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臉」歐陽夏丹,從央視「消失」引發爭議,真實原因讓人淚目
小時候,我們頑皮鬧事,父母總是跟在身後收拾爛攤子。
長大後,我們連父母的嘮叨都受不了,以逃避的方式追求自由。
我們離開家鄉,成為漂泊的遊子,但有父母在的家,才是真正的港灣。
《論語》裡也說: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歐陽夏丹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歐陽夏丹出生於廣西桂林,一個連空氣都散發著草木清香的地方。
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醫生,她是家裡的老二,上頭有一個姐姐。
從小時候起,她就是屬於大家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並且活潑開朗。
但美好的生活在歐陽夏丹讀高二的時候,按下了暫停鍵。
父親被查出肝癌,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仍舊無濟於事。
母親作為一名醫生,卻無法拯救愛人,只能看著他越來越虛弱,自己也日漸憔悴。
到了最後時刻,父親最掛念的就是兩個孩子,躺在病床上,叮囑她們要好好學習。
父親離開後,留下了不少外債,姐妹倆又處於高考衝刺階段。
可母親從來抱怨過,只為讓姐妹倆能夠安心備考,沒有後顧之憂。
為此,歐陽夏丹比從前更加刻苦,最終以桂林市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了中傳的播音主持專業。
歐陽夏丹帶著父母的期盼,進入了夢想中的大學校園。
當同學們還在睡覺的時候,她早早的離開被窩起床練聲,不論寒暑。
好比是到了一個全是精英的地方,接下來靠的就是誰更努力,才會獲得更加優秀的成績。
畢業時,歐陽夏丹同時獲得了保研的機會和上海電視臺的邀請。
權衡之下,她決定先將自己所學付諸實踐,進入了上海電視臺。
剛進去3個月,她就憑藉優異的表現成為了《上海早晨》的主播。
她慢慢的積累工作經驗,被央視看中,想要把她挖走。
剛在上海安定下來的歐陽夏丹,選擇了朝前走。
進入央視後,她只能先從臨時工做起,因此她需要更加努力。
在主持《第一時間》時,每天7點開播,歐陽夏丹每次都提前兩小時到達演播廳。
她的辛苦和努力終於沒有白費,被調整為《新聞聯播》主持人。
歐陽夏丹主持《新聞聯播》主播9年間,始終勤勤懇懇,成為了深受觀眾喜愛的「國臉」主持。
當觀眾已經習慣在電視機前聽到她的聲音後,她卻從央視「消失」了。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她的消息,還引發了各種爭議,網絡上議論紛紛。
然而,歐陽離開央視的真實原因卻令人淚目。
一直以來,歐陽夏丹始終認為自己要變得足夠優秀以後,才能不辜負父母對她的期盼。
所以她不怕苦不怕累,一步步朝前走。
但是後來她發現母親身患重病卻瞞著她,不讓她擔心。
後來,她把母親接到了身邊。
可歐陽媽媽看著她起早貪黑的工作,反而開始擔心她的身體健康。
在母親的勸說下,歐陽夏丹逐漸有了暫緩工作的心思。
她逐漸意識到,自己因為工作經常忽略對家人的陪伴。
最後,才下定決心離開央視,才有更多的精力待在母親身邊。
當下很多年輕人沒有意識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重要性。
也許,每個人都應該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
我們的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