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舉制度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但在人才選拔方面,仍然有辦法取代科舉制度,比如今天的高考。很多人也會批評高考,認為在中國的教育制度裡培養不出人才。但這種觀點無疑是片面的,高考出來的人才不計其數。很多人可以在高考中獲得高分,也可以通過高考取得成功。這種高分低能的說法不能成為論據。在幾十年的高考歷史中,出現了很多高分人才,比如王端鵬。他在高考時創造了一個奇蹟。他以749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與滿分相差1分,現在的生活令人羨慕。
2004年,王端鵬參加了高考。在那個時候,他是一個轟動一時的人物。就連他的班主任於志高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王端鵬不僅在理科上得了滿分,在數學上也得了149分。其他科目也取得了高分。奧賽一等獎的身份讓他提高了20分,他的總分達到了令人震驚的749分,只有750分。
回憶起王端鵬,班主任讚不絕口。班主任於志高提到,王端鵬絕對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不僅學得好,而且心地善良。他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而與人們心目中的刻板學生不同,王端鵬仍然是一個體育愛好者,他基本上精通球類運動。而且性格外向,經常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比如辯論遊戲。
在高考中,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際上是一種正常的發揮,畢竟他的基礎是好的,而且很勤奮。他以749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據我了解,王端鵬大學畢業後曾在一家外企工作,但沒過多久他就選擇了回學校深造。現在王端鵬已經是中科院的研究員了。想必未來能在科研領域看到他的身影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