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厚文峰
1:中國為什麼沒有貧民窟?
看過《貧民窯的百萬富翁》或者經常出國的人應該知道:在國外很多地方都存在貧民窟或者貧民區,這些區域是包括犯罪、賣淫和吸毒在內的邊際活動的避難所。
印度和巴西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特別是印度,飛機在孟買機場降落的時候,有幾分鐘的時間會掠過一個無比巨大的平民窟,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裡,500個人共用一間廁所。而那些有錢人是不會把家安在機場附近這麼吵鬧的地方的。
反觀中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哪怕是最破敗的城中村,房價也高得令人咋舌。也許這些地方還沒有電梯,甚至在北京的某些胡同裡,還有很多人在使用公共廁所,但是這些地方全部不能稱為貧民窟,最多是老城區。
有些老城區被一堆高樓大廈環繞,卻沒有形成貧民窟,這是為什麼呢?
老城區和貧民窟最根本的區別在於:老城區的房子很值錢,而貧民窟的房子不值錢。老城區住的是一群有資產的人,而貧民窟住著的人沒有資產。
在印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這一制度將人劃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各等級世代相襲。而在中國,早就破除了等級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人人平等。
比如京東的劉強東,作為沒有背景寒門子弟,父母都是農民,卻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創造了市值幾百億的公司,完成了身份的巨大轉變。這在印度是不可能的。比如,一個達利特人的父母是做街邊小吃的,那他們的後代一定也會去做這種工作,世代傳承。而一個婆羅門貴族,即使非常落魄,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很多低種姓人還會盼望嫁給這種落魄的高種姓人,以此來改變後代的命運,在中國這是不可想像的。
有多少房產,代表著一個中國人所擁有的財富,有些老城區的人雖然手裡沒什麼錢,但是只要轉手把房子賣掉,就可以立刻獲得大量現金。還有很多老城區的住戶通過拆遷,甚至可以頃刻間變成有錢的土豪。
因此,老城區不是貧民窟,老城區的人也不是窮人。
2.中國的年輕人為什麼都覺得自己將來會很有錢?
網絡上有個段子:一個月薪三千元的年輕人,不知道哪來的自信,總覺得十萬八萬的都是小錢,每天都在看價值百萬的豪車,口袋裡連200塊都沒有,卻總是感覺自己以後必定會成功。
這是因為在國內階層相對沒有那麼固化,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達成階層間的跨越。而在國外,階層相對固化,貧富差距巨大,富人只要早早地完成了階層的跳躍,就可以衣食無憂。而那些窮人,將會一直生活在底層,沒有翻身的機會。
很多外國人甚至表示,他們非常羨慕中國人,他們覺得中國有著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就是「希望」。而他們自己卻不奢望能改變目前的現狀。
希望,和失望相伴而生。如果一個人的願望總是落空,那麼這種希望也會慢慢變成失望。而在中國,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眼睜睜的看著一些曾經的窮人,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買房買車,身家過百萬。這種希望是被反覆證明是可以實現的。
比如,這幾年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一大批主播身價暴漲。像PDD(原名劉謀),本來是一個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少年,卻通過直播,年收入過千萬。還有「一條小團團」等,不勝枚舉。
這些人本來也都是普通人,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變成了有錢人。而這些故事,那些看他們直播的年輕人也都看在眼裡。
所以,在中國社會,只要你夠努力,找準自己的位置,你也有機會賺到大錢。
3.中國是相對比較公平的社會。
無論你承不承認,這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中國的階層流動性很強,沒有一個家族或個人能長期霸佔首富的位置。都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中國的階層沒有固化,我們經常能看到「國民老公」王思聰變成老賴,著名企業家羅永浩變成老賴這種奇觀。也可以看到像黃崢這樣的創業者,通過創立某多多,短時間內,在財富上就可以迅速超越國內很多頂尖富豪。
在國外,階層固化相對嚴重,特別是美國,華爾街已經變成了資本大鱷的遊樂場,就連他們無比自豪的矽谷,也不再像以往一樣可以孵化出很多獨角獸公司。
在教育上,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也就是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選拔制度。無論你的家庭出身如何,在高考這條路上,大家的起跑線都一樣。
反觀國外,富人可以通過捐贈保送名校,官員也可以通過內部推舉讓子女去到理想的大學。考試分數隻佔總分數的一定比例,很多學生因為學習了一些技能(比如跳舞,跑步),甚至可以輕鬆入學。這對於那些出身平常,又沒有很多錢學習特長的學生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中國,很多走上社會中國學子,正在為500強上市公司服務,他們拿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但是,他們的父母卻是還在種地的農民,或者工地上搬磚的工人。這就是最大的公平
寒門還可以出這樣的貴子,在很多國家是很難想像的。
最後,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祝願年輕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