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明蘭是穿越過來的。
在原著中,還有這樣一段奇聞異事。
時任戶部尚書家的一位千金,一次大病過後,便荒唐起來,整日吵著要開店做生意。及笄後,她又糾纏於幾位親王郡王乃至幾位世家公子間,行為不檢,放誕不羈,還常以狂悖之言鼓動年輕世家子弟。(具體可見「世人皆平等」「自由主義」「婚嫁自由」「戀愛自由」)#哈哈哈,請允許也不客氣的笑一笑。#
名聲爛得一塌糊塗,眾人避之如汙穢,到二十歲還無人問津婚事,連累父兄仕途斷絕,姐妹都不嫁得好人家,後來她被禁足於宗室庵堂之內,誰知卻被她逃了出去,還自賣身於青樓,當起了花魁,揚言「琉璃夫人能做的,為何我做不到?!」
但是她始終沒有遇到一個高大學士,倒碰上了不少元稹之流,男人把她玩完就走了,還在外頭宣揚和這位自甘墮落的名門千金的風流韻事,把整個家族的名聲都搞臭了。
古代的宗法制度,作為一個父母俱在的女子是沒有資格『自賣身』的,她的家族一找到她,就把她弄了回去,然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據說,是被沉塘了。
這種癲狂的行為,可以推斷出是穿越式的腦殘。
古代的禮法制度傳承上千年,非一人可撼動,何況女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盛明蘭,作為一個現代人穿越而來,既來之則安之,謹守本分,明哲保身,以古代人的思想積極生活,不敢驚世駭俗,不敢冒進出頭,乖巧聰慧,安穩求生,最終家和美滿,夫妻恩愛,活出了古代女子豔羨的一生。
《步步驚心》當年多麼的大火,劉詩詩飾演的馬爾泰若曦,看似無可奈何,捲入了清朝康熙年代九子奪嫡的暗潮中,受封建的制約而無能為力,個人感情夾雜在宮鬥的慘烈中倍受煎熬。
與《知否》相比,《步步驚心》只不過是披著權謀外套的瑪麗蘇內芯。
在劇中,女主角若曦與十阿哥相識,與八阿哥相戀,與十三阿哥相知,與四阿哥相愛,最後又嫁給了十四阿哥。
小編言,這是妥妥的瑪麗蘇劇情,糾纏混跡與阿哥親王之間,左右撩動搖擺,行為說白了是放蕩不羈,難聽點就是行為不檢。在古代,高門小姐潔身自好,待字閨中,這種行為妥妥的就是不知廉恥,是被人唾棄不恥的,沒有好人家願意要這種人的(像知否原著中,四小姐墨蘭就是不慎跌馬被永昌府公子梁晗抱了下身子,就傳的沸沸揚揚,惹人笑柄,差些連累了盛府其他女子的婚嫁)
這部劇,因為若曦生,因為若曦死,好似所有的阿哥都圍繞著若曦一人轉,所有人心中最重要的事全是為了她。好似,全天下就她一位奇女子了。
若曦與明玉格格打架,被贊拼命十三妹,其實古代高門大戶官官相護,其中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在《知否》裡,盛宏吃了若曦的心都有。
其實,官場黑暗,阿哥們籌謀算計,甚少有人將兒女情長放在心上,何況好幾個身份尊貴的阿哥掙一個女子,多掉檔次和身份,他們是不屑的。
而若曦與十三阿哥稱兄道弟,大談特談什麼自由主義,這就是狂悖言論,不知所謂。(就像我們現代人理解不古人,古人也理解不了我們的思想,早知道破除封建思想的是世世代代人流血流淚換來的)。
所若曦與青樓女子綠蕪廝混,被十三阿哥指責卻振振有詞「我只知道,墜樓而亡,以死殉情的綠珠是妓女。擊鼓抗金的梁紅玉是妓女。不肯服侍金人,吞金而亡的李師師是妓女。拼死就衡王的林四娘是妓女。慷慨悲歌,死而無憾的袁寶兒是妓女。」
要知道,古代妓女就是下九流,髒東西,是被良家婦女和高門大戶所不齒的,儘管有幾個清麗脫俗,卻不能阻止99.999999999%的人都是卑賤不堪的。
若曦這一字一句慷慨悲歌,古人只會當她是神經病。
上文我寫的知否原著的瘋癲不堪的女子恰恰和若曦有些地方是極為相似的,關心則亂的這段描寫諷刺了異想天開痴人說夢的穿越者,也大大抨擊了瑪麗蘇穿越文。贊!!!
在我看來,《步步驚心》不同於《宮》的高明之處就是仍舊有人認為它是反瑪麗蘇有大格局。
其實不然,這本書恰恰最瑪麗蘇,所以位高權重人只愛我一人,我就是焦點,做什麼都對,說什麼都有趣的女主光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