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划水。
本文約1100字,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
似乎有錢,有一門技術,有一把鬍鬚,有一個很有出息的兒子或女婿,就有了所謂話份。後生們都以畢生的精力來爭取話份。韓少功《爸爸爸》
《爸爸爸》是韓少功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學史上隸屬於尋根文學派系。其實從結構以及敘述手法來說這部短篇小說與他最有名的作品《馬橋詞典》相似,都是通過敘述一個村落的故事,只不過《馬橋詞典》利用「詞典」的方式讓小說的結構更具有條理,並且以知青下鄉作為視角展開敘述。
而《爸爸爸》就拋棄了知青視角,傳統全知全能式展開敘述,更像是寫《馬橋詞典》的一種嘗試與鋪墊。
這部作品也與很多描寫鄉土作品裡人物相似,著重刻畫村裡強悍家裡沒男人的「寡婦」形象(丙崽娘)、堅持道義黑即黑白即白有地位的男人(裁縫)、在婦女圈裡深受歡迎的男人(德龍)、無所事事但又想做一番事業不安分躁動的青年男人(仁寶)……
書裡剛開始寫了一個沒爹天生智障孩子丙崽,這個可憐的孩子出生時天降不詳,預兆了他悲劇的一生。他就會講兩句話,開心了喊「爸爸爸」,被人欺負了難受了說「X嗎嗎」。一副開心了叫爸爸,惹毛了罵娘的樣子,但是他只會這兩句。但這兩句話仔細想想,也算是人的一種本能,或者說算是迎合了某些傳統遺留下來的因素,畢竟開心了可以跪在地上叫爸爸,稍有不順被現實所虐殺時就開始罵娘。
但這部短篇小說裡涉及丙崽的部分並不算特別多,更多的是圍繞他對他周圍的人進行描寫,比如他娘、仲裁縫,仁寶、窯匠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如他娘,可以算是在村裡風風火火,橫行霸道,但又十分疼愛自己痴傻兒子。
這種關起門來的對話,是一種誰也無權奪去的親情享受。韓少功《爸爸爸》
書裡還涉及到了很多地方農村裡的俗語,比如「寶崽」相當於「呆子」,「渠」就是他的意思等等,這個與《馬橋詞典》裡所描述的有些相似。當然作為尋根文學,村裡那些封建迷信式的傳統也要有所記錄和涉及,如祭穀神要用人肉,要殺個男人,而且還要是個鬚髮茂密的男人,也比如捕蛇,因為蛇「淫」,所以要利用蛇好色的特性……
然後小說把大量的筆墨放置於雞頭寨與雞尾寨兩個村落因為某個不著邊際的風水問題而要打「村戰」,然後又是一些封建迷信的傳統,要把敵人的肉和豬肉一起煮、出徵前要殺牛看牛倒下的方向預示這場戰役是否會取得勝利……
所以這部小說其實更像是一些村子裡有趣的傳統故事的集合,當然也在某些方面也有象徵性與隱喻性,比如丙崽,比如他們家最後的結局,都可以象徵著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相互衝擊的結果,當然現代文明也能算是現代的文化。
簡單來說,這部短篇小說是一部可以拓寬視野的優秀作品,但也與《馬橋詞典》裡所講的那些故事一樣,記憶點並不深刻,似乎也象徵著這些文化文字符號的快速消亡。
讀到這裡,已然要謝謝您。
如果您讀到最後覺得還成,
麻煩您點個讚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