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蔓延,醫療物資短缺成了各國抗疫中的難題。口罩、消毒液、防護服、呼吸機……一時間,這些都成了緊俏貨。原本的生產線跟不上怎麼辦?於是乎,一些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便開始跨界生產防疫物資。
綜合《北京商報》、新華社、《中國證券報》報導,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在這次疫情中,中國有多家製造業企業成功「跨界」轉產抗疫物資,引起廣泛關注。如比亞迪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中石化宣布開始生產口罩等。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若把經營範圍限定在「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醫療器械」、「測溫儀」,和「呼吸防護」,中國目前共有196萬家經營相關業務的企業。2020年以來,全國範圍內新註冊的相關企業接近3萬家。
另外,不少企業跨界轉行。截至2月27日,中國經營範圍新增以上關鍵詞的企業共達到10581家。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大約182家企業跨界生產抗疫物資。具體來看,廣東省出現最多跨界企業,數量達1620家。其次,山東省有1159家、江蘇省有1115家。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共有179家企業加入跨界隊伍,其中武漢市127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跨界的企業有大約45%都集中在批發業和零售業。此外,也有郵政業、娛樂業等行業的身影,幾乎呈現行行參與的特點。
外媒報導稱,中國企業「跨界」的經驗已經被多國借鑑,一些國家已經或正在協調本國製造企業轉型生產呼吸機等醫療設備。緊接著,一些奢侈品牌、時尚集團和汽車製造商的跨界參與,似乎成為了這其中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比如小編就比較好奇,奢侈品牌生產的口罩,是否還是「奢侈品」?以後消毒液豈不是要比化妝品還要貴?
LVMH集團21日宣布將向法國提供1000萬隻口罩。(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法國奢侈品企業LVMH集團就在日前宣布,決定使用旗下迪奧、紀梵希和嬌蘭的3條香水生產線,生產含酒精的消毒洗手液,並將在第一周內生產12噸。
LVMH直接用迪奧護膚品的包裝瓶裝消毒洗手液。(圖片來源:LVMH集團官推)
隨後,LVMH集團還宣布,由旗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免洗洗手液已經交付給法國公立醫院AP-HP集團旗下的39家醫院。這批洗手液的數量約有上千瓶。為了迅速生產洗手液,LVMH直接用了迪奧護膚品的包裝瓶裝消毒洗手液。
迪奧包裝瓶的洗手液!想想也是很興奮!
法國知名葡萄酒 / 烈酒集團保樂力加宣布將所有位於美國的釀酒廠轉為生產洗手液,又向法國Cooper實驗室捐贈了7萬升純酒精。集團CEO Alexandre Ricard表示:"公司必須動員起來應對這場大流行病,除了保證員工安全外,我們還應為更大的集體做出貢獻。"
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22日發表聲明稱,其旗下奢侈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及YSL(Yves Saint Laurent)均計劃在保證員工個人安全的前提下,轉產醫用防護口罩。目前,相關工廠的口罩生產加工工藝流程及材料品質都已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核驗證。
開雲集團參與抗疫。(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而除了讓自家品牌轉產防護裝備,開雲集團還將從中國進口30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用以支援法國醫療系統。
另一個明確轉產的是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 SA。公司在近日的2019財年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為了幫助西班牙政府解決口罩、醫療防護服等醫療用品短缺問題,Inditex SA將部分面料生產線轉化為專業醫療面料生產線,包括口罩、外科手套、護目鏡和防護服等。公司還表示將充分利用自己龐大的物流和供應商網絡幫助國家解決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
義大利也積極發動了眾多時尚公司和紡織製造企業進行口罩等物資生產。
除了醫療體系外,這似乎同樣是一個考驗各國製造業能力的時刻。
在疫情嚴重的義大利,著名汽車品牌法拉利、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工廠正在與義大利呼吸機製造商Siare討論如何合作。據媒體報導,這些企業可能有兩種合作方式:一是汽車廠為呼吸機工廠提供技術人員支持,幫助後者提高產量;二是直接利用汽車廠的設備製造呼吸機的一些零部件。呼吸機是挽救重症病例的重要設備,因此,汽車廠轉產帶來的呼吸機增產有望拯救更多生命。
在英國,一些航空航天設備製造商和汽車製造商已經成立了3支團隊生產呼吸機,參與企業包括為民航和戰鬥機生產供氧系統的Meggitt公司、汽車製造商麥克拉倫等。
歐洲飛機製造巨頭空中巴士公司也正在考慮利用3D列印等技術來快速生產醫療物資,有消息人士稱其目標是在兩周內造出呼吸機原型,並在4周內投入生產。
在美國,通用和福特兩大汽車製造商也正在考慮如何協助生產醫療設備。據媒體報導,通用汽車執行長瑪麗·巴拉已經與白宮有關人士商量了有關事宜,福特汽車執行長吉姆·哈基特也在一場會議上表示正探索生產呼吸機的可行性。
馬斯克表示生產呼吸機並不困難。(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同樣發布動態表示,「如果美國醫療設備短缺,特斯拉也將生產呼吸機。」馬斯克認為,「特斯拉能生產具有先進暖通空調系統的汽車,SpaceX能生產搭載生命支持系統的太空飛行器,所以生產呼吸機並不困難,只是不能立即生產。」
不過也有一些製造業人士表示,「跨界」生產醫療用品沒那麼簡單。比如,呼吸機生產商願意在多大程度上分享其設計圖紙等資源,可能會限制汽車廠轉型生產的能力。另一個瓶頸是,傳統汽車廠的生產環境可能要經過改造才能滿足醫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