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大典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典禮,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辦這一樁盛世之禮,並且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夠辦的,歷朝歷代有資格辦這個事情的皇帝都非常罕有。漢朝漢文帝幾度想要封禪,最後竇老太太堅決不答應,認為這種事情會極大的損耗國力虧空國庫,直到後來漢武帝登基,才終於完成了封禪的夢想。
儒家文化與皇權
儒家文化能夠被所有的皇帝所認可,歷朝歷代孔家的香火都不曾斷絕,主要是這種文化的思想裡飽含了對皇權的認可,所以歷代皇帝都很喜歡孔家人。而封禪就是儒家文化之一,其中封禪二字其實是可以拆分的,指的是上古時期的一種祭祀典禮,第一個字封指祭天,第二個字禪指祭地,祭祀完天地,天子之位才是被眾生所認可。
第一個真正舉行封禪的皇帝是秦始皇,因為按照孔子所說,人間最高的帝王才有資格舉辦這一個典禮,之前的那些人都不夠格。後來漢朝等多個朝代也沿用了封禪一說,紛紛有舉行過封禪大禮,不過並非所有的皇帝都會舉辦,因為這卻是勞民傷財,而且儒家說,封禪前必須要有15個天降祥瑞,比如說紫氣東來,紫徽星大亮等等,皇帝才能夠去舉辦這一典禮。
不封禪的朝代
然而比較搞笑的是,其實需要這麼多天降祥瑞的條件,按理來說應該是沒幾個人能夠舉辦,但中國這麼多封建王朝,只有三個朝代沒有舉行過封禪大禮,因為祥瑞這種東西,大夥可以編啊。比如說今天匯報一個江南大雁在天上組成一個福字,明天又說草原上野馬主動歸軍等等,編著編著湊15個就夠了,只要皇帝想封禪,國庫有錢封禪,確實不難辦到這一點。
那麼這沒有封禪的三個朝代是哪三個呢?它們分別是晉朝、元朝以及明朝
晉朝內政混亂,外敵環伺,沒有封禪可以理解,元朝是蒙古人政權,不支持孔子的封禪也不難理解,但明朝作為漢人的大一統王朝,為什麼也沒有封禪呢?
明朝的務實之風
其實主要是明太祖認為這些東西都是虛的,花裡胡哨的沒必要舉辦,明朝特別樸素接地氣,也是歷史上最親民的朝代,比如其他朝代的皇帝寫下一道聖旨,為了彰顯自己的才學,還要請中書潤色一下,基本上都是之乎者也魑魅魍魎,總之就是普通老百姓一看非常迷糊,這寫的都啥呢?
然後朱元璋的聖旨可逗了,明朝海邊向來倭寇為患,有一年聖旨下來了,朱元璋親筆寫,"大家注意,準備磨刀,敵人來了。"
老百姓一看,這太明白了,可不就是說鬼子進村了嗎?
清朝: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緊接著明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實在很多制度方面也都是吸取了明朝的精華,基本上它就是一個翻版的明朝,並沒有太多的改動。
而在封禪這方面,包含溥儀在內,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進行過封禪的只有康乾二帝,這兩人事情辦得好又辦得多,於是難免過度自信,封個禪證明一下自己的豐功偉績,似乎也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