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3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孩子初入人世時,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後來,父母就成了孩子的老師,教他如何為人處世;等到孩子大了,我們跟他的關係卻「亦敵亦友」,越發微妙。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當家長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通常已經跟孩子大戰三百回合了。顯然,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逆反心理束手無策。不信你瞧,李姐已經等不及要吐槽家裡那位小祖宗了。
李姐的兒子今年剛滿10歲,卻已經是個「網齡」半年的衝浪老手了。打遊戲,刷視頻,看小說,手機簡直成了讓他沉醉的潘多拉魔盒。
老師常跟李姐反映:孩子上課老沒精打採的,是不是晚上回家沒有好好休息?李姐心裡清楚,兒子肯定又熬夜玩手機了。可是一想到這兒,她就有種深深的絕望感:每天因為手機跟兒子吵鬧得不可開交,整棟樓都能聽到自己的怒吼,可兒子總是不以為然。
其實李姐和兒子的故事,何嘗不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縮影?
家長們又是否想過,為什麼自己苦口婆心的管教,卻換不來孩子的聽話?
原因一:情緒太偏激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犯錯時的第一反應,是氣上心頭。憤怒,埋怨,和指責悄悄越過理智佔領上風,張口就是對孩子劈頭蓋臉的責罵,質問。任何一個有尊嚴有性格的孩子,長期面對家長這種突如其來的怒罵指責,都會激起強烈的逆反心理。
原因二:語言太拖沓
幾乎所有孩子都嫌棄過父母太嘮叨。如果這種無意義的嘮叨,只出現在生活裡,尚且無傷大雅。一旦家長再跟孩子講道理時,也忍不住毫無重點地長篇大論,那麼孩子早晚有一天會「自動屏蔽」你的喋喋不休。
原因三:頻繁否定孩子
孩子需要的絕不是父母一味地批評和否定。如果一個人總是告訴你:「你除了玩手機還會幹嘛?你好笨!你成績怎麼這麼差?」那麼你會願意繼續服從他嗎?不,你只會對他嗤之以鼻。
想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1. 多溝通
讓孩子對我們心服口服,首先得改變他的心態,讓他知道:父母是值得信任的。而溝通正是信任的基石,只要家長願意抽出時間,放下身段多陪孩子聊聊,就會發現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2. 給出方案
即使孩子犯了錯,也不要第一時間帶著情緒指責他。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怒吼打罵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告訴孩子該如何彌補錯誤,卻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
例如:孩子熬夜玩手機,導致第二天上課犯困。
家長可以跟孩子好好溝通,擺出事實:你玩手機影響到學習了。再給出解決方案:工作日不許碰手機。
3. 多挖掘孩子的優點
只有多跟孩子進行正向溝通,多挖掘孩子的優點,才能讓孩子對我們產生認同感。
例如:孩子成績差,但是愛打球。
家長可以常陪孩子打打球,並承諾只要成績上升,就可以給他換雙超酷的球鞋。
寫在最後:
養育孩子長大是個漫長的旅程,與孩子鬥智鬥勇更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其實只要家長們懂得跟孩子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親子關係,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不信的話,大可以試試文中這3招,相信每個用心的家長,都能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