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比賽我沒有看,預料到拜仁會晉級,但沒想到是這種方式,相信熬夜看球的球迷朋友大部分在比賽結束後都無法入眠。早上醒來刷新聞和朋友圈,看到的多是&34;、&34;等關鍵詞。其實我覺得沒必要過分解讀,這就是足球比賽競技體育的殘酷,&34;是至理名言。無論是誰都會有高峰和低谷。風水輪流轉,再風光無限的王朝也會有落幕的一天,臥薪嘗膽,改革重建就完了。
有很多復盤比賽的文章,我就不湊熱鬧了,來說說本場比賽我很感興趣的一個人,既不是梅球王,也不是萊萬,而是&34;——託馬斯·穆勒!
回看比賽集錦,開場第4分鐘,拜仁25號就打進一球,定睛一看,怎麼又是&34;穆勒?然而表演還沒有結束,第31分鐘,穆勒突然前插繞到了朗格萊身前,接基米希的傳中搶點破門,梅開二度。這一球充分體現了穆勒跑位的意識,他總是能出現在最關鍵的位置給對手致命一擊。
說起穆勒,他的各方面並不出眾,身體不是特別強壯,技術一般,速度爆發力等也是普通水平,突破過人也不擅長,只有射術算一流,他的進球可能不是非常驚豔,也很少有連續過人的長途奔襲,但總是出現在最關鍵的時刻和最重要的比賽。是當之無愧的大場面先生,比賽型球員,這一切靠的就是超高的&34;。
初識穆勒是在2010年世界盃上,我作為阿根廷球迷,對老馬率領的阿根廷隊是給予厚望,畢竟是兩代球王攜手。四分之一決賽德國對陣阿根廷,開場僅僅3分鐘,穆勒就閃電破門,頂進一個頭球,當時心想&34;、&34;。
結果穆勒不僅打入5球獲得世界盃金靴,還奪得最佳新秀。四年後的巴西世界盃,如日中天的德國隊登頂奪冠,穆勒又收穫了5粒進球。留給觀眾最深印象的一定是半決賽對巴西的7比1,同樣打入第一球的還是穆勒,他接克羅斯角球傳中,凌空墊射破門。為什麼總是他?
踢過比賽的朋友都知道,足球是限制與反限制的對決,精彩進球可遇不可求,面對旗鼓相當的對手,比賽很容易陷入膠著狀態。當為數不多的機會出現時,臨門一腳對把握機會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能出現在最恰當的位置完成致命一擊,需要極強的門前嗅覺和超高的球商,穆勒就是典型的用&34;踢球的球員。
當年德國轟炸機穆勒曾說過一句話:&34;這點我深以為然,體能和技術是基礎,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提高,而意識的確需要一些天賦。
用&34;踢球的典型,一種是如齊達內,哈維一樣的中場大師,洞悉場上每個人的位置,總能在恰當的時候傳出恰到好處的球給隊友。還有一種是像因扎吉這樣的前鋒,生活在越位線上,憑藉出色的門前嗅覺,捕捉進球的機會。
穆勒沒有出色的盤帶控球技術,他的技術特點更像是現代高配版的&34;。在雙前鋒戰術中,可以充當影鋒,在變陣單前鋒時,又可以拉回中場,做輔助串聯的活兒,可以說是一架優秀的&34;,並且有極強的團隊意識,防守賣力,插上助攻又總能出現在最佳的位置,並且射術一流。
而在&34;方面,儘管他場下總是犯&34;,成為隊友的開心果,但場上是當之無愧的&34;,從不怯場,不懼對抗,總能在硬戰中發揮出色,鼓舞士氣。而且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很少受傷。這樣的隊友絕對是值得信賴的夥伴,關鍵他還是個&34;,能承包你的笑點。
2018年世界盃德國隊遭遇滑鐵盧,小組即遭淘汰,一年後年勒夫宣布德國隊重建,需要新鮮血液,將不再徵召穆勒、胡梅爾斯、博阿滕等功勳球員,30歲的穆勒徹底告別國家隊。
現在穆勒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拜仁,本賽季在弗裡克上任後,穆勒重新找回狀態,與庫蒂尼奧雙雙被激活,聯賽衛冕,在歐冠賽場更是大殺四方。照這個態勢發展,極有可能時隔7年之後再度稱霸歐洲。
我個人認為,穆勒沒有成為巨星,主要還是數據不夠驚豔,儘管含金量很高。另外包裝太少,球風也不夠華麗。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34;的足球生涯已經足夠完美,還帶給大家這麼多的歡樂,對得起自己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