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新番《別對映像研出手》在這周更新到了第九話。在上一話中,憑藉著水崎燕的明星效應,還有機研社的大力支持,淺草她們做的動畫可謂大獲成功,大家都對動畫裡出現的緊扣設定的機甲大加稱讚,也有其他的社團眼見機研社憑藉著映像研製作的動畫打出了一次漂亮的廣告後,也眼熱起來,紛紛投來想要她們幫忙製作動畫的請求。淺草原以為她們已經走上正軌,從此以後就可以幫助其他社團來製作動畫從而發展社團。
本來淺草以為她們社團憑著其他社團的委託就可以蒸蒸日上了,可是金森把這些來自於其他社團的委託全部拒絕了!因為經過她的計算,由於這次製作的機甲動畫,版權在機研社的手中,作為動畫製作方的他們只能收穫到總收益的15%。機甲動畫DVD,一張500元,賣了120張,總收益是51000日元,而映像研這邊加上DVD製作、販賣委託及其他手續費,也就只能獲得10120元,換算成rmb也只有600多。然而如果按時薪1000日元來說,原本他們做的工作得到的工薪應該達到180萬日元,可以說這樣低的利益轉化比是金森不願意見到的。從此事上我們也可以管中窺豹,看清日本動畫製作人員高工時低工資的業界現狀。
金森作為映像研的製作人角色,當然不願意她們幾個用愛發電,而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對其他社團只虧不盈的委託就應該強詞拒絕。
金森做的遠遠不止如此,她在用手機在SNS上發推,利用水崎燕的露臉特典來吸引水崎燕的粉絲關注她們製作動畫的映像研官方號,而在發送的官推中就有一條:周邊企劃,創意徵集。其實就是想要應粉絲的需求來販售周邊獲利,像T恤、毛巾、徽章、原畫集這些都屬於周邊範疇,雖然製作的成本高昂,可是拼命做的DVD只能賣出1000日元,印了logo的T恤反倒能賣出2000日元。可以說這些周邊的收益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甚至可以說是「長尾效應」的反映,即個性化、零散的小量的需求,在需求曲線上面依靠數量的優勢在需求曲線上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這些非主要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主要市場還大的市場。
金森從小就在親戚家的雜貨鋪裡幫忙,而雜貨鋪就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宣傳所以最後倒閉了。在劇中她就親口說了「在這個時代,再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一套已經不行了。即使是再怎麼有人氣,或者是質量高的優秀作品,都需要通過大量的宣傳營銷來造勢、吸收眼球,這樣才能提高作品的熱度,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看她們製作的動畫,並且為DVD及周邊買單。
在信息傳播時代,業界人才輩出,熱點日新月異,淺草她們想要自己的動畫作品得到其他人的關注,就要下足功夫在宣傳營銷這方面,要是閉門造車,就會落得跟劇中的雜貨鋪一樣的下場。本來通過宣傳,雜貨鋪能夠得到固定的客戶,還能收取停在鋪子外車輛的停車費,或是採用會員的形式留住顧客,創造盈利。而雜貨鋪正是因為忽視了這方面,從而消失在了街面上。金森是映像研裡面擔當大姐頭的角色,人物性格特色嚴厲、直截了當。可以說正是有著金森這樣的製作人,將宣傳營銷、商談交涉這些瑣碎事務攬在身上並且考慮得事無巨細,淺草和水崎才能放下心來專心製作動畫。在之前,金森就向老師要到了組建社團許可、製作動畫的工具臺等。還有用照片威逼冷氣的管理社調低體育館的空調溫度、和音像社的交易、和學生會的交涉、和機研社的交涉,這些事情都是她在負責並取得效益,可以說金森就是映像研的主心骨。沒有她,淺草和水崎不會相遇,這一幕幕動畫也不會出現在我們眼前。
我尊重金森,就像我敬重每一部動畫後面盡心盡力的幕後人員一樣。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我們才能見到動畫裡每一根絢爛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