提前疏散,只剩下那些曾是「國民自衛軍」的普通市民。

不過法國人受路易十四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巴黎的市民大多拒絕接受投降,加上對德國的的侵略充滿憤怒,不滿的情緒逐漸擴散開來,尤其是中產階級的下層。

巴黎的市民們迫切地想要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並想要巴黎獲得自治權,享有自己選舉議會的權力。在此前提下提出了要以公平的方式來治理國家,比如共產主義。巴黎公社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不過巴黎公社中的「公社」一詞雖然聽起來像極了共產主義,但,像素在這裡要給大家潑冷水了,「公社」的來源其實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成立的一個權力機構,與大家所認知的共產主義沒有半毛錢關係

加上法軍的撤離與德意志軍隊按兵不動,此時的巴黎如同一個真空地帶,於是巴黎公社趁機宣布獨立,同時組織國民衛隊。另一方面德國宰相俾斯麥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給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施壓,要求法蘭西鎮壓巴黎公社。畢竟德國已經得到阿爾薩斯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地區,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消耗自己去幫助法國穩定局面。

反觀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這邊,首相阿道夫·梯也爾迫切的想要穩定局面,自然不能坐視首都巴黎獨立。於是在與德意志協商後,德國方面釋放了法國戰俘,用以鎮壓巴黎公社。

其實,我們觀察這段歷史不難發現,哪怕到了法國準備鎮壓巴黎公社的那一刻,巴黎公社也和共產主義沒有半毛錢關係

那麼巴黎公社又怎麼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呢?這與馬克思、列寧二人脫不開關係。馬克思很青睞巴黎公社,自己斷定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以推翻資產階級的實例,而列寧則也認同這一說法,人們受到這些影響,久而久之也就認為巴黎公社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但是,根據我們史料的史料去研究,巴黎公社更像是「工業時代革命」的延續,其出發點是愛國主義和保護市民私有財產為目的、是有產階級對外國侵略者的抵禦,並非無產者對剝削階級的反抗。

此外,由於巴黎公社中中小手工業者佔了成員的絕大部分,所以在巴黎公社持續的時期內,大批工業化的地標建築以及城市化標誌皆被毀壞,就連著名香榭麗舍大道也差點兒變成工業革命之前的小道。

也就是說,巴黎公社不具備任何共產主義的任何特徵,從頭到尾其實是一場宣揚民族主義、追求平等的「工業時代革命」。

文/像素說歡迎關注,了解更到精彩歷史。

相關焦點

  • 試論巴黎公社與旬邑紅色政權
    在國際共運史上,巴黎公社是一座熠熠生輝的豐碑。巴黎公社雖然只鬥爭了72天,但它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驗。這是無產階級為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在陝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旬邑紅色政權也是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旬邑起義打響了渭北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是毛澤東「槍桿子裡出政權」「武裝奪取政權」思想在西北地區的生動實踐。
  • 巴黎公社和《櫻桃時節》
    (特約供稿:檀香木)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發動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政府,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權。
  • 「四史」關鍵詞|巴黎公社運動與《國際歌》有何聯繫?
    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29篇,關鍵詞是巴黎公社與國際歌。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1870年7月19日,拿破崙三世為了擴大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決定向普魯士宣戰。但是法軍在色當慘敗後,拿破崙三世和8萬多官兵被俘,第二帝國也就隨著皇帝的投降而崩潰。9月4日,巴黎人民掀起革命,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國。
  • 檔案 |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發
    巴黎工人在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領導下擊潰了政府軍,舉行武裝起義,佔領了巴黎市政府。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巴黎公社革命取得了勝利,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成為實際上的臨時革命政府。1871年2月,賣國賊梯也爾組織了新政府,繼續執行出賣民族利益和反對無產階級的政策。  3月18日凌晨,梯也爾政府派兵偷襲蒙馬特爾高地的停炮場,企圖解除工人武裝。巴黎工人在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領導下擊潰了政府軍,舉行武裝起義,佔領了巴黎市政府。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巴黎公社革命取得了勝利,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成為實際上的臨時革命政府。
  • 巴黎公社起義:當現實碎裂了理想,還有革命的鮮紅和思想的榮光
    這個只在歷史上存在了短短72天的巴黎公社,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民主政權,是對資本主義的一次重大打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在巴黎公社前,無產階級也曾進行了多次推翻資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並在不同程度上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打擊,但都始終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權,而且也都失敗了,但巴黎公社卻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
  • 一組罕見的老照片:巴黎公社的軍隊國民自衛隊。圖4設置路障的巴黎...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法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
  • 巴黎公社的教訓和歷史意義
    引言5月21日,凡爾賽軍從半毀壞的聖克魯門突入巴黎。5月21日夜,凡爾賽軍的部隊又突入了其他幾個城門。不久,巴黎就已經有10萬名左右凡爾賽分子了。雖然凡爾賽分子在人數和裝備方面都有巨大的優越性,巴黎的無產階級對他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首都的街頭以急劇的速度建築了5百多個街壘;在建築街壘時,婦女和兒童都參加了。
  • 毛主席1926: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
    今天是中國民眾紀念巴黎公社的第一次。巴黎公社事件的發生,距今已五十五年了,為什麼到今日我們才知道紀念,才舉行紀念呢?因為中國從前的革命,是少數人包辦的,及到革命潮流漸漸增漲,革命運動才跟著由少數人擴張到多數人,到現在已有多數的農工民眾參加,並且有左派的國民黨員作指導,有工農階級專政的國家蘇維埃俄羅斯作模範,所以中國民眾才知道有今日的紀念,才能有今日的紀念。
  • 巴黎公社失敗說明了什麼?不顧實際一腔熱血的暴動沒有現實意義!
    巴黎公社的政治意義遠大於它的現實意義,因為那是無產者第一次追求自己的政權,追求自己的自由而建立起的一個短期的公民社會,當然在歷史的某一個階段,西方也確實建立了相似的公民社會,但是像巴黎公社這樣如此徹底的組織力量還是不曾有過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巴黎公社的本身值得提倡。對於巴黎公社的概括定義經常兩極分化,其實在我看來,無外乎就是在政治意義方面和現實發生兩個方面對巴黎公社的看法而已。
  • 巴黎公社和政府軍激戰只有7天時間: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建立
    巴黎公社和政府軍激戰只有7天時間: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建立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建立,是19世紀後期,法國國內問題的大爆發。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軍主力被殲滅。
  • 巴黎公社的失敗說明了什麼?
    巴黎公社對人類最大貢獻就是:所有自然物資和礦產資源都是屬於人民的,生命力應該是很長地,遠至是永遠地。廣大人民才是世界的真正主人!巴黎公社初期的建立是由人民組成的社會組織,領導也是從人民中間產生,領導組織是人民利意為宗旨,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的擁護,組織進一步興旺發達。
  • 聊聊巴黎公社,理想與現實的碰撞,為何會以大屠殺告終?
    巴黎公社起義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一是不讓普魯士軍士入侵巴黎,二是不滿目前巴黎經濟困境。而參與起義的多為底層民眾,這兩條也是巴黎公社後期垮臺的原因。1870年法軍戰敗後,第三共和國為了保衛巴黎,再一次擴編了這支民兵武裝,人數達到了近十萬人。當巴黎公社運動爆發後,這支國民自衛軍又成為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主要力量,人數達到三十萬,國民自衛軍中有許多軍官成為了巴黎公社的領導人,並經過選舉成立了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這是巴黎公社的最高機構。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巴黎公社的武裝力量就是國民自衛軍。正是由於這去軍隊的出現,普魯士軍隊停止開進巴黎。
  • 149年後,美國版「巴黎公社」誕生?川普狂怒:把城市奪回來!
    1871年,法國巴黎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次無產階級政權的偉大嘗試——巴黎公社。儘管這個政權僅存在2個月,但其意義卻標榜史冊。在149年後,美國又出現了類似的左翼無政府主義「國會山自治區」,這個自治區又能存在多長時間呢?
  • 巴黎與法國的關係,以及巴黎與外省的緊張狀態,發人深思
    因此,3月18日,當政府軍進城,拆除蒙馬特爾高地上之前在巴黎被圍期間用作防禦的大炮時,因遭到武裝反抗而被迫撤退。戰勝國普魯士如今可以得意揚揚地近距離觀察凡爾賽的法國政府與巴黎市政府間在接下來的10周內手足相殘的僵局,而巴黎市政府在他們的首都成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主要是人們對這些非比尋常境況的自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