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動態】第十一屆東亞社會保障模式研討會在廣東肇慶召開

2021-02-19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

第十一屆東亞社會保障模式研討會現場(一)

2019年5月4-5日,「第十一屆東亞社會保障模式研討會」在中國廣東省肇慶市順利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人口結構變化、養老保障與兒童福利」。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廣東金融學院校長雍和明、廣東省肇慶市副市長唐小兵、肇慶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張麗文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何文炯、申曙光、丁建定,常務理事嶽經綸、青連斌以及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廣東金融學院、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日本福祉大學、日本女子大學、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日本東京經濟大學、韓國中央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韓國延世大學等30多所高校的5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由廣東金融學院、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醫保專委會聯合主辦。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中山大學教授申曙光主持了開幕式。

申曙光教授主持開幕式

雍和明校長致歡迎詞

雍和明校長向遠道而來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媒體界的朋友表示熱烈歡迎。他在致辭中表示,東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發展成就對當代世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中、日、韓三國社會保障模式的研究既有本土意義,又兼具世界價值。他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取得豐碩成果。

唐小兵副市長致歡迎詞

唐小兵副市長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肇慶市的發展情況。他同時指出,人口結構變化是三國共同面對的社會現象,對養老、醫療等方面有持久深刻的影響。他表示,這個共同的挑戰構成了三國專家對話的基礎,催生了社保領域相應研究的需求。他認為,本次研討會能為中日韓社會保障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理論依據,也能為三國社會保障改革提供借鑑意義。 

鄭功成教授致辭暨報告

鄭功成教授首先對來自日本、韓國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並感謝廣東金融學院、肇慶市人民政府協力舉辦此次會議。他指出,本次會議延續了2009年創辦這一交流平臺的傳統,會議的主題關係到人口結構發展變化和一老一小兩大群體的福利制度安排,是東亞三國發展中需要共同關注的重大議題,具有特別重要的時代意義。他認為,日本早已進入了深度老齡化,中國與韓國也在快速步入深度老齡化,這不僅構成了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重要背景,也正在全面、深刻、持久地影響著國家的發展,特別是老年保障與兒童福利兩者之間事實上存在著內在關係,要解決好老齡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維持人口均衡增長,但日、韓已呈現人口負增長現象,中國年輕人的生育意願與生育率在持續下降,這是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在介紹中國社會保障改革最新進展時,他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重視全面應對人口老齡化,正在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包括: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確定了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國家發展的目標,明確要求要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並對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做出了相應的部署;中國政府機構改革特別強化了政府的社會保障職責,極大地提升了對社會保障的重視程度,發出了全面加快發展養老保障和兒童福利事業的強烈信號。他強調,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提升發展質量,而統籌考慮老年保障與兒童福利事業並有機協同地推進是必由之路,特別需要借鑑日、韓兩國的經驗。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為促進養老保障與兒童福利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第十一屆東亞社會保障模式研討會現場(二)

本次研討會分設「中日韓三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與發展趨勢」、「中日韓三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中日韓三國的養老服務制度」、「中日韓三國的兒童福利制度」四大議題,每個議題以若干專題報告和圓桌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研討。日本福祉大學野口定久教授、韓國首爾大學李奉柱教授、中國華中科技大學丁建定教授、日本女子大學沈潔教授、中國中山大學嶽經綸教授先後主持了上述議題專題會議和相關討論。

「中日韓三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與發展趨勢」議題報告人、主持人,何文炯教授(左上)、金教誠教授(右上)、金成垣副教授(左下)、野口定久教授(右下)

日本福祉大學教授野口定久主持了「中日韓三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與發展趨勢」專題研討會。

浙江大學教授何文炯作了題為「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及趨勢分析」的報告。他用詳實的數據資料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各年齡段人口的變化情況,並對未來中國老齡化、高齡化進程以及老年撫養比、家庭規模等指標進行預測。根據預測,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將接近1/4,80歲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約為8.4%。他指出,中國65年來0-14歲年齡段人口數量顯著下降,到2018年已經略低於60歲以上人口數量,而近年來中國生育政策的調整並未能扭轉這一趨勢。家庭人均規模亦呈下降趨勢,表明家庭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亟需加快建設和調整社會保障制度予以應對。

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金教誠作了題為「韓國的人口結構變化與預測」的報告。他指出,韓國的低生育、高齡化現象已持續較長時間。2017年韓國出生人口數出現急劇下降,2018年總和生育率首次跌破1.0。韓國統計廳於2019年首次提前公布了原定每5年發表一次的「未來人口預測報告」。根據有關預測,到2029年將出現人口負增長;到2067年,人口增長率將降至-1.26%,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0-14歲人口的5.7倍;人口總撫養比亦不容樂觀,到2067年,韓國每百名勞動年齡人口所對應的老人和兒童數將達到120人。他還介紹了韓國應對低生育和高齡化現象的若干政策:無償保育制度、育兒休假工資、兒童津貼、長期護理、基礎年金等。他認為,為了應對低生育和高齡化問題,未來應當擴大老年人收入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和給付水平,構建性別平等的社會政策與社會氛圍。

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金成垣作了「人口動態與社會保障——日韓經驗與其政策含義」的報告。根據統計和測算,日、韓兩國的生育年齡人口分別於1995年和2018開始減少,並且分別於2015、2030年出現總人口減少現象。隨後,他分別從老年收入保障、醫療保障、護理和社會服務四個方面介紹了日、韓兩國已有的制度建設情況。由於人口結構變化的出現時點不同、社會保障制度創製時的經濟狀況不同、非正規就業群體佔總就業人口比例不同等,兩國在社會保障制度結構設計上亦表現出區別。儘管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各國經濟增長迅速,但非正規就業亦越來越普遍,在這一點上與韓國類似。為此,需要重新考慮基於正規就業的社會保險制度和基於稅收的公共扶助制度的關係如何進行調整。

「中日韓三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議題報告人、主持人,武川正吾教授(左上)、魯全副教授(右上)、崔榮駿副教授(左下)、李奉柱教授(右下)

韓國首爾大學教授李奉柱主持了「中日韓三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專題研討會。

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教授武川正吾作了題為「介護的體制轉型」的報告,介紹了日本長期照護體制的三大特徵以及近期的三大變革。他指出,多數OECD國家已經建立了護理人員職業準入或認證制度,但相比而言都不如醫生、護士等專業醫護人員來得細緻嚴格。儘管中國和韓國也面臨著低生育率問題,但日本的少子高齡化程度更深,目前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的時期,也使得「介護」(即長期照護)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他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長期照護體制有三大特點。一是照護人員的職業化,最初是面向低收入者進行「老人家庭服務者」的培訓;進入老齡化時代後,則以家務援助和身體介護為主;到了90年代,介護福祉士正式成為國家認證的職業資格之一,提供生活支援和介護。二是以半社會保險的形式進行實物給付,這一點上與德國、韓國不同,即日本實際上有約一半的籌資源於稅收,另一半則以社會保險的方式籌集,主要以實物(護理服務)的形式給付。三是外籍護工所佔比例低,而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外籍護工並不少見。近年來日本長期照護體制轉型內容有三:一是護理人員培訓與職業資格制度改革,例如對引入日本版「初級護士」制度的討論。該制度旨在打通醫療健康和社會福利職業培訓與進修的渠道與內容,以期增加相近職業的流通性;二是護理保險政策的變化,主要表現為自我負擔率的提升,以及護理保險費地區差異擴大等問題;三是外國護理人才引進政策的變化,通過修改出入境管理辦法增加外籍護工,以期緩解護理人才不足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魯全作了題為「中國養老金體系:運行現狀與主要議題」的報告。他指出,中國的公共養老金體系由面向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三大群體的制度構成。他向與會嘉賓全面介紹了中國三大養老保險制度的基金收支、撫養比、基金地區差異、參保情況、保障水平、各層次養老保險基金比例等。他指出,當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體財務狀況良好,戰略儲備基金較充足,短期財務風險可控,但基金的地區差異極大;從基金的收入構成來看,三大制度對政府財政的依賴程度逐漸提高,責任分擔機制有待進一步提高;多層次養老金體系的目標已經明確,但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過高,第二層次補充年金和第三層次商業保險發展較為緩慢。為此,應當通過調整費率和全國統籌,化解企業繳費負擔過重問題,促進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基礎養老金待遇確定與正常調整機制,有效縮小養老金保障水平差距;繼續建立和完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通過稅優政策等支持個稅延遞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推進多層次養老金體系建設。

韓國延世大學副教授崔榮駿作了題為「韓國的老年收入保障改革動向」的報告。他詳細介紹了韓國的多層次年金體系,比較了特殊職業年金和國民年金的管理體制、覆蓋情況、收支情況、給付水平和待遇確定調整機制。他指出,當前韓國的養老金面臨三大核心議題,一是老年人的貧困率約為20%(按資產標準)到40%(按收入標準),僅享有最低保障層次的基礎年金的老人仍超過4成,收入保障有待加強;二是國民年金和特殊職業年金之間的待遇差距仍較大,公共養老金之間的公平性有待加強;三是隨著老齡化和少子化現象進一步加劇,公共養老金的財政穩定性有待加強。為此,應當密切關注勞動力市場變化,努力實現繳費型公共年金的精算穩定性,逐漸延長領取年金的年齡,整合多種養老金制度的管理機構。

「中日韓三國的養老服務制度」議題報告人、主持人,丁建定教授(左上)、青連斌教授(左下)、小島克久研究員(右上)、郭林副教授(右中)、金範中副教授(右下)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建定主持了「中日韓三國的養老服務制度」專題研討會。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小島克久作了題為「日本護理制度的『社區綜合護理體系』」的報告,向與會者介紹了日本構建社區綜合護理體系的背景、主要措施、地區典型案例,以及構建這一體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他指出,日本長期護理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構建緊貼社區型護理制度」,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家庭支出的負擔能力。同時,鑑於排隊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依然很多,各地區仍要確保一定數量的機構護理床位。他強調,「緊貼社區」是世界各國的趨勢,應當由政府主導,調節、引導各類組織,重視整合護理服務資源、重視對非正式護理的支持,充分考慮護理費用的問題。

韓國中央大學副教授金範中作了題為「韓國老年人福利服務」的報告,向與會者詳細報告了韓國老年人福利服務相關的法律體系和服務體系。他指出,韓國老年人福利服務法律體系主要由社會保障基本法、社會福利工作法、老年人福利法和長期護理法等構成。他向與會者系統介紹了居家、機構和社區三大類服務體系的主要內容、運行機制和存在的問題,總結了韓國老年人福利服務的未來發展趨勢。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作了題為「中國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的報告。他基於1174份調查問卷的結果,以詳實的調研數據向與會者分析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狀況。他認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空巢老人等群體的養老服務需求,是社會的剛性需求;養老服務機構、社區、志願者應當了解這些老年人真正的需求,進而使供給和需求有效匹配。然而,從調研結果看,一些養老機構和社區提供的服務並不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務,很多時候養老服務處於供需脫節狀態。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郭林作了題為「中國養老服務業的改革與發展」的報告。他向與會者系統介紹了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養老服務的關鍵事件、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他認為,養老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結構失衡,是當前中國養老服務面臨的主要問題。他指出,養老服務相關機制應當兜住民生底線,亟需繼續在實踐中摸索完善,鼓勵民間資本和慈善等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中日韓三國的兒童福利制度」議題報告人、主持人(一),李奉柱教授(左上)、李蓮花副教授(右上)、沈潔教授(左下)、姚建平教授(右下)

日本女子大學教授沈潔主持了「中日韓三國的兒童福利制度」專題研討會的上半段。

韓國首爾大學教授李奉柱作了題為「韓國兒童福利的現狀與課題」的報告,向與會者系統介紹了韓國福利政策的歷史發展、現狀和主要議題。他指出,從總量上看,韓國在兒童和育兒家庭福利上的支出比例較低,僅佔GDP的0.8%,遠低於殘疾人和老年人領域的社會支出;從結構上看,在兒童福利領域方面的支出以保育和家庭養育為主(83%),而兒童保護、預防犯罪等其他方面的預算佔總兒童福利支出比重均不超過1%。他認為,有必要擴大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對象的社會福利支出,這種支出應當從保護的視角轉向社會投資的視角。他強調,兒童福利的政策效果在短期內難以全面顯現,具有長期的、較強的外部性,因此全社會應當共同關注兒童福利政策的長期效果,增加兒童福利的供給主體,加大公共財政對兒童福利政策的支持力度。

日本東京經濟大學副教授李蓮花作了題為「日本的少子化對策30年:變化與成果」的報告,向與會者細緻地總結了日本30年來應對少子化危機的政策。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受到少子化衝擊,而正式開展政策應對少子化現象則是從21世紀初開始,近年來取得了一定成效,出生率有所提升。她指出,與韓國相比,日本的少子化對策呈現出漸進式應對的特徵,正式立法和制度發生重大變更間的間隔較長。雖然近年來日本出生率有所回升,但出生數量持續下降,總人口急劇減少;儘管2012年後女性就業率快速上升,但從就業質量和形式上看,性別分工的意識與結構仍然存在。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姚建平作了題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兒童福利制度模式研究」的報告,向與會者系統報告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兒童福利制度的探索與改革。他指出,從21世紀開始,中國開始探索建立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明確孤兒基本生活費不再局限於機構內兒童,關注困境兒童(殘疾、重病、流浪)和困境家庭中的兒童。他強調,中國目前尚未建立普惠型的兒童現金轉移支付,面對當前的低生育率現象,中國應當從優化託幼服務、撫育津貼、產育假期等政策著手,努力提高兒童福利供給的公共性。 

「中日韓三國的兒童福利制度」議題報告人、主持人(二),崔榮教授(左上)、垣田裕介教授(左下)、劉曉靜教授(右上)、嶽經綸教授(右下)

中國中山大學教授嶽經綸主持了「中日韓三國的兒童福利制度」專題會議的下半段。

韓國中央大學教授崔榮作了題為「兒童養育支援體系的現狀與發展方向」的報告,全面介紹了韓國兒童養育支持政策內容、財政規模、服務供給體系和政策實施效果,總結了政策實施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政策內容看,兒童養育支持體系可以分為費用支持(轉移支付)、時間支持(產育假期)和服務支持。他強調,應當強化保育服務的公共性,通過提高產育假期間的收入替代率提升產育假的利用率,並進一步整合兒童津貼和育兒家庭稅優政策。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教授垣田裕介作了題為「福利國家的國際動向和日本的兒童家庭福利政策」的報告,重點介紹了近期日嬰幼兒免費入園政策的內容與問題。他指出,勞動力市場和家庭的變化帶來新的社會風險,在現金給付提供收入保障之外,保育等服務供給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雖然從OECD國家20年間的平均指標看,韓國與兒童家庭相關的支出佔GDP比重為1.2%,且其中以服務給付支出為主(佔GDP1.01%),但託幼服務供給仍然不足。他強調,今年日本國會通過的免費保育、幼教政策只是解決了部分家庭的經濟負擔問題,而並未完全觸及等待入園兒童問題和兒童照顧服務質量提升問題。

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劉曉靜作了題為「中國保育政策研究」的報告,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保育的歷史階段特徵和政策特徵。她認為,中國保育政策的目標越來越清晰,政策的問題導向越來越清晰,政策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她也指出,近十餘年來,雖然中國學前教育的毛入園率顯著提升,託幼事業領域的財政性投入亦顯著提高,但託幼機構的保育功能仍有待提高,政策與法律的效力與執行效果亦有待提高。

圓桌會議現場

在完成上述議題後,鄭功成教授主持召開了圓桌討論會。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教授武川正吾、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金教誠、日本福祉大學教授野口定久、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魯全、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建定、中國中山大學教授申曙光、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研究所研究員小島克久、韓國中央大學副教授金範中、韓國延世大學副教授崔榮駿、韓國首爾大學教授李奉柱、日本女子大學教授沈潔、中國南京財經大學教授曹信邦、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金炳徹、日本東京經濟大學副教授李蓮花、韓國中央大學教授崔榮、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垣田裕介、中國廣東金融學院教授初可佳等先後發言,圍繞著養老服務質量、養老金替代率、老年人自殺現象、老年人的社會價值、女性勞動參與率、性別平等、低生育率、兒童貧困、兒童福利設計等焦點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大家認為,儘管東亞三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人口總量與結構以及社會政策環境等存在差異,但都共同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下降對社會保障制度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造成的衝擊。要實現人口均衡發展,不僅需要加大資源投入,更要從促進養老與兒童服務供需有效匹配、縮小收入差距、營造育兒友好型社會等方面著手。在此過程中,各國應當採取與具體時代背景和社會風險成因相對應的行動。

會議期間,鄭功成教授還主持召開了中日韓三國主要參會學者會議。會議聽取了韓國學者有關今年9月在韓國舉行第十五屆社會保障國際論壇的籌備情況的報告,決定按照計劃有序推進;聽取了日本學者有關2020年第十六屆社會保障國際論壇的考慮,初步確定於2020年8月底在日本北海道召開。

研討會代表合影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東亞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第十一屆東亞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陝西師範大學會場2020年10月17-18日,由東亞漢學研究學會、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
  • 第十一屆亞太雷射學術研討會(APLS2018)在西安召開
    2018年5月28日至31日,第十一屆亞太雷射學術研討會(APLS 2018)在西安召開。
  • 東亞教師教育國際聯盟研討會在陝師大召開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10月18日至20日,東亞教師教育國際聯盟第十四屆東亞教師教育國際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召開。來自日本、韓國、蒙古和中國高校的專家學者與研究生百餘人出席會議。
  • 第六屆全國社會保障教學研討會在桂林開幕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廣西新聞網桂林10月17日訊(記者 樊成甫 通訊員 徐其龍 李全利)10月17日上午,第六屆全國社會保障教學研討會開幕式在廣西桂林舉行。本次教學研討會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廣西師範大學主辦,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教學委員會、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承辦。
  •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成立暨首次研討會舉行
    光明網訊(記者鄭芳芳)2020年7月19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成立大會暨首次養老服務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宣讀了學會關於批准養老服務分會選舉結果的決定,聘請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江丹為養老服務分會名譽會長、批准中共中央黨校(國際行政學院)教授青連斌任養老服務分會會長。
  • 【學會動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通訊
    按:2021年1月18日下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秘書處舉行年終總結會暨2021年工作座談會。五是抓論壇,擴大曜陽品牌的社會影響力。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高層論壇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與事業發展中心多年來緊密合作的典範,也是業界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一項大型公益活動。中心將與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繼續舉辦論壇,進一步宣傳曜陽聯盟理念,擴大曜陽聯盟成員數量及認可聯盟理念的支持者陣營,為曜陽聯盟成員搭建內部交流及聯盟對外溝通的雙向平臺,提高聯盟成員參與感、參與度和凝聚力。
  • 第21屆中國覆銅板技術研討會順利召開,對產業鏈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打開APP 第21屆中國覆銅板技術研討會順利召開,對產業鏈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CPCA印製電路信息 發表於 2020-12-08 10:08:30
  • 「新冠疫情與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研討會召開
    光明網訊(記者李貝)2020年7月21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世界社會保障研究分會召開了主題為「新冠疫情與各國社會社會保障制度」的研討會。此次會議採取線上會議形式召開。
  • 東亞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首都師範大學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召開
    11月14日,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主辦、首都師範大學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承辦的「東亞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召開。研討會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姚百慧主持。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楊志成、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董增剛、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汪朝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等分别致辭。
  • 推進罕見病醫療保障研討會在唐山召開
    12月13日,由九三學社唐山市人民醫院基層委員會發起,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原副主委、國家衛健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李定國,九三學社唐山市人民醫院基層委員會等共同組織的「2020年多方協力推進罕見病醫療保障暨省域罕見病醫療保障機制研究研討會」在唐山勝利召開
  • 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博士連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
    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博士連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 2020-07-20 14:03:00來源:消費日報網
  • 省醫療保障局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
    省醫療保障局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2020年12月7日,省醫療保障局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彭清華書記在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關於省委常委會工作的報告、關於《十四五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的說明》以及在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海峰主持會議。
  • 義烏市朱一新文化研討會在赤岸鎮召開
    朱一新(1846—1894),字蓉生,號鼎甫。義烏朱店人。致意執教,任廣東肇慶端溪書院主講及廣州廣雅書院(廣州中山大學前身)山長(校長)。著述頗豐,對經學尤有研究,為清末著名學者、漢宋調和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浙江理學最後絕響」。
  • 中共廣州市委第十一屆十三次全會召開
    中共廣州市委第十一屆十三次全會召開 2020-12-17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裕科技助力第十一屆管道工程與非開挖技術國際研討會
    金秋十月,珠海盛會,各級市政水務單位、設計院、高等院校的專家領導、非開挖行業知名廠商的重要嘉賓們相聚珠海,參加10月14日-17日召開的第十一屆管道工程與非開挖技術國際研討會。
  • 新時代民生保障與公共治理學術研討會暨《社會保障綠皮書(2020...
    新時代民生保障與公共治理學術研討會暨《社會保障綠皮書(2020)》發布會舉行 2020年06月20日 16: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賽 字號 內容摘要:
  • 中國力學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常務理事會暨黨委擴大會議...
    中國力學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常務理事會暨黨委擴大會議紀要 2020-07-20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管局與中國行管學會聯合召開機關事務理論研討會暨數字機關事務...
    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交流機關事務理論研究成果和機關運行保障數位化建設情況,推進機關運行保障法治化建設和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12月4日,國管局與中國行管學會在北京聯合召開機關事務理論研討會暨數字機關事務治理學術研討會。
  • 中國犯罪學學會第29屆學術研討會:聚焦新型網絡犯罪問題
    中國犯罪學學會第29屆學術研討會:聚焦新型網絡犯罪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2020-12-18 09:59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共寧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勝利召開
    12月16日,中共寧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勝利召開。12月16日,中共寧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勝利召開。圖為會議會場。會議印發了《縣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共寧晉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草案)(討論稿)》、《中國共產黨寧晉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決議(草案)(討論稿)》。與會人員分組討論了《縣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建議(草案)(討論稿)》和《全會決議(草案)(討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