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情侶性格相似好,還是性格互補更好呢?

2020-12-23 專注健康知識講解

能夠喜歡上你的人本質上一定和你是相似的,你喜歡的人也同樣如此。

很多找我的情侶問題根源多半是他們不相似的點,所以矛盾和分歧會在熱戀後的磨合期爆發。

愛情的產生需求激情,性格互補可以在不同性格觀念的碰撞中可以帶來很多樂趣,人的探索欲總是驅使我們被不同的人所吸引。

熱戀期的時候覺得對方的不同是互補也是魅力,磨合期的時候又會成為「我們不合適」的理由。那是因為既追求「有感覺」,而自身又還沒有容納這種不同的能力,後期開始想要將對方改造的和自己「相似」,矛盾就產生了。

性格相似或者互補感情都可以很好,但要看個人經營感情的能力。其實性格相似更適合大多數人的戀愛,因為情侶間矛盾會更少,相處起來更舒服更穩定。

因為「性格相似度」越高的情侶,越容易產生「契合感」,在戀愛中也相處的更輕鬆,因為彼此更能了解,傷害到對方的概率更低。

互補的感情體驗確實更強烈,如果有能力磨合之後也會更好,但是大部分人「能力不到位」,是很難走下去的。初戀很難走到最後也有這個原因。

可一個經典的問題來了:「愛情經得起挫折,卻經不起平淡」「我們太像了,對你沒感覺了,摸你就像左手摸右手」……

很多人分手,因為他們之間幾乎沒有矛盾,也從來沒有吵過架,看起來一切都很好。而愛情三角理論中,愛情與親情、友情等感情的最大的區分點就在於「激情」。(愛情=激情+親密+承諾)

激情是怎麼來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好奇+渴望+好感。

對於自己沒有而對方擁有的品質,我們很容易產生以上情緒。

我們的靈魂既追求共鳴,又追求完整。有些品質很難同時出現在同一個身上,比如一個人可能既不外向也不內向,但一般不會既非常外向又非常內向,除非人格分裂。

伴侶對我們來說是共依存的人,又各自獨立。互補可以讓彼此都體會到不一樣的生活,性格也發生變化。這點是性格相似的情侶沒有辦法做到的,太像了,導致重合度很高,在一起和不在一起似乎差別不大,你想到的我也能想到,就像一面鏡子。(當然能力互補不討論,這裡說性格)

矛盾分析法告訴我們,矛盾是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兩個性格太像的人幾乎就沒有矛盾,理論上是無法繼續相處下去了,不過現實不可能有完全相似的人,多少都會有不同,這些不同會成為新鮮感的來源。

新鮮感的獲取,不一定全是依靠性格不同帶來的摩擦,也可以是一起有不同的經歷體驗。比如藍天白雲、落花、寵物、食物、餐具、書籍、有趣的表情包等等。

作為一個心理學研究者,我喜歡在人身上尋找共性和規律。我的戀人是我的專屬被試,我總熱衷於讓他做各種心理人格測試,以此來研究情感問題。

相似性和互補性的問題是我最關心的,他給了我很多我從來沒有過的感受和體驗,我總想知道我為什麼喜歡的是他而不是別人。

由於我們測試結果我們總是完全互補(其實是相反),我一度認為互補性更重要。直到有次我朋友問起我們怎麼認識的,她說她一定不會去我們認識的地方,不會接觸和自己差別那麼大的人,不會願意去做我們一起做的事……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和他有那麼我不曾在意的相似之處。

性格相似或者互補,其實都是一種相對吸引力。

不同於絕對吸引力,比如個人的外在、經濟實力等等,又如交往中的情商、專一、包容、尊重、自信、獨立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客觀的,多是一些積極正面的條件,有著足夠的公允價值。

而相對吸引力,往往是中性的,帶有個人主觀性,只在於你有什麼樣的需求。

比如女生身高不是絕對吸引力(身材是)。很多女生希望長更高,但是有的男生就喜歡嬌小的女生(尤其是個子高的男生),更可愛讓自己更有保護欲;也有男生喜歡相對高挑的女生,覺得看起來更有氣質。

再比如性格外向與內向也是相對吸引力。同是性格內向的男生,他們有的希望能夠找同樣性格內向的女生,更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他的需求是「被理解」;有的男生希望找不同的陽光外向的女生,她們更能帶給自己快樂,他的需求是「更開心」。

戀人的門檻理論上是比朋友更高的。性格相似的人即使缺乏對你的核心吸引,但首先滿足了能夠讓你願意親近的要求,這個人做朋友的話你也願意,至少不會出局。

如果是性格差異大可能發生矛盾衝突後會讓你們產生「我們不能共存」的判斷,「出局」後連朋友都做不成。很多挽回者應該親身經歷過。

所以還是要看你的核心需求點是什麼,不能踩的雷點是什麼。

比如我十分不喜自以為是的男生,即使對方經濟條件好、學歷也高、顏值也高、家庭背景深厚、人緣也好,擁有這麼多絕對吸引力,我也不會考慮,一點就否決,壓根不會有互補相似的考慮。

絕對吸引力決定了對大多數異性的吸引力,而相對吸引力決定了契合度上限。而性格相似和互補哪種更好,其實是相對吸引力的問題。雙方能夠接受哪種相處模式,哪種就最好。

而無論任何人成為你的伴侶,都不可能跟你完全相同,即使克隆一個你也是如此,都需要磨合和包容,甚至是妥協。磨合,這個詞就已經直白的道出了其中的玄機。要磨,肯定要經過不斷的碰撞和打磨(受傷),之後才能夠相合。

當然,還有一個讓我肯定情侶之間相似性更好的結論來源是,我發現我們找的伴侶,總是和我們內在的異性形象是相似的。

其實很多人除了內向外向其實都說不太清楚自己是什麼性格。心理學上性格包括很多東西。比如一個女性外在是陰性性格,內在是陽性性格。這兩面可能相似,也可能差異很大。

每個人的性格是很複雜的,相似有些是隱性相似。有的人可能陰性人格的性格很好,但是陽性人格(潛意識、前意識)可能就帶有暴力、血腥、自私等屬性,是作為對本我的補償。所以可能吸引來並不那麼好的男生,以為你們是不同的。

性格互補的情侶面對問題,像是一個有多重人格的人,體內幾種念頭會劇烈碰撞,甚至不能自已。但其實都是自己的想法,最後某一種佔了上風。

比如宇芽家暴事件我也分析過,他們能夠在一起,也有性格相似的地方。

再比如一個顯性缺愛的人可能吸引到另一個隱性缺愛的人,一個人缺愛的方式是「作」,一個人缺愛的方式是「討好」;一個以為對方有很強的活力,一個以為對方能給很多愛。矛盾是因為發現兩個人都是一樣缺愛的。

以為能夠互相得到補償,發現都給不了,最後說是「不合適」,只是需求都沒能得到滿足。

可能你們兩個人表面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就是因為相似才走到一起的。每一場相遇,都是因為我們也許未曾了解的相似。#情感#

相關焦點

  • 夫妻或情侶的性格是互補好還是相似好?
    再比如,張女士購物很謹慎,購物之前會做足功課、貨比三家,而男友在網上買東西很隨意,經常買些不太適用或不太好用的東西。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兩個人隔山差五、不大不小的吵架,她感到很苦惱,不知道這段感情還是否應該繼續下去。無論是情侶之間,還是夫妻之間,男女雙方的性格是互補比較好,還是相似比較好呢?
  • 情感驛站|談戀愛,該找性格相似的還是性格互補的?
    在戀愛對象的選擇上,單身男女常常產生這樣的爭議,那就是選擇性格相近的,還是互補的?有的人說兩個人在一起性格互有差異才能相互補充,搭配得當,感情會走得更長。而有的人則覺得性格相似的兩個人,才能在後面的相處過程中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能夠相互陪伴。那麼,兩個人在一起究竟是性格互補好還是相似好呢?下面看看咱們壹粉如何解析這個問題。
  • 愛情裡,兩個人到底是性格互補好,還是性格相似好
    曾有人問我,在愛情裡,到底是兩個人性格互補比較好,還是性格相近比較好呢?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雖說在我看來,性格互補會比較好,但也會有人持反對意見,因為互補的兩個人,在很多問題上想法都不一樣,達不到一致,所以會導致矛盾重重,而性格相近的兩個人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因為性格相近的兩個人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能理解對方的行為、愛好,這樣有益於感情的增長。首先分析性格互補的愛情。
  • 結婚找伴侶,是找性格互補的好?還是性格相似的好?
    導語 結婚找伴侶,是找性格互補的好?還是找性格相似的好? 1.黃先生 結婚找對象一定是選擇性格互補的比較好。
  • 擇偶,應性格互補還是性格相似?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在生活中,適合找性格互補的人談戀愛?還是性格相似的人談戀愛?近日,「重慶婚戀大數據」發布今年第6期婚戀調查大數據,並形成《擇偶找性格互補or找性格相似·調查報告》。該項調查隨機抽取了923個有效樣本進行分析顯示,參與調查的人中與前任分手的原因性格不合居首位。而對於重慶人在戀愛中是一種怎麼樣的性格,也有詳細的數據分析。
  • 找對象,究竟是性格相似好?還是性格互補好?
    姑娘今年26歲,是一名護士,最近通過相親的方式認識了兩個男生,其中一個跟自己性格很像,都愛玩,消費觀也相同;另一個則喜靜不喜動,消費觀偏保守,跟女生正好反著。 姑娘的父母比較傾向於第二個男生,認為這樣可以性格互補,至於為什麼反對第一個男生,用老人的話說就是「都愛玩,花錢也都沒個數,這倆人湊一塊日子還能過好?」
  • 夫妻之間是性格互補好,還是相似好?
    我認為性格互補的情侶比較好,其中一個人的性格比較開朗就像一個開心果一樣,而我只需在她的面前表現出自身的穩重和幽默就好了,而性格互補的夫妻更容易包容,就像一個歡喜冤家一樣,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互補性格的夫妻也有關係不好的,相信當初在一起也是因為彼此的三觀相合,看待問題上懂得從對方的角度上看問題
  • 情侶一定要性格互補嗎?什麼算是互補?如何界定
    我們都知道,其實很多人都說情侶之間相處的時候,必須要性格互補,這樣你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才能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也會讓兩個人都覺得心裡很平衡,但這樣的狀態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成的,有很多情侶在實際過日子的時候其實會有很多的矛盾,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是一方的錯誤,應該是兩方都有一些問題
  • 情侶性格要「互補」,往往走得很長久,這幾個原因真準
    磁鐵的作用原理用在異性交往中變成了「互補性格相吸引」。情侶性格是否要」互補「引起了大家的爭議,其實任何感情都要建立在三觀相合上面,兩個人要溝通得來,要互相理解,其他愛情裡的定律才能發展起來。有人說情侶性格」互補「是走不長久的,就像是他喜歡這個而她不喜歡,這樣的兩個人怎麼能走遠呢?
  • 選另一半:應該選一個性格互補還是相似?
    相似的好處:兩個人有更多共同點,知道對方喜歡什麼,知道對方的想法,很容易交心,在一起很舒適,哪怕只是聊聊天都會覺得怎麼都能聊到一致,感覺兩個人真的很像!所以相互欣賞。但是如果兩個人性格都很被動或者剛烈,當有矛盾出現的時候,大家都選擇冷戰,或者誰也不讓誰。互補的好處:首先是兩個人在一起會被對方的「不一樣」所吸引,產生更多興趣!
  • 心理學:黑暗性格的男人,往往會被聰明的女人喜歡
    那到底什麼是黑暗性格呢?黑暗性格:黑暗心理是指,心理學上針對人類性格研究的一個理念,最後研究發現性格傾向變態、自戀,注重權術的這種心理的男生竟然最受女生的青睞。一個是「共同」另一個是「互補」。「共同」是指當我們進行社會交往時,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的兩個人會越容易走在一起,最終後相處得非常的融洽,因為他們具有相似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
  • 是同性格相吸的好,還是不同性格互補的好呢?
    那麼同性格相吸和不同性格互補,哪方面好其實我們突出"找自已的另一半"中的"找″字,那麼所謂找,就是剛剛開始,在這個時候同性格相吸:就是你好我好,百事二人心意合一,是無原則的隨合,因為同性格相吸,初次相見如同多年相聚的老朋友。看似美好,實則無底氣。那麼不同性格互補:就是相互取長補短,遇事不含糊搞清楚,不留陰影。用一清二白鑄造愛情,床尾鬥嘴枕頭和。看似揪心,實則心心相印。
  • 心理學:為什麼「性格互補的人適合一起變老」?
    在社交關係中,人們會喜歡一些與自己在某方面相反的人,比如需求、興趣、氣質、性格等,即為人際吸引中的互補性原則。一般來說,相似性在人際吸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交往雙方的角色和需求不同時,交往者對對方的期望也就不同。
  • 《性格拼圖》:顛覆性格的認知,通俗實用的性格成長手冊
    她對於性格心理學的系列作品《內向心理學》、《性格拼圖》和《內向高敏者》出版後都成為暢銷書,廣受媒體好評。鑑於作者在性格心理學方面的豐富經驗,在《性格拼圖》一書中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示出了內外向性格的不同,其中很多觀點顛覆了人們對於性格的認知,是一本探究性格的實用成長手冊。一、心理學認定的內外向性格的差異你是否思考過自己的性格?
  • 性格互補不能成為感情的障礙,應該成為感情的粘合劑
    羅凱呢,也沒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依舊我行我素,由於沒有康文的陪伴,還是選擇經常在家玩電腦。性格只是顯示的外在,並不能決定感情的走向康文屬於性格外向、事業心強的女性。羅凱是那種安於現狀、性格木訥的宅男。
  • 為什麼說性格互補的人合適?
    大家好,這裡是小九情感驛站「做大哥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陳小春在成為「大哥」之前,一直在生存線上掙扎,因為小時候家裡條件並不好,從十三歲起就開始打工。結果他還是在講粵語。應採兒之前對他的好感煙消雲散,覺得他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但後來可能是命中注定,兩人在2005年出演同一部戲《魔鬼天使》時因戲生情。因為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背景,應採兒的性格也很豪放。
  • 強勢的女人嫁給性格軟弱的男人,婚姻一定不幸福嗎?專家:未必
    情侶的性格互補,會對感情更好嗎?我覺得未必。兩個人性格相似或者互補,都可能出現感情危機,而性格導致的感情問題,都和相處模式有關係,我們應該從相處模式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舉個例子。如果是性格強勢的女性,遇到強勢的男人,構建的相處模式是互相爭奪婚姻中的主動權,彼此不妥協,遇事不讓步,感情就非常容易出問題。所以,這類型的女人通常會找性格較為弱勢的男人,這類型的男人通常從小被照顧,結婚後也有被照顧的需求,所以也會喜歡強勢的女人。
  • 性格優勢測試,如何挖掘自己的性格特質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呢?丨榮格八維測試
    不同的性格優點可以組成更高一層的長處或美德(Virtue),而長處是人類獲得幸福和健康的核心要素。塞利格曼1997 年提出積極心理學,它是一種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 ,其研究領域涉及主觀層面上的積極主觀體驗、個體層面上的積極人格特徵(主要是性格優點和美德)、群體層面上的積極團體和社會制度 。
  •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性格?心理學告訴你模仿行為對性格傳遞的影響
    諾曼·文森特·皮爾什麼是性格心理學是這麼對性格定義的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性格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它會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表現出來。但是,性格具有穩定性並不是說他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塑的。性格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形成後,生活環境的重大變化一定會帶來他性格特徵的顯著變化。
  • 你們因性格不同而分手,這不過是個藉口,性格最開始你早選好了
    如果我們假設這種可能性,那麼我們在愛情中應該怎麼去選擇性格的關係度呢? 我們是應該找相似的性格?還是應該找差異化的性格?因為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情侶之間的感情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