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首支大提琴作品《詠生》 與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合作完成

2020-12-27 北青網

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很多人終其一生在不斷追尋答案的問題。

韓紅將自己的思考放在了她創作的首支大提琴作品《詠生》裡,「在心裡記住那些不幸的人,這是生的意義」。

《詠生》不是一個答案,它是其純音樂系列創作的「開幕序曲」,也是韓紅對生命思考的過程。

《詠生》是正在進行時。

生命之旅《詠生》

《詠生》發布時,韓紅為樂迷寫了封信,以「庚子之殤,今生難忘」開篇。

2020年已經過半,新冠疫情之「殤」、洪災肆虐之「殤」輪番而至。巨大的災難面前,個體如此渺小無力。對「生死」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今年一樣具體、清晰。

作為歷史的參與者與見證者,相信多數人都會記住不同尋常的2020庚子之年。

《詠生》用音符描述了生命在面對災難時的堅韌和不屈。

生命的複雜深厚與大提琴低沉深厚的音色碰撞、交融,生死離別、悲歡離合就這樣被韓紅用大提琴曲鋪陳在眾人眼前。

詩人拜倫在《春逝》中寫道 ,「假若他日相逢,我將如何賀你?以眼淚,以沉默。」也許,拜倫記錄的不只是愛情,還有生命。不論經歷什麼,不論存在與否,生命與生命之間會有經久不息的留戀。「在心裡記住那些不幸的人,這是生的意義」。

大提琴是韓紅「心頭好」

《詠生》不是韓紅第一次純音樂創作。

音樂劇《阿爾茲記憶的愛情》中,韓紅擔任作曲,一人創作了28首樂曲,其中就有純音樂作品《初雪》。與深沉厚重的《詠生》不同,《初雪》的風格明快且溫柔。

韓紅一直是古典音樂愛好者。大學時學歌劇出身,那時就積澱了對古典音樂的深厚情感。她常思考的問題是,用什麼音樂形式解讀每一個當下。

此時此刻,古典音樂是韓紅認為最恰當的表達方式,在她看來,所有樂器中,大提琴的音色能最好的詮釋生命的厚重與力量。

韓紅選擇了大提琴。

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王健,英國新銳大提琴演奏家謝庫·坎納·梅森、旅美大提琴演奏家莫漠等都是韓紅喜歡的大提琴演奏家,對這些人的喜愛可以從她網絡社交平臺展現的音樂愛好中窺探一二。所以,《詠生》並不是「大刀闊斧」的突破,只不過是她人生走到了此刻,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結果。

在韓紅看來,人性中有太多的紛亂複雜,歌曲在表達這份複雜時有所局限,而音符則不同,它能帶給聽眾無盡的想像。韓紅希望創作出更多《詠生》這類的音樂作品。在這種創作過程中,她必須保持更高的覺知力,她希望為這個世界留下更多有品質的音樂作品的同時,讓自己的生命也變得更有品質。

大提琴演奏家莫漠鼎力相助

《詠生》由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完成,此次演奏莫漠拒絕了酬勞,他希望在這樣的特別時刻,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場重殤中生命的敬意。

莫漠是活躍於當今樂壇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耶魯大學、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及曼哈頓音樂學院學習深造。同時,他也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師弟、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帕瑞索的弟子。

近年來,他曾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音樂會,在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合作演奏《逝去的時光》。受美國海菲絲音樂節(Heifetz Music Institute)、法國楓丹白露音樂節(Fontainebleau)以及北京國際音樂大師班邀請,在美、法、中先後舉辦多場獨奏和重奏音樂會。

韓紅和莫漠相遇在一場作曲家譚盾指揮的音樂會上,莫漠是這場音樂會中的大提琴演奏者。莫漠沉穩且充滿力量的音樂表現力讓韓紅印象深刻。

在韓紅看來,莫漠身上既有年輕人的的力量、衝動和熱情,又有作為大提琴手該有的內斂與深沉。這些都符合韓紅心中對優秀音樂家的認知。這份欣賞促成了這次的合作,她希望展示《詠生》的同時,也讓大家對旅美大提琴演奏家莫漠有新的認知。

莫漠剛知道韓紅創作了一首大提琴作品時是震驚的,因為作為一名演奏家,他深知大提琴作品的創作難度,而且,在莫漠的印象中,韓紅是一名流行歌手,之前並未聽過她任何有關大提琴及古典音樂創作的信息。更何況,韓紅獨立完成了作曲、配器,這些都超出了莫漠的想像。

莫漠對《詠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當完整樂譜在眼前鋪陳開時,莫漠的創作欲望被激發出來。

音符在他手中的琴弓與琴弦的交融中流淌出來,那裡有悲傷、痛苦、失望與希望。那是生命的律動。

「保持我們初來這個世界時的好奇之心,帶著善良,繼續去愛這個殘酷的世界吧。然後淺淺一笑,繼續深情地活著。」 韓紅在信中寫道。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入選《祖國70周年華誕》郵冊
    在「《盛世華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郵冊專題工程」中,多名演奏家因出色的演奏技藝與卓越的藝術成就入選,其中包括著名二胡演奏家馬曉暉、著名二胡演奏家果敢、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姚珏等。朱琳是我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時任蘇州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一職。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講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編者按:對於喜歡文藝的朋友們來說,在家「宅」久了,不能走進大劇院、博物館、美術館近距離欣賞藝術作品,真是小小的遺憾。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改在「雲端」上網欣賞藝術作品,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看祖國大江南北已經春暖花開。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與中國愛樂樂團的同事們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張集、張建立、姜帥、徐文超(從左至右)小編:您認為學習大提琴最難攻克的是什麼?在交響樂的演奏中,低音聲部的節奏往往決定著一首作品的成敗,當然在很多交響樂作品中也有大提琴演奏的大段旋律片段,比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就是由大提琴聲部的旋律開始,其他聲部逐漸加入。所以大提琴在交響樂中不只是一件伴奏樂器,它是交響樂團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 與琴為友,相伴人生——大提琴演奏家馬珏侖
    大提琴的音色深沉、親切又極富感染力。它擁有著最親近人類聽覺的音域,每當聽到它的聲響,總會令人感動。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馬珏侖,5歲開始學習音樂的他,已經與大提琴相依相伴數十載時光。大提琴已經交融在了他生命的每一方角落,這種特殊的情感,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明了。走進馬珏侖老師,走進他的大提琴之路。
  • 悼念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
    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4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6歲。 2010年5月29日,他與指揮家楊洋和上海交響樂團合作,獻演了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演出獲得巨大成功。
  • 美國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去世,曾多次來華演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北京時間4月29日凌晨,小提琴家海倫·尼恩格爾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了她的丈夫,兩次獲得葛萊美獎的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於當地時間4月27日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
  • 大提琴家的集結|評論家張丹眼中的方崬清大提琴作品輯II《使命》
    有哪張唱片的發布會居然雲集了這麼多位中國頂級大提琴演奏家?又有哪張唱片的首發,直接是以LP黑膠唱片的格式壓碟出品?作曲家方崬清(攝影:LAC 羅聰)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提到小提琴作品自然念起《梁祝》,鋼琴作品當仁不讓的是《黃河》,但大提琴的作品呢?…… 方崬清近十年來創作的多部大提琴作品,乃至今日的《方崬清大提琴作品輯II——使命》發布,無不以全新的姿態彰顯了中國當代作曲家的風貌。
  •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去世,他與廣州有一段緣
    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Lynn·Harrell)當地時間4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的妻子、小提琴家海倫·尼恩格爾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他的死訊,並沒有透露他的死因。 哈雷爾是當代最優秀、最傑出的美國古典音樂家之一。在古典音樂界,哈雷爾是一位慷慨的前輩和同事,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和音樂家。
  • 開平籍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夢巖之女司徒志文逝世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原中央樂團大提琴首席、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大提琴學會名譽會長司徒志文,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16日22點10分在北京安貞醫院因突發心梗逝世,享年88歲。1988年赴美國第一屆世界大提琴大會演出中國大提琴獨奏作品,曾擔任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和青少年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作為中國老一輩大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她教授的學生,其中很多人已經成為國內外音樂界的領軍人物。司徒志文編著有《實用大提琴教程》、《大提琴古典奏鳴曲集》等教程。
  • 陌陌跨國陽臺音樂會連屏愛爾蘭 大提琴演奏家唐嶽展現精湛技藝
    來自愛爾蘭的大提琴演奏家唐嶽與陌陌知名民樂直播品牌民樂坊創始人、中央音樂民族樂團胡琴演奏家蔡陽通過直播連屏的方式,為收看直播的網友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大提琴藝術之旅。「大提琴相當於男高音」形象科普大提琴知識「大提琴起源16世紀義大利北部,是弦樂器家族成員,在交響樂團中與小提琴,中提琴和倍大提琴組成弦樂聲部。
  • 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弦樂組陪審、旅美大提琴演奏家—李淑君
    李淑君旅美大提琴青年演奏家、中國大提琴協會會員、StarFactory Acting and Music Academy 大提琴教師。曾擔任中美多個職業交響樂團、室內樂團的首席和演奏員。先後師從於中國西安音樂學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韓曉鷹教授、Pin-Fei Tang教授、大提琴教育家Barbara Kavanaugh、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David Alan Harrell等.2010年-2014年在校擔任西安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西安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擔任首席並與香港中樂團著名指揮家閻惠昌合作。
  •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志文去世,指揮家鄭小瑛發文悼念
    司徒志文北京青年報·北京頭條客戶端5月20日消息,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中國大提琴學會創始人、首任學會會長、原中央樂團首席大提琴司徒志文於5月16日因突發心梗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24小時瘋狂大提琴:不間斷的音樂饗宴《超級大提琴2016》
    Marc Coppey,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教授,18歲即在萊比錫巴赫音樂比賽中一舉獲得兩項最高獎 -- 第一名和巴赫作品最佳詮釋特別獎。他被認為是當今國際大提琴界的領軍人物之一。 Julius Berger  德國大提琴家,是艾克爾斯豪森音樂節和義大利阿齊亞戈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創辦在奧古斯堡的利奧波德莫扎特國際音樂比賽和德國馬克諾伊基興國際比賽,還在多個國際賽事中出任評委。Gavriel Lipkind,以色列大提琴家,世界當紅大演奏家,創意鬼才。
  • 葛萊美獎得主、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去世,原本今年要來中國演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4月29日,兩次獲得葛萊美獎的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去世,享年76歲。最早發布林恩·哈雷爾去世消息的,是他的妻子、小提琴演奏家海倫·尼恩格爾,她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你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親愛的林恩,我們思念你……請安息吧!」從小,林恩·哈雷爾就被看作是音樂奇才,17歲時,他就跟紐約愛樂樂團一起,在卡耐基音樂廳完成了個人舞臺首秀。
  •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志文去世 指揮家鄭小瑛發文追悼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中國大提琴學會創始人、首任學會會長、原中央樂團首席大提琴司徒志文於5月16日因突發心梗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88歲。司徒志文1933年出生,祖籍開平市赤水鎮沙洲鄉回龍裡,父親是我國近代造船專家、小提琴製造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司徒夢巖。出生於音樂世家的司徒志文先後就讀於國立上海音專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師從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羅斯特洛波維奇,也是他惟一的華人學生。
  • 噩耗:大提琴演奏家Lynn Harrell林恩·哈瑞爾去世,享年76周歲
    二十世紀晚期最偉大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去世,享年76周歲
  • Top14女大提琴家(上)
    在一次聚會上,杜普蕾遇見了她日後的丈夫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巴倫博伊姆對靦腆的大提琴家說:「你看上去不像是一位音樂家。」 杜普蕾毫不遲疑地拿出大提琴,他們坐下來演奏了勃拉姆斯《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在一陣旋風般的求愛期後兩人結婚,並且在很多音樂冒險事項上進行了合作。
  • 【會員風採】杭州愛樂樂團大提琴首席——翟慧莉
    大提琴與樂隊《鴻雁》該作品旋律優美、意境深遠,音樂包含些許傷感、沉重的思鄉感情,反映出人世間惆悵
  • 2018--南瀛國際大提琴音樂節
    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沈一郡(星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謝光禹(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張藝軍(上海交響樂團大提琴演奏家)、王丹迪(浙江音樂學院教師)、尹瑜(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大提琴學會秘書長)、黃品潔(臺灣獨奏家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林瑞萍(臺南藝術大學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梁文力(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鋼琴藝術指導)、林澤富(香港兒童弦樂團指揮)等國際知名大師授課,師資陣容堅強,歡迎喜愛大提琴的音樂愛好者踴躍報名參加
  • 濃濃異域風的《角鬥士》主題曲,華裔新銳女大提琴家高超境界!
    大提琴妖巫女郭婷娜,是一位活躍在多個領域的85後美籍華裔的大提琴演奏家以及編曲人。從經典的室內獨奏到熱賣一空的劇院搖滾秀表演,她對跨流派演奏風格的不斷探索,讓她的 音樂總充滿不期而遇之美,讓人驚嘆不已郭婷娜生於音樂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