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主席參加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
易會滿:不能借疫情「炒題材」
今年的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主題為「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活動上表示,A股實現了春節後正常開市和常態化運行,市場韌性明顯增強。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處置成效明顯,總體收斂。
絕對不能說假話、編故事
易會滿表示,一年來,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有利環境正在形成。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上市公司從嚴監管、從嚴稽查的壓力持續傳導,以及市場相關方外部監督效果的日益顯現,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四個敬畏」的理念開始深入人心,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提升出現了一些趨勢性的向好變化,現金分紅達1.3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易會滿表示,註冊制改革是這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總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分步實施,尤其需要市場各方積極參與、共同推動。對資本市場而言,一方面要積極應對嚴峻複雜的內外部風險挑戰,努力實現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更要積極主動作為,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強化逆周期調節,促進市場功能發揮,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貢獻力量。
易會滿認為,對於正常的業績波動,相信市場和投資者是能夠理解的,但絕對不能說假話、編故事、做假帳,更不能借疫情之名「大洗澡」或者「炒題材」,這既是市場的基本約束,也是監管的底線。
點名重大財務造假案件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惡性違法違規屢有發生,這不僅破壞市場生態,更重要的是影響投資者信心。必須出重拳、用重典、堅決清除害群之馬,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易會滿表示,證監會集中力量查辦康得新、康美藥業等一批市場高度關注、影響惡劣的重大財務造假案件。這些案件具有一些共性特點:一是造假周期長、金額巨大,往往持續數年時間,虛增利潤動輒幾十億乃至上百億元。二是出現系統性、規模性造假現象,有的公司虛構業務,搞「兩本帳」。三是造假同時往往還伴生違規佔用、違規擔保、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違法犯罪行為。對這類案件,證監會將緊抓不放、一查到底。
易會滿強調,新證券法已於3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於違法行為確實發生在新證券法施行前,目前仍處於調查、審理階段的案件,我們將按照違法行為發生時的法律規定執行,但我們會貫徹新證券法精神,從嚴從重處理,同時抓緊推進積案清理。對於違法行為雖然開始於3月1日前,但目前仍在持續發生和產生危害的,我們將嚴格按照新證券法的規定嚴加懲治。
易會滿表示,對於近期個別境外上市公司出現的涉嫌財務造假等問題,我們正在與境外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將在跨境證券執法、審計監管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健全國際金融治理體系。
易會滿還表示,去年以來,證監會著力暢通強制退、重組退、主動退等多元化退出渠道,共18家公司實現平穩退出,創歷史新高。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機制,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對觸及強制退市標準的堅決予以退市。
重點領域風險防範處置成效明顯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證監會在促進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方面,堅持尊重規律、相信市場,堅決不作行政幹預,主動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強化各方面的政策協同,實現了A股春節後正常開市和常態化運行,市場韌性明顯增強。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處置成效明顯,總量收斂。
易會滿表示,我們將以貫徹新證券法為契機,全面清理優化配套規章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全面推行「陽光審批、透明審批」,加大各類「口袋政策」和隱性門檻清理力度;寓監管於服務之中,急企業之所急,想投資者之所想,讓資本市場監管更受歡迎、更暖人心。
易會滿表示,近期出現了某上市公司全體董監高一邊同意年報披露,一邊提出「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抨擊。目前已經採取了相應監管措施,做好定期報告編制、審議和披露工作,是上市公司董監高的法定義務,對年度報告行使異議權,必須遵守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基本準則,決不允許鑽空子、濫用權力,逃避法律責任。
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