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玄武湖梁洲金陵盆景園內一盆缸栽荷花開出並蒂紅蓮,風靡媒體和網絡。7月12日,玄武湖接天蓮葉的大湖荷花中再現並蒂蓮。
並蒂蓮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機率僅十萬分之一。它一枝花柄上形成兩個花蒂,並開兩朵花,結一對蓮蓬,是植物中的「雙胞胎」。並蒂蓮的遺傳機制尚在研究中,目前還不能複製,只能天然生成,非常罕見。
自古以來,人們便視並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徵兆,善良、美麗的化身。巧合的是,關於玄武湖荷花的歷史記憶,也是因為被視為祥瑞的並蒂蓮而首次載入史冊——《宋書》卷二十九志第十九《符瑞下》南朝梁·沈約:「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蓮同幹。」「二蓮同幹」指的就是並蒂蓮。
本次發現的並蒂蓮位於玄武湖櫻、環洲之間的內湖岸邊,近月影橋,正處於含苞待放的狀態。
並蒂蓮花開期間,玄武湖景區開通玄武門 、解放門至觀賞點(月影橋)的「賞並蒂蓮專線」,方便市民遊客觀賞及拍攝。
延伸閱讀
圓明園3年前出土百年古蓮子 如今有了「蓮二代」
圓明園荷花基地展出的200多個品種的荷花正值盛花期,2019年復活開花的百年古蓮已經成功擴繁、孕育新生,「蓮二代」長勢良好並進入盛開期。
記者來到圓明園荷花基地,正在盛開的荷花隨處可見,雖然仍處於疫情防控期間,但怒放的荷花還是吸引了不少遊客的前來。戴著口罩的遊客們舉著「長槍短炮」對準各式荷花,按下快門。
在荷花基地的一角,一處80平米左右的條池內,也有一片荷花盛放,但和其他荷花不同的是,他們都是「百歲老人」——圓明園古蓮的第二代。
2017年,考古人員在圓明園長春園東南隅的如園遺址鏡香池內發現了11顆古蓮子,經過中科院專家的監測研究和精心培育,其中的6顆古蓮子成功發芽,在2019年成功復活開花。
花卉基地負責人趙哀梅告訴記者,在圓明園生長的4顆古蓮成功發芽、開花、結藕,「可能因為適應能力不足,去年這4顆古蓮並未結出蓮子,因此只能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將結出的藕移栽在土裡擴繁。」趙哀梅說,經過工作人員的精心培育,「蓮二代」長勢不錯,近日進入盛放期。
從每年的6月底到9月,是圓明園荷花的盛花期,200多個品種競相開放,荷葉田田,呈現最佳觀賞狀態。荷花基地工作人員還將繼續對「蓮二代」進行精心培育和觀察,力爭培育出蓮子,不僅讓圓明園古蓮「兒孫滿塘」,還要進一步研究古蓮的相關性狀,作出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