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系
「在安卡拉的那個夜晚,我和舍友看完一場聯賽榜首大戰後,深夜12點,我們走進了職業球隊的訓練場地,來了一場夜間足球賽。」
那天袁晨一會兒是門將,一會兒是後衛,累的夠嗆,隊友見勢跟對手說:「我們隊伍有中國朋友,你得讓著點。」
那晚,他也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力量,最終用一記補射,洞穿了對方的球門......
高中就開始喜歡上體育的袁晨,對足球和籃球自然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校時期間他一直擔任班級體育委員。
大學,袁晨來到了被譽為「白金球市」的西安,與足球的聯繫更多了。在聖朱雀體育場留下了他太多的足球回憶,滻灞和國安的多次交手他幾乎都在現場。
走出校園,袁晨進入了北京外航公司,輾轉之後,他最終進入了體育行業,選擇了那個曾經帶給他無限美好回憶的行業。
憑藉著熱愛,這一次他堅持了下來。彼時,作為西安英志體育銀川區總監的他,生活中再也沒有離開過體育。
袁晨為何選擇體育,與體育結緣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他又為何選擇參加體育經理人?對此,我們向袁晨進行了採訪。
以下為採訪實錄(經網際網路+體育整理):
Q:你之前的個人經歷有哪些,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體育的?
袁晨:我從高中開始喜歡上體育,尤其是足球和籃球,在校時一直擔任班級體育委員,還組織班級參加了學校運動會、長跑比賽等。大學就讀於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西安被譽為「白金球市」,足球賽事也非常多,每場比賽都有上萬人觀看,當然我也不會錯過每次精彩觀賽的機會,多次和同學一起到聖朱雀球場觀看滻灞和國安的比賽。
深夜看歐冠決賽、追逐姚麥組合22連勝成為最美好的回憶,更最重要的是,在西安認識了很多一樣熱愛體育的朋友們,包括很多職業球員、元老級的籃球運動員、足球運動員和教練員。
體育運動帶給我最大的感觸和樂趣,就是健康向上,積極拼搏,做什麼事情都要像一場球賽一樣,不到最後一秒決不能放棄,而體育也確實帶給我很多的樂趣,雖然年齡在增長,但對於體育的熱愛卻愈發強烈,這也為我日後從事這個行業埋下了伏筆。
Q:在進入體育行業之前你在外航工作,為什麼選擇斜跨進入體育行業?有沒有哪一件事讓你下定決心做出這樣的改變?
袁晨:第一份工作在北京外航,很有成就感,但是在大城市的打拼確實辛苦,最終沒能堅持下來,現在回頭看有些遺憾。後來在金融科技公司工作,也曾到創業公司拼搏過。這期間我對體育的愛好始終保持著。因為體育,在不同城市認識了很多朋友,雖然前面的工作待遇不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就會考慮更多,越來越想選擇一個真正熱愛的事業去堅持。
Q:你為什麼選擇進入體育培訓細分領域?
袁晨:在寧夏工作期間,我常常聽到同事和朋友們說,現在給孩子報一個體育培訓班不容易,並不是因為當地的不夠好,而是很多優質的場地、賽事、教練資源都比較缺乏,我就開始了解市場,尤其在出差的時候,都會順便考察一些當地的培訓機構,最初的想法,只是想了解一下他們有沒有進駐寧夏的可能性,深入了解後,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前景和未來。
這幾年西北地區體育產業發展比較快的陝西地區,成為我後期重點考察的地區,總部位於西安的英志體育,創始團隊有西大校友,通過不斷接觸也確實感受到了他們的不同,就產生了加入的想法;英志團隊也確實很信任我,在幾次互相考察了解後,我成為了英志的一員。
當時我們也調研寧夏當地,受區域限制,專業的籃球青訓機構一直比較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籃球類培訓時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寧夏其實不缺乏優秀的教練員,只是缺少一個平臺和機會,很多優秀的運動員因為太晚接觸正規的訓練體系而錯失了黃金訓練期。綜合這幾點,我將英志的訓練體系,管理系統帶入到我的家鄉,給當地的籃球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Q:公司目前主要的業務板塊、布局有哪些?
袁晨:英志體育目前主要業務板塊包括:青少年籃球培訓、賽事活動的承接、體育場館運營,籃球進校園等。英志籃球訓練營在西安、鹹陽、寶雞、海口、銀川、三門峽開展業務,目前在全國有30多個分營,常年訓練學員超過10萬人次,是陝西省籃協首家授權青少年訓練基地,寧夏籃球聯合會合作單位。英志籃球訓練營還是李寧(中國)青少年發展戰略合作夥伴、《星火指南》全國青少年體育培訓3星級機構。
賽事方面,英志除了有全國踢館賽、元旦親子嘉年華(西安)等之外,和中國籃協,各地市籃協合作緊密,承接了很多國際、國家級大賽、NBA球員中國行的活動。
Q:英志體育針對的培訓群體是怎樣的,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群體?
袁晨:英志籃球訓練營培訓對象是5-16歲的青少年,而從事籃球運動的黃金年齡在5-10歲之間,越早接觸就能更早掌握科學的運動技巧,鍛鍊方法。籃球運動對於青少年身高生長發育有著極為積極地作用,10-15歲之間也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黃金期,我們做過很多調查,在10-15歲之間長期參與籃球鍛鍊的青少年,身高要明顯高於不參加的同齡人。
Q:英志體育在推進體育培訓工作時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應對的?
袁晨:遇到了以下困難:
(1)在很多城市場館資源稀缺,競爭激烈,好多場館不開放或被佔用。
應對方法:和學校場館、私營場館談合作,時機成熟時投資搭建自己的球館。
(2)很多家長在課外培訓方面缺乏對體育培訓的正確認知,尤其是科學性訓練。
應對方法:第一,規模化和榜樣的力量可以讓更多的家庭意識到讓孩子參加體育培訓、籃球訓練營的好處。第二,不斷加強自己機構的專業性,定期組織教練培訓學習。第三,把興趣培養和特長訓練結合,形成固定的賽事機制,給學員提供成長和發揮的平臺。
(3)資金困難,尤其疫情影響下有員工薪酬和場地費用雙重壓力。
應對方法:全員共進退,沒有裁員,自我省吃儉用,並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在疫情期間從各地區負責人到每一名教練,都參與了不同的培訓課程,比如FIBA(國際籃聯)教練員培訓認證,籃球裁判員級別認證;包括我本人,也在這期間學習體育經理人知識,考取體育經理人資格證。
Q:接下來你對公司有怎樣的規劃,如何定位公司在未來的發展?
袁晨:英志體育在青訓中一直致力於培養專業的籃球人才,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擴大規模的同時精益求精,誕生更多的優秀教練、青少年運動員。而作為銀川大區的負責人,我對我們大區的規劃:穩紮穩打,努力成為銀川及周邊地區有名的籃球青訓機構,2023年累計培訓人數超越1000人。
Q:你為什麼選擇參加體育經理人,課程學習之後有哪些收穫?
袁晨:參加體育經理人的目的是學習知識積攢能量,未來在體育產業能成為一個專業的經營管理者。學習後對於體育產業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知,對成為一個優秀的體育經理人所需要的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Q:你是如何理解創業這件事的?
袁晨:有創業經歷的人生可能更加豐富多彩,創業不是拍腦袋就可以加入的,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知識、經驗、膽識、機遇和抱負,體育行業創業者的門檻會越來越高。
Q:你如何看待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未來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袁晨: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由2014年的1.35萬億增加到了2018年的2.2萬億,體育產業到2035年將是萬億級別的消費藍海市場,也將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從發展趨勢上講,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將改變舉國體制的體育現狀,未來將更加多元化、市場化、專業化和規模化。在青少年體育方面,不斷推進的體教融合項目,將會使更多的優秀賽事,選拔活動落地到更多的城市、校園、青訓機構,全民體育參與度也將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