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是學生學術能力和過往科研經歷最直接的體現。在留學申請中,如果能有一篇高水平論文,會招生官被優先考慮。在保研或者是爭取獎學金中,有論文發表的同學也會更佔優勢。
然而,對剛剛踏入學術圈的同學們來說,不少人甚至連有哪些期刊可以發論文都不知道。所以今天,就來非常簡單的科普一下!
什麼是學術期刊?如何分類?
學術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種經過同行評審的期刊,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學科。學術期刊展示了研究領域的成果,並起到了公示的作用。
在學術期刊裡面有一類被稱為核心期刊,指的是那些質量高,能夠代表專業學科發展水平並受到本學科讀者重視的專業期刊。
這裡需要給小萌新們提一點的是,常常提到的A類期刊、B類期刊、C類期刊等,其實是在高校或其他研究機構論文答辯、科研項目申報、學術水平評估等場合經常出現的提法,但官方沒有這個說法。
而一些高校會要求碩士或者博士發C刊才能畢業,「C刊」是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的簡稱,與C類期刊不同,C類期刊是各單位根據本單位考核標準制定的內部劃分,而「C刊」則專指CSSCI期刊。
國內核心期刊有哪些?
按照比較普遍的說法,在國內一共有七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也是大家爭破頭想要佔上一個版面的地方。
而且,如果期刊被同時被兩種核心期刊遴選體系認定為核心,那麼該期刊就是雙核心期刊,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CSSCI核心期刊為通常意義的雙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就是我們常聽說的中文核心,是根據期刊影響因子等諸多因素所劃分的期刊,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眾多學術界權威專家鑑定,目前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按照一般慣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圖書館評定一次,並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錄要覽》一書。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又稱「C刊」,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組織評定的,兩年一評。通過對全國所有符合兩月以下出版及非一刊號多版的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性期刊,進行他引影響因子分析。
註: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學研製成功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經過嚴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選取的各個學科的重要科技期刊,學科範疇主要為自然科學領域,是目前國內比較公認的科技統計源期刊目錄。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又稱為「社科院核心」,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於2018年11月16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簡稱《報告》)。
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遴選均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數據來自於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定性評價則通過聘請國內專家定性評估對期刊進行評審。定量與定性綜合評估結果構成了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除了以上5類之外,還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以及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不過後面兩類缺乏公認性,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萬方資料庫收錄了很多核心級別的期刊,但是不代表其收錄的期刊都是核心期刊。
國外期刊級別分類
國外論文期刊中比較知名的有:SCI、EI 、ISTP、SSCI、INSPEC、SCIE、IEEE(不同學科側重有些許不同,但SCI的影響力最大)。
其中,SCI(科學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
1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 SCI,1957 年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 ISI)在美國費城創辦,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
註:SSCI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
2EI
The Engineering Index, 簡稱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國工程師學會聯合會於1884年創辦的歷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綜合性檢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學術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譽,是科技界共同認可的重要檢索工具。
3ISTP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簡稱ISTP創於1978年,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編輯出版。該索引收錄生命科學、物理與化學科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等學科的會議文獻,包括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其中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類文獻約佔35%,其他涉及學科基本與SCI相同。
在ISTP、 EI、 SCI這三大檢索系統中,SCI最能反映基礎學科研究水平和論文質量,該檢索系統收錄的科技期刊比較全面,可以說它是集中各個學科高質優秀論文的精粹,該檢索系統歷來成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視的中心和焦點。
看完了這一堆期刊,是否覺得有點頭暈,總的來說,只要能發頂級都很厲害了!但是——
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都是不同的收錄系統。SCI主要偏重理論性研究,EI更偏工程應用。
在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領域,SCI期刊的認可度最高,而在工程技術領域,EI認可度相對較高。
相對核心期刊看,SCI、EI的國際認可度更高一些。不過,核心期刊在中文學術界所受到的認可度依然非常高。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幫助!新的一年,一起寫論文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