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當我提起納什和諾維斯基曾經的超級組合時,想必很多球迷都會訝異,他們還在一起組過隊?沒錯,2000年左右的小牛也曾是聯盟豪強呀!
時間回到1998年,當時風之子納什被太陽交易到獨行俠,很快和初出茅廬的諾維茨基組成「超級二人組」,磨合良好的二人逐步帶領小牛成為西部豪強,並於2003年打入西部決賽,只是那時的他們仍然沒能跨越馬刺,遺憾以2比4止步總決賽。
不信命的小牛著手復仇計劃,大手筆籤下沃克、賈米森等強力輔助,渴望大展宏圖,可磨合不充分的他們卻在西部首輪就1比4被國王淘汰,巨大的心理落差讓球隊陷入了無盡深淵。
終於,在2004年夏天,庫班決定做出改變。恰逢納什的合同到期,鑑於他的傷病隱患,庫班僅他提供了一份4年3600美元(每年不足900萬美元)的廉價合同,更過分的是這份合同最後一年只有部分薪金被保障。這深深地傷了納什的心。那時的他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更渴望的是能有一份安穩的合同度安度職業暮年。
當心中最後的願望落空,納什毅然離去,以6年6300萬美元(每年1050萬美元)的合同重返老東家太陽,庫班此後不止一次公開道歉,表示送走納什是自己犯過最愚蠢的錯。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讓我們來看看做出這個決定後,對彼此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納什或許自己也沒有想到,重回菲尼克斯且年過30的他竟然能在這裡迎來自己的巔峰!
讓我們先來看看兩連常規賽MVP的賽季表現:
歸結原因,納什在太陽爆發有以下因素:
一代跑轟大師德安東尼和風之子納什無比合拍,他的戰術幾乎都是圍繞納什展開的,跑轟打法強調速度、快速傳導球和投射能力,納什完美具備這些素質才讓戰術得以完美執行。
納什和斯塔德邁爾可謂是,最好的時間遇到了最好的彼此,小斯是一個完美的內線終結點。讓納什能從容的把控全局,並串聯內外線。他們的強強聯合讓太陽打出了極具觀賞性且爆發力十足的比賽,這讓菲尼克斯太陽隊一躍成為聯盟的奪冠大熱門,並多次打進西部決賽,只是遺憾沒能如願奪冠。
年過三十的史蒂夫-納什來到了鳳凰城,當時的納什因脊椎移位而痛苦不堪,本以為職業生涯即將開始走下坡路。可自從碰到了卡特醫生,他連續兩度榮膺常規賽MVP,五次助攻王,七個賽季只缺席了33場比賽,一直到38歲還能在場上飛馳。
庫班一直被認為是精明的老闆,可是他犯的錯幾乎都集中在了納什離開後的這幾年,送走納什的同時,庫班吞下了丹皮爾的「毒藥合同」,這讓此後的交易空間大受損傷。
不可否認,03-04賽季埃裡克·丹皮爾打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場均12.3分12個籃板的數據的確傲視聯盟。那年夏天,庫班一份7年7300萬的肥約震驚了達拉斯。
可是,牛皮大王終歸是「嘴強王者」,在獨行俠效力的6個賽季中,丹皮爾場均只能貢獻6.6分7.6籃板的平庸數據,這可是坑壞了庫班。他的移動速度緩慢,協防能力弱,在快節奏的攻防中迷失了作自我,也打亂了球隊的計劃。
好在小牛沒有被丹皮爾一個人影響全局,他們在2004年選秀中首輪第5順位選中德文·哈裡斯,隨後又從老鷹交易來了場均16.8分4.1籃板5.4助攻的賈森·特裡。他們成為了球隊的中流砥柱,幫助球隊在05-06賽季歷史性地打入了總決賽,成為了司機身邊最為得力的助手。
可是小牛此後依然多年無緣總冠軍,直到2011年才以黑馬之勢圓夢總冠軍,但是不可否認,納什的離開對於小牛是一個好事。達拉斯沒有神醫,沒有適合納什的輔助,諾維斯基和納什的組合雖然配合默契,可總是感覺缺了什麼。納什30歲後,沒有人會保證他的發揮能幫助球隊還是拖累球隊,作為球隊的管理者,庫班的選擇無可厚非。
失去納什後,諾維斯基的表現更加亮眼,在得分和領袖能力上都展現了自己的天賦。總之,小牛和庫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冠軍夢。
猶記得庫班今年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2004年放走納什的事情,庫班坦言「放走納什是我最大的失誤,也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而且我也知道他一直對我的這個決定很失望,但是我們還是很好的朋友,這也說明了他的品格。」
可見二人依然維持著良好的友誼,這份友誼無關乎利益。庫班和納什並沒有因為當年的不歡而散而耿耿於懷,其實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一別兩寬,各自安好,回首過往,留給他們的還是有關當年的難忘記憶。
我想,他們都做出了彼此認為最正確的決定,他們之中沒有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