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有貧民窟?太深刻了!

2020-12-23 國厚文峰

作者:國厚文峰

1:中國為什麼沒有貧民窟?

看過《貧民窯的百萬富翁》或者經常出國的人應該知道:在國外很多地方都存在貧民窟或者貧民區,這些區域是包括犯罪、賣淫和吸毒在內的邊際活動的避難所。

印度和巴西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特別是印度,飛機在孟買機場降落的時候,有幾分鐘的時間會掠過一個無比巨大的平民窟,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裡,500個人共用一間廁所。而那些有錢人是不會把家安在機場附近這麼吵鬧的地方的。

反觀中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哪怕是最破敗的城中村,房價也高得令人咋舌。也許這些地方還沒有電梯,甚至在北京的某些胡同裡,還有很多人在使用公共廁所,但是這些地方全部不能稱為貧民窟,最多是老城區。

有些老城區被一堆高樓大廈環繞,卻沒有形成貧民窟,這是為什麼呢?

老城區和貧民窟最根本的區別在於:老城區的房子很值錢,而貧民窟的房子不值錢。老城區住的是一群有資產的人,而貧民窟住著的人沒有資產。

在印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這一制度將人劃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各等級世代相襲。而在中國,早就破除了等級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人人平等。

比如京東的劉強東,作為沒有背景寒門子弟,父母都是農民,卻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創造了市值幾百億的公司,完成了身份的巨大轉變。這在印度是不可能的。比如,一個達利特人的父母是做街邊小吃的,那他們的後代一定也會去做這種工作,世代傳承。而一個婆羅門貴族,即使非常落魄,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很多低種姓人還會盼望嫁給這種落魄的高種姓人,以此來改變後代的命運,在中國這是不可想像的。

有多少房產,代表著一個中國人所擁有的財富,有些老城區的人雖然手裡沒什麼錢,但是只要轉手把房子賣掉,就可以立刻獲得大量現金。還有很多老城區的住戶通過拆遷,甚至可以頃刻間變成有錢的土豪。

因此,老城區不是貧民窟,老城區的人也不是窮人。

2.中國的年輕人為什麼都覺得自己將來會很有錢?

網絡上有個段子:一個月薪三千元的年輕人,不知道哪來的自信,總覺得十萬八萬的都是小錢,每天都在看價值百萬的豪車,口袋裡連200塊都沒有,卻總是感覺自己以後必定會成功。

這是因為在國內階層相對沒有那麼固化,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達成階層間的跨越。而在國外,階層相對固化,貧富差距巨大,富人只要早早地完成了階層的跳躍,就可以衣食無憂。而那些窮人,將會一直生活在底層,沒有翻身的機會。

很多外國人甚至表示,他們非常羨慕中國人,他們覺得中國有著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就是「希望」。而他們自己卻不奢望能改變目前的現狀。

希望,和失望相伴而生。如果一個人的願望總是落空,那麼這種希望也會慢慢變成失望。而在中國,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眼睜睜的看著一些曾經的窮人,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買房買車,身家過百萬。這種希望是被反覆證明是可以實現的。

比如,這幾年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一大批主播身價暴漲。像PDD(原名劉謀),本來是一個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少年,卻通過直播,年收入過千萬。還有「一條小團團」等,不勝枚舉。

這些人本來也都是普通人,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變成了有錢人。而這些故事,那些看他們直播的年輕人也都看在眼裡。

所以,在中國社會,只要你夠努力,找準自己的位置,你也有機會賺到大錢。

3.中國是相對比較公平的社會。

無論你承不承認,這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中國的階層流動性很強,沒有一個家族或個人能長期霸佔首富的位置。都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中國的階層沒有固化,我們經常能看到「國民老公」王思聰變成老賴,著名企業家羅永浩變成老賴這種奇觀。也可以看到像黃崢這樣的創業者,通過創立某多多,短時間內,在財富上就可以迅速超越國內很多頂尖富豪。

在國外,階層固化相對嚴重,特別是美國,華爾街已經變成了資本大鱷的遊樂場,就連他們無比自豪的矽谷,也不再像以往一樣可以孵化出很多獨角獸公司。

在教育上,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也就是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選拔制度。無論你的家庭出身如何,在高考這條路上,大家的起跑線都一樣。

反觀國外,富人可以通過捐贈保送名校,官員也可以通過內部推舉讓子女去到理想的大學。考試分數隻佔總分數的一定比例,很多學生因為學習了一些技能(比如跳舞,跑步),甚至可以輕鬆入學。這對於那些出身平常,又沒有很多錢學習特長的學生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中國,很多走上社會中國學子,正在為500強上市公司服務,他們拿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但是,他們的父母卻是還在種地的農民,或者工地上搬磚的工人。這就是最大的公平

寒門還可以出這樣的貴子,在很多國家是很難想像的。

最後,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祝願年輕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相關焦點

  • 外國專家:看不懂中國人,中國起點那麼低為什麼沒有貧民窟
    還有許多國家的商人也來到中國進行跨國貿易,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前景很好,跟中國商人做生意能雙贏,也值得信賴。有外國專家稱,中國的飛速發展並不可怕,但是中國從改革開放初期一窮二白,發展到現在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為何一個貧民窟都沒有,這就讓人感到很可怕了。
  • 為什麼印度富人也會住貧民窟
    然後還有觀念問題,印度人傳統觀念認為廁所在家裡是非常不潔的,有人不太能夠接受。        年輕人會覺得廁所非常必要,自己結婚要裝廁所。但是我當時住的大家庭就沒有,必須得到外面去上。他們條件不算最差的,房子甚至有兩、三間是給那些服裝廠老闆當工作坊。
  • 巴西貧民窟:沒有超模和鮮肉,只有黑幫和死亡
    沒有太多往屆快被玩壞了的高科技,這屆巴西奧運會開幕式以簡約又不簡單的方式,向世界宣揚了巴西人特立獨行的理念,也證明出「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也不是萬萬不能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奧運會開幕式中專門設計了一個「來自貧民窟的聲音」的環節,很多人可能不甚理解,巴西為什麼會向全世界展示出這麼「負面黑暗」的形象?這裡,讓小編帶大家在觀賞奧運比賽的同時一起來揭開這些「巴西貧民窟」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巴西貧民窟:兩個世界兩個制度,聽當地人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貧民窟
    巴西我只去過一次也不太想再去第二次,沒有感受到熱情的桑巴和美味的芭比燒烤,果然童話裡都是騙人的,為什麼巴西是除印度外我最不願意去的國家呢?因為巴西至少環境比印度好一點,坦白講這哥倆是半斤對八兩差不多,如果只有兩個爛番茄你必須要選一個,我只能選一個不太爛的-巴西,我去的是巴西聖保羅市,那時候沒有直航杜拜轉的飛機,昏天黑地不知道坐了幾個鍾,反正飛機餐我是吃了好幾頓,一上來就是逼逼叨叨一大推,忘了講今天的主題,我是想講講我很久以前就一直想解開的秘-巴西的貧民窟,說到貧民窟中國人第一印象肯定是這裡很窮,了解貧民窟是我這次除工作外來巴西最大的目的
  • 課外地理 | 印度貧民窟vs中國城中村?
    印度貧民窟 這裡平均1400人公用一個廁所,沒有下水系統,沒有24小時不間斷的自來水源,沒有合法供電,沒有消防系統,也沒有垃圾處理廠……小孩子光著身體跑來跑去,間距約15釐米的房屋一個挨著一個,連床都放不下的窄小房間裡住著一家四代,成堆的垃圾散發出刺鼻的味道瀰漫在錯綜複雜的巷子中……100萬底層人民擁擠在這裡,病毒一旦侵襲,後果將不堪設想
  • 巴西貧民窟探險
    傳說一般遊客不能隨意進入貧民窟,因為裡面盤踞著不同背景的黑幫大本營,據說貧民窟到處都是拿著 AK47 的肌肉大哥們用獵鷹一般的眼神盯著往來的人 ……甚至在巴西,貧民窟出了什麼問題保險可是不賠!他們用木板等簡陋的裝備,在裡約城近郊的基督山下搭建起了一堆低矮的房屋,就此宣告了裡約貧民窟的誕生。 此後,隨著外來移民的不斷湧入,貧民窟的規模日益擴大。上世紀70年代,巴西城市化加速,大批人口從農村湧入裡約城市,由於對高房價望洋興嘆,所以貧民窟就成了他們扎堆的據點,就此推動貧民窟的規模一再擴大,並從耶穌山下蔓延到裡約其他地區,形成了今天裡約城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 非洲最大城市貧民窟:政府修公寓給貧民窟居民,月租65元卻還被嫌
    人們對於貧民窟的印象,可能就是髒亂差和各種各樣的棚屋了。雖然說在我國很難看到那種由棚屋形成的貧民窟,但是在非洲,這樣的貧民窟幾乎在每個國家都能找到。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基貝拉,作為目前非洲最大的城市貧民窟,基貝拉位於肯亞境內。
  • 巴西 貧民窟的幸福生活
    文學影視作品中的貧民窟形象一直不太光鮮:建築多是鐵皮箱,還有木板和塑料布支起來的狹小生存空間;街道上塵土飛揚,垃圾遍地,汙水橫流,色調永遠是昏黃的;黑幫成員聚眾販毒吸毒,嗨了就朝天鳴槍玩彈丸大小的Rocinha裡滿滿當當地塞著30萬人,其中居然有不少中國面孔。多年前偷渡而來的李學佩夫婦,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小餐館。貧民窟裡不僅租金比外面便宜一倍,而且不用交水電費,刨去成本,每個月淨利潤保守估計也有一萬雷亞爾(約合3萬元人民幣)。
  • 種姓制度影響下的孟買貧民窟,沒有夢想也沒有百萬富翁
    (孟買鱗次櫛比的高樓之下,是一片片低矮的黑灰色輪廓,那裡是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達哈維貧民窟(Dharavi Slum),因奧斯卡獲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而聞名於世。)孟買,摺疊的印度文、圖/熊昱彤發於2020.5.11總第946期《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13.4億人口並擁有大範圍貧民窟的印度,其疫情走勢受到關注。
  • 貧民窟,不要只看到有髒亂差,它具有的社會活力,是富人區沒有的
    有人說印度的貧民窟就是城市的癌症。直到今年我看到了這本書——《落腳城市》,這作者是有一個愛好,就是到全世界大城市去,然後去考察當地的平民,這本書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前提就是,人類進入城市的進程不可逆的。聯合國在21世紀初發布了一個報告,他們說城市化進程,會帶來貧民窟。那麼到2010年的時候,全世界12億人住在貧民窟裡,到2030年的時候,地球人口,三分之一啊,就在貧民窟裡,,其中,亞洲,佔60%。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沒錯。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所謂的真理在叢林法則下,不是虛偽是什麼
    他的生命的每一分一秒都離不開這片土地,何祚庥老師那句「誰叫你是個中國人」可以視作這種講述的中國版本。這兩個國家可以相比較的太過豐富。但是看起來這部令人汗顏的電影沒有遭到什麼太多警惕,印度和孟買的廣大群眾情緒基本穩定。這種命定聯繫的每個面向,在警局的問話和節目的現場次第閃回,以時間為軸線,真實地再現了一個豐富的印度大都市的無數張臉孔,喜怒哀樂,從容而自然。
  • 巴西貧民窟的幸福生活
    巴西在世界盃半決賽中1︰7慘敗於德國隊之後,有媒體稱其國內縱火案搶劫四起,給人的感覺是那些貧民窟的犯罪團夥又出來趁火打劫了。對於外國人來講,巴西的貧民窟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很多人在到達巴西之後,聽到的第一個勸告都是「一定要遠離貧民窟」。貧民窟真的那麼可怕嗎?答案其實沒那麼簡單。貧民窟?貧民區在裡約和聖保羅,你總是很容易從外表找出貧民窟。
  • 英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推薦信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還有什麼事情比重溫經典老片更讓人感到舒服快樂的呢?畢竟一個沒有受過系統教育的孤兒竟然能答對連博士專家都沒有把握全中的題目,這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賈馬爾究竟為什麼能答對這些題目呢?
  • 疫情下的貧民窟:印度農民逃亡,巴西黑幫抗疫,那麼中國呢?
    而在這次疫情下,很多國家貧民窟的問題也愈發嚴重。其中印度農民為了生存不得已選擇「逃亡」,而巴西則是出現「黑幫」抗疫的狀況,那麼中國呢? 但是此時疫情對他們來說很可怕,但是為了生計他們也沒有別的辦法,不得不冒險「逃亡」。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淺析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及藝術特色
    這部電影於2009年3月26日在中國上映。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來自貧民窟的少年,名叫賈馬爾,參加了印度有名的一檔《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問答節目,目的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初戀女友拉提卡,最終賈馬爾一路答題到最後,不僅和初戀女友相聚,還贏得了2000萬盧比的巨額獎金,成為了人生贏家。
  • 貧民窟的百萬金臂
    比如,好萊塢關於印度的電影有時候會山寨得比寶萊塢的印度製造更加印度。因為它會做足功課,空運各種印度食材+調料,最後出品的「印度料理」會受到全球熱捧。五年前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不是最佳外語片哦)《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至今被很多人誤奉為印度電影經典。片中的印度三寶,板球歌舞貧民窟,如今又做成了另一盤菜《百萬金臂》。
  • 為什麼印度富人區總有貧民窟貌美如花的美女蹲守?她們在等啥?
    曾經去過印度旅遊的國人發現,印度的富人區,總會有貧民窟的女孩在外面蹲守著,而且這些女孩的顏值都不低。這難道是要舉薦自己,想嫁入豪門?原因並全是不是這樣的,因為種姓制度的束縛,低種姓的貧民是絕對不可能嫁入高種姓的富人家裡的,她們蹲守在這裡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等富人們扔出來的垃圾。有時候富人眼中的垃圾,就是她們眼中的寶貝。
  • 《貧民窟的百萬富豪》憑什麼可以獲得八項奧斯卡獎項?
    相信很多人聽說過或者想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在奧斯卡獲得了八項奧斯卡獎。而我去看我部電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知道它有多好。 貧民窟劇照當然,當影片獲得大獎時,自然會有很多人關注。但是就像我們去餐廳品嘗食物,那些好吃的不是因為放在奧斯卡桌上才好吃,而是好吃的放在奧斯卡桌上讓我們吃。
  • 巴西黑幫抗疫,印度農民逃亡,中國為何能躲過貧民窟詛咒?
    疫情三大國的貧民窟「景色」不同,正好對應了貧民窟的經濟、社會狀態和政治表現:印度式的經濟赤貧;南美式的正規秩序缺位;美國式的政治衝突。 02 沒有「貧民窟詛咒」的中日韓 在東亞崛起之前,貧民窟被視為一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副產品,不可避免,只有「糟糕」和「更糟糕」的程度區別。
  • 在AK47的槍口下,中國記者劉驍騫走進巴西貧民窟毒窟,對話毒販...
    根據這段經歷撰寫的圖書《陸上行舟——一個中國記者的拉美毒品調查》本周正式上市。職業起點 社會話題與巴西「憤青」劉驍騫第一次去巴西是 2007 年,那時他還是中國傳媒大學葡萄牙語專業的大二學生,去巴西參加為期一年的交換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