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日本の囲碁界世界での力は? 各國で盛んに開催國際棋戦
摘自:神戶新聞
作者:垢田幸弘
翻譯和整理:找藉口安靜 最近棋好像是越來越少了
18歲的高中生棋手,將棋界的藤井聰太二冠(王位、棋聖)帶動了將棋界的熱度,而在圍棋界,20歲左右的年輕棋手們也開始嶄露頭角。相較於將棋界,圍棋界還有中韓兩國棋手之間的國際賽事,所以很多日本的年輕棋手也將目光投向「世界」。那麼圍棋的國際賽事規模又是如何,日本棋手在世界大賽上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立場發生逆轉
圍棋的國際賽事從1980年在各國開始進行。在各項賽事中,中日韓三國的職業棋手競爭格外激烈。
當初日本棋手壓倒性地領先於中韓棋手。從世界大賽的國家、地區冠軍次數來看。日本棋手從第一屆富士通杯開始,在1988年至1995年之間一共奪得了11次冠軍。而韓國一共奪得3次,中國奪得1次,拉開了較大的差距。
但是此後日本和中韓的立場發生了逆轉。從1996年至2000年這5年間,韓國棋手一共拿到了13次冠軍,而日本棋手一共拿到6次冠軍稍遜一籌。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棋手的實力開始提升。從2001年至2020年,韓國棋手一共奪得53次冠軍,而中國棋手一共奪得43次冠軍,可謂是好對手。特別是從2011年開始的這10年間,中國棋手一共25冠,韓國棋手一共21冠,中韓棋手的奪冠次數也發生了逆轉。
反觀日本棋手,進入21世紀之後只拿到4次世界冠軍。曾經2度獨攬日本七大頭銜,凌駕10年以上的井山裕太,雖然在2013年的亞洲杯電視圍棋快棋賽中奪得了冠軍,但是在其他國際賽事中都陷入苦戰。2018年在第22屆LG杯朝鮮日報棋王戰中,雖然進入了最終的三番棋決賽,但是面對中國棋手1-2錯失冠軍。
中韓棋手,舉國提升實力
現在步入中韓棋手後塵的日本棋手,正如上文所說,在20世紀末之前是世界頂尖水平。
創立韓國棋院的趙南哲九段,是師從培養了大量著名棋手的木谷實門下。在日本提升了實力後,回到韓國傾力於圍棋普及。然後積極地推薦後輩棋手們前往日本進行留學。被譽為「昭和的大棋士」,中國的吳清源九段,他的才能也在日本得到了提升,全世界的才華就在那段時間都集中在了日本。
但是從1984年至2001年,在中日兩國棋手進行的「中日擂臺賽」上迎來了轉機,中國從第一屆到第三屆都戰勝了日本棋手,原本被認為是處於歷史的中國隊,收穫如此戰績之後全中國的圍棋氛圍達到了高潮。此後全中國舉國對圍棋實力進行了提升。
另外,1992年韓國棋手李昌鎬以15歲的年齡成為最年輕奪得世界冠軍的棋手,此後接連在國內開辦了圍棋教室。
根據國際圍棋聯盟在2016年給出的數據,相較於中國的圍棋人口大約在3000萬人,韓國的800萬人,日本的圍棋人口只有400萬人。加上中韓兩國有著足夠的基礎,而強化實力的方法也不一樣,所以在中韓兩國每年都會誕生未來的希望之星。
為了捲土重來培養棋手
日本圍棋近年來,也在為提升國際賽事成績而做出不少努力。
首先對各項賽事的保留時間進行了調整。原先是每人6小時的比賽,很多包括頭銜戰的賽事,時間都縮短到了國際賽事主流的每方3小時。
從2013年開始,日本棋院和關西棋院共同成立了「Go·碁·日本」的國家隊。為了培養能立足於世界大賽的日本棋手,現在也漸漸地收穫一些果實。
今年9月,一力遼碁聖進入了世界頂尖棋手參賽的第9屆應氏杯世界錦標賽4強。另外芝野虎丸二冠(王座,十段)在2018年進行的第4屆中日龍星戰中,擊敗了當時「世界二強」之一的柯潔九段。
在女棋手方面,今年9月進行的第3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上,上野愛咲美扇興杯擊敗了被譽為女子世界頂尖棋手的崔精九段。
另外在2018年度,為了儘早發現具有才能的棋手,面向小學生新設了「英才特別採用推薦棋士制度」。而當年以10歲定段的仲邑堇初段,成為了該項新制度的首位職業棋手。現在有很多棋手將自己的理想改變為「在世界大賽上站穩腳跟的棋手」。而這樣的目標和奪得頭銜一樣變得重要。
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日本棋手能不能捲土重來。對此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