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論壇 | 在深刻認識顯著優勢中堅定製度自信 堅持黨的領導

2020-12-14 人民論壇網

《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該文節錄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間講話中有關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的內容。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後文簡稱《決定》)。該《決定》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並將其凝練概括為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強調「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強烈使命感和擔當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堅定製度自信的基本依據,黨的領導則是顯著優勢中最為突出的優勢。堅定製度自信要繼續加強黨的領導,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並在執行中不斷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堅定製度自信的基本依據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中華民族自新中國成立至今的70多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顯著的優勢,而這些優勢也成為了我們繼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製度自信的基本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使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促使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截至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躍上90萬億元臺階,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中國農村貧困人口下降到1660萬人,比1978年末減少約7.5億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總額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世界第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促使中國實現了政治穩定。歷屆領導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確保政策具有一以貫之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追求可持續發展,協調各種利益關係,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人民的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成就了「中國之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促使中國出現了文化繁榮。新中國成立至今的70多年,我國文化上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同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心聚力,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雙百」方針,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廣大文藝工作者進行了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保障了我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也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貢獻出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制度事關根本,關乎長遠。制度問題是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一種制度模式能否行得通、通得久,最終由歷史與現實,主觀與客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種因素合力決定。衡量一個社會制度是否科學、先進,主要看是否符合國情、是否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擁護。制度本來就是特定文化和社會條件的產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制度優勢支撐制度自信,也是進一步增強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決定》中概括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集中體現在: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做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共同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的人才政策;堅持黨指揮槍;堅持「一國兩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等優勢。這些優勢正是中國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障所在,也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所在。

黨的領導的優勢與其他優勢的邏輯關係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內在邏輯上是有機統一的整體,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的根本保障所在和制度依據,也是我們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本依據。在這13方面的優勢中,《決定》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決定》指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統領和貫穿其他方面制度。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其他方面的顯著優勢,都是在我們黨領導下形成的:我們黨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我們黨始終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我們黨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黨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各方面的顯著優勢,是我們黨充分發掘人民群眾的智慧,充分吸納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結晶。因此,充分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就要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黨的領導是堅定製度自信的最基本依據

《決定》指出「當代中國,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經驗,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優勢主要是由黨的黨性特點、黨的領導體制和黨的組織原則所決定的,也正是黨的這些優勢成為了堅定製度自信的最大優勢。

共產黨的黨性特點決定了黨的領導的優勢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它區別於其他政黨的特點在於它的黨性,即它的人民性、純潔性、先進性與革命性。它始終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及九千萬黨員的根本立場。其純潔性和先進性更是久經實踐檢驗。中國共產黨不僅善於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而且善於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具有自己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黨能夠始終保持強大生機活力、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的原因所在。

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決定了黨的領導的優勢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與黨的組織體系密切相關。黨的組織體系決定了黨的領導方式和政策的執行方式。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形成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黨組織內全國一盤棋,上下貫通。以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為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號令,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黨從上到下聞令而動、層層傳導、壓實責任,全體黨員匯聚成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充分彰顯了我們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組織領導的優勢。

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決定了黨的領導的優勢

民主集中制是我國國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基本原則,是我國國家制度的突出特點。同時,民主集中制也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和領導核心,在黨的領導下,各國家機關是一個統一整體,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協作,既發揚民主又有效進行集中,克服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實等不良現象,避免了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端。

堅定製度自信要繼續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  

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這也更加增強了我們的制度自信,堅定製度自信就要繼續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

堅定製度自信就是要繼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繼續加強黨的領導就是要讓黨的領導全覆蓋、無死角。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保證國家統一、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確保黨的領導能夠實現對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涉及全局重大工作的全面領導,要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要求載入政協、民主黨派、工商聯、社會組織等各種社會主體的章程,健全黨對這些組織實施領導的制度規定,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確保這些組織始終是在黨的領導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各項工作。  

繼續完善黨的領導,就是要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和人民的要求。新時代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必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絲毫不動搖。隨著時代與實踐的發展,必須繼續完善黨的領導。新時代人民物質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民主訴求日益高漲,我們黨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以人民和時代的要求為導向,以人民利益和實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和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健全代表參與重大決策、參加重要幹部推薦和民主評議等制度。

繼續完善黨的領導,就是要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順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各環節提供堅實制度保障。要完善地方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實施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要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同時要讓黨的領導體系居於統領地位,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堅定製度自信要繼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當代中國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許多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呈現。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多的問題,我們迫切需要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發展提供穩定高效的制度體系,確保中國航船行穩致遠。

堅定製度自信,是要繼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正是基於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自我革命,勇於創新,勇於變革,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能夠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同時帶領中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是在不斷的完善。

實踐在發展,時代在變化,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今世界格局正在進行深度調整,全方位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面臨的經濟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軍事安全、網絡安全問題更加突出,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任務更加艱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要與時俱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關乎中華民族命運的方向問題,是根本問題,是不能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則是社會主義方向的大前提下要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符合人民利益與訴求的。因此現在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繼續堅持和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讓制度紅利帶給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在當代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不斷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輝煌前景的具體路徑。

堅定製度自信重在確保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的制度建設和治理創新成果。這套制度的一系列顯著優勢為我們堅定製度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據的同時,也必然作為一種寶貴的制度自信資源和內在尺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重要的路徑選擇作用。因此,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既要堅定中國特色制度自信,又意味著必須把我國的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從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具體來說,就是要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努力提升國家制度優勢的轉化水平與成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明確的方向和科學的理論基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全面制度支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堅持堅持改革開放、守正創新、善作善成,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強大動力供給。堅持戰略思維、法治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了科學思維能力,能夠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重視調查研究、發揚釘釘子精神和不斷學習,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所有這些都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中國共產黨能力建設的具體思路,也是為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提供了方法論。

(作者分別為中國社科院大學博士後;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堅定製度自信 堅持黨的領導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堅定製度自信的基本依據,黨的領導則是顯著優勢中最為突出的優勢。堅定製度自信要繼續加強黨的領導,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並在執行中不斷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 從四個維度深刻認識堅定製度自信
    徐寧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一大貢獻,就是總結凝練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 在知信行統一中堅定製度自信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堅強的制度保障。最近出版的《中國制度面對面》,以多維視角、通俗語言,生動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讀後讓人們對中國制度從理論到實踐有了全方位的認知,進一步堅定了制度自信和實踐自覺。
  • 深刻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 進一步增強制度自信
    這一重大政治論斷和理論概括,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建設,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義。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別於西方國家兩黨制或多黨制,是一項偉大的政治創造政黨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這一重大論斷,標誌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和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深刻揭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核心、最根本的屬性。顯然,「中國之治」成功的背後密碼在於「中國之制」,在於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闡明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居於第一個的顯著優勢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
  • 深刻認識黨的領導在戰「疫」中的核心作用
    短短4個多月時間,引發了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安全等多個領域的系列問題,在「全球同此涼熱」的感同身受中,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反觀國內,戰「疫」從初始的艱難前行到有效控制,再到逐步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活秩序,「黨的領導」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 人民日報整版討論: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何以成為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如何充分發揮顯著優勢,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本版刊登的幾篇文章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檢幹部職工表示,全會既全面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和顯著優勢,又系統闡述了堅持和完善國家治理的目標任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之治」奠定基石。
  •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這個根本制度
    原標題: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這個根本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鮮明指出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第一個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黨的領導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是核心力量。
  • 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所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第一次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所具有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的根本保障,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也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所在。
  • 黨的領導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
    原標題:【中國穩健前行】黨的領導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 內容摘要:黨領導人民抗擊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偉大鬥爭的生動實踐,再一次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制度的強大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彰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制度優勢;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彰顯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優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彰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根本保證。
  •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的...
    通過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為什麼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新時代如何堅持黨的領導等問題,可以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的內在統一性,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的顯著特徵和最大優勢,是必須長期堅持和鞏固的,為堅定四個自信,特別是道路自信提供歷史依據、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 人民日報解碼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
    在不斷砥礪奮進中形成的顯著優勢   「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是人民軍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紮根於中國大地,在不斷砥礪奮進中形成的。   源於黨的堅強領導。習主席指出:「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
  • 思想縱橫: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所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第一次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所具有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的根本保障,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也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所在。我們要倍加珍惜、充分發揮13個方面顯著優勢。
  • 閆利春:深刻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二個專題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系統論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遵循。結合中共洛陽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精神,能夠更好地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重要意義。
  • 鍾登華:堅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 提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  摘 要  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深刻認識發展成就,進一步堅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  一、深刻認識發展成就,進一步堅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先後到十多所高校視察指導,推動高等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  1.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實現了歷史性提升。
  •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原標題: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究其原因,獨特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發揮了很大作用。
  • 切實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的四維向度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中國制度的優勢,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如何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這需要從多個維度展開思考並深刻把握。
  • 中國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優勢所在
    這些顯著優勢,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深刻揭示了黨領導人民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的深層奧秘,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能、為什麼行、為什麼好的歷史之問。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
  • 增強制度自信,書寫「中國之治」新篇章
    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圍繞「充分認識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準確把握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強黨的領導,確保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