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學完第一單元的長度單位後,迎來了比較難的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這部分知識,緊緊銜接了一年級下冊所學,但是,一個暑假,許多孩子的計算能力已經「退化」,兩位數的加減生疏起來,因此,得做好預習,吃透以下4個知識點:
第一個知識點:如何列豎式。
在小學二年級,出現了兩位數的加減後,就可以學著列豎式了,豎式也是以後學大位數加減的基礎,更是學乘除法的基礎。
因此,列豎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知識點。不過,對於豎式,許多孩子不明白意思,這個得讓他們清楚!上圖的第一題,很好地解釋了什麼叫豎式,其實就是把兩組小棒(即加數)的個數,豎著排列,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計算的時候,先從個位算起,這種列豎式的方法,一是直白,二是替代了複雜的心算,三是速度快!
第二個知識點:用豎式計算時容易犯的錯誤。
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從高位開始算起,這是嚴重錯誤的!任何時候,加減法的豎式,都要從個位算起,這是因為後面會出現進位和退位這兩種現象,只有從個位算起,才不會出錯!
還有一個孩子們特別容易犯錯的地方,就是豎式完整計算了,可是卻往往忘記在算式後面填寫出答案,考試的時候這種遺漏情況特別多,因此,一定要養成完整書寫的好習慣。
第三個知識點:了解加減法的意義。
如果二年級小同學,無法真正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那麼,就無法正確作答應用題。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班級裡有好幾名後進生,一遇到應用題,他們要麼束手無策,要麼方法錯誤,該用加法時,他用了減法。該用減法時,他誤用了加法。
因此,一定要幫孩子們理解,增加、增多要用到加法,而減法呢,則是少了、減少了、去年了、消耗了的意思。
這個需要從一年級到二年級,逐漸培養和訓練。
第四個知識點:拓展思維的訓練。
100以內的加減,不光要會計算,還要理解含義,更重要的,就是能拓展思維。
像上圖的第八大題,相信班級裡數學差一點的學生,在做這類題目時,就會出現困難,因為,他不懂得推理的步驟和方法!
如何進行拓展思維的訓練呢?
首先觀察,題目中三道都是加法題,那麼學生心裡先要明白一個概念——加數+加數=和。
腦海中樹立了這個概念以後,再觀察豎式,像第一道,我們先看個位,個位是某數加6等於8,運用減法,就能得出第一個空位的數是2,同樣的方法,能夠得到第二個空位的數是6,只要理解了加法的關係,推理就會十分順暢!
當然了,這類拓展題型,可以多找一些,多練練!強烈推薦上圖的同步訓練書,非常實用,天天練習,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