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連續八天報導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

2021-01-09 央廣網

央視網消息:八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反響熱烈。12月13日至20日,香港《文匯報》連續8天作了專題報導。主要報導內容如下: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3日報導

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12月1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該片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為主題,全景式回顧改革開放40年曆程,全方位展示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

以近代中國為起點,第一集《歷史之約》展現中國人民在一次次摸索中,從命運谷底奮力崛起。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性飛躍,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4日報導

第二集《關鍵抉擇》講述文革結束後透過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漸次展開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歷史坐標的偉大轉折,中國共產黨人以實事求是的原則開展農村改革、國企改革以及搞活全國私營經濟。

值得關注的是,片中大量珍貴的畫面重現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兩度視察深圳,「中國只要不搞社會主義,不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不逐步地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條路都是死路」的鄧小平原聲振聾發聵。

專題片大篇幅回顧了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始末。片中說,1979年4月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到北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他希望中央給廣東特殊政策,以便利用緊鄰港澳、華僑眾多的優勢創辦出口加工區。中央支持習仲勳的想法,並提出加工區應該叫「特區」。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由地方自己去闖,殺出一條血路來。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5日報導

第三集《偉大跨越》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並用多個鮮活個案表現了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的歷史性變革。

改革開放40年,人們見證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崩潰論」的崩潰,「社會主義失敗論」的失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國大地上發生著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6日報導

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都體現著億萬人民的智慧。第四集《力量之源》通過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扶貧工作者、農民等個案,生動展現改革開放40年,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與這場偉大變革緊緊相連,人民是偉大民族復興的力量之源。

從解決溫飽,到全面建成小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改革的進程中越來越豐厚。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理念。2012年到2017年底,全國貧困人口減少了6800多萬,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目前全國貧困人口還有3000多萬,到2020年將全部實現脫貧。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7日報導

中共的自我革命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有力保障,引領推動中國社會革命。第五集《立國之本》通過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執政歷程提出,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是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經驗。

專題片提到,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中共十九大報告首次將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擺在統領地位、首要位置。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8日報導

第六集《興國之魂》從不同切面再現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從思想解放到文藝繁榮、從邁向文化自信到閃耀世界舞臺的壯闊歷程。正如專題片所指,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形成的四十年,是中華民族文明素質提升的四十年;是文化自覺走到文化自信又邁上文化擔當的四十年,是中國形象重塑的四十年;是中華民族創造力爆發的四十年,是中華文化不斷與世界交流交融的四十年。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專題片亦擲地有聲地點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之魂,國之魂。」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19日報導

人民軍隊在改革中發展和強大,迎來脫胎換骨式的歷史性變革。第七集《大國之盾》回顧了從1981年9月的華北大演習到2016年習近平主席號令全軍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從接過歷史接力棒的第一天起,習近平就對新一屆軍委班子強調,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問題上,必須頭腦特別清醒,態度特別鮮明,行動特別堅決。20天後,他又作出深刻闡述: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香港《文匯報》2018年12月20日報導

第八集《共同命運》指出,從最初國際事務的旁觀者,到全球治理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改革開放40年,中國在世界中的角色發生著深刻的改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在世界的交響樂中,奏響了中國旋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相關焦點

  • 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掀起觀看熱潮
    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掀起觀看熱潮 原標題:   8月18日—23日,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並在融媒體平臺同步推出。該片是繼《將改革進行到底》之後的又一部政論專題片「爆款」,播出後引發社會持續熱議。
  • 《必由之路》第5集:立國之本
    央視網消息:為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拍攝的8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12月1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
  • 中宣部召開《將改革進行到底》政論專題片研討會
    中宣部召開《將改革進行到底》政論專題片研討會 原標題:   8月24日,中宣部在北京召開《將改革進行到底》政論專題片研討會。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政論專題片《為了總書記的囑託》10月25日播出
    三集政論專題片《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過的貧困村脫貧紀實》從10月25日起連續三天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20:00黃金檔播出。此片共三集,分別為《勵志求變》《精準發力》《小康夢圓》,每集45分鐘左右。
  • 文匯報創刊七十周年|專訪香港《文匯報》創辦人徐鑄成之子徐復侖
    值此七十華誕來臨之際,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了文匯報主要創辦人、著名報人徐鑄成之子徐復侖,重溫文匯昔日「涅槃重生,香港創刊」的經歷。 1947年3月護送華崗赴蘇北解放區的唐納借「路過」上海之機,來到時任上海《文匯報》總主筆徐鑄成的寓所,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擬在香港籌備出版一份機關報,想請徐鑄成去主持,李濟深和潘漢年也力邀徐鑄成赴港主持。
  • 香港「教協」竟然投訴央視專題片!
    香港通訊局裁定有關投訴不成立。香港「教協」針對央視專題片《另一個香港》在香港播放,向通訊事務管理局(通訊局)投訴節目多次對「教協」進行「失實指控」。通訊局裁定有關投訴不成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早前推出專題片《另一個香港》,並在香港兩個本地電視臺播放,其中節目第二集提到「修例風波」源於香港教育出現問題,導致年輕人變得激進,更將矛頭指向「教協」。「教協」為此提出投訴。
  • 學習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華東師大MBA專業學位教育...
    為了迎接黨的十九大,中央各部門聯合攝製了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真實展示五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巨大成就。此次主題黨日活動選擇觀看專題片第一集《舉旗定向》,專題片從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表了一場對中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講話開始。
  • 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一)「歷史之約」四分鐘速覽
  • 偉大跨越——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解說詞(第三集)
    2013年1月,持續20多天,京津冀、長三角大部分地區霧霾壓城。 研究發現,這一次的霧霾範圍與中國重化工業的集結地幾乎完全重合,這也將中國經濟發展和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暴露無遺。而此時,出現矛盾的不僅是經濟發展領域。教育公平、食品藥品安全,眾多民生領域也是問題頻發,腐敗滋生,黨的執政能力存在被削弱的風險。 此時的中國,正期待著一場全面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
  • 飛宇科技亮相CCTV專題片,詮釋科技企業創新精神
    導語:改革開放40周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CCTV特別策劃大型專題片《壯美廣西》正在熱播。飛宇科技作為廣西重點企業代表,用十一年創業路,詮釋了在發展轉型升級浪潮中的科技創新精神。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實現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
  • 香港連續4天單日確診破百 林鄭月娥籲港各界團結一致
    中新網7月25日電據香港文匯網報導,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25日公布,香港新增13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連續4日單日確診數字破百及創新高,當中7宗為輸入個案,其餘126宗則為本地確診,累計病例達2506宗。
  • 疫情當下,香港這個政論節目又來添堵
    作者 | 一櫻▲香港電臺(圖源:東網)香港電臺上周五(14日)播出的節目《頭條新聞》中名為「驚方訊息」的環節,竟以嘲諷形式抹黑香港特區政府警隊的抗疫工作,對警隊作出多番不實指控,包括聲稱警隊抗疫期間取消日常巡邏工作
  • 香港花卉盆景展覽悅目繽紛
    山  松參展人:  吳成發 紫 薇 參展人:  梁 祥(圖文選自獅子山上霧茫茫的博客)香港花卉展覽預計可吸引55萬人次入場參觀▲香港花卉展覽3月11日起一連10天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圖自香港《文匯報》▲尹海銓先生山桔作品《飛鳳》中國新聞網3月1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雖然今日天氣依然嚴寒,但仍有滿園盛放的繁花可供市民觀賞。
  • 香港教育局審查過的教材,竟如此描述林則徐
    在香港某小學教師歪曲鴉片戰爭歷史事件後,香港《文匯報》在最近幾天連續揭露了一批有問題的香港教材,除了那些不經教育局審查的通識教材外,竟然有一本經過審批的歷史教科書也存在歪曲歷史的問題。據香港《文匯報》5月9日的報導,香港公立學校趙聿修紀念中學的相關通識教材中明目張胆灌輸「港獨」觀念,還要求學生觀看「港獨」分子宣揚分裂思想的視頻。8日,有家長在社交媒體上揭發該校傳播「港獨」思想的通識教材,其中要學生就「不同年齡層的香港人對國民身份認同呈現差異」進行討論,並提供了「港獨」分子馮敬恩宣揚其分裂思想的視頻連結。
  • 香港推出巴士特別郵票 首日封蓋彩色郵戳(圖)
    香港推出巴士特別郵票 首日封蓋彩色郵戳(圖)香港郵政9月24日將發行「香港巴士」特別郵票。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巴士歷史悠久,是香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 香港文匯報整版刊載金蠶小鎮建設成果
    滄海桑田鄉村明星景區總經理劉祥旭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前些年他在南方工作,但近幾年看到縣上發展得越來越好,他便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2015年,劉祥旭回到家鄉石泉開辦了婚紗影樓、文化傳媒公司,之後又投入到明星村的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我就是明星村的村民,當年家裡窮得叮噹響,如今發展的機會來了,我也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給村裡鄉親帶來一些變化。」
  • 每經午時丨蘋果下架「香港暴徒好幫手APP」;我國魷魚年產量連續9年...
    每經午時丨蘋果下架「香港暴徒好幫手APP」;我國魷魚年產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拜登首次公開表明支持彈劾川普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0 1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