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什麼是真正的家人,是讓你感受到溫暖幸福的人

2020-12-14 影視控

這是一個除了愛一無所有的家庭,這是一個外人眼中畸形的家庭,可這也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這就是《小偷家族》。

初看很是溫馨,情節沒有較大的波動起伏,可當你細細思考,回味到片中的所有細節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實際上很是致鬱。

導演用一種很平和的手法,去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複雜的故事,將之簡單化,讓我們看到了每個人物的內心以及生活中的那些求而不得。

東京的一間老房子中,生活著柴田五口人,他們過著貧窮的生活。如果缺少什麼,就會選擇偷竊,一家人不算富裕,但至少幸福。

父親阿治和兒子祥太像往常一樣偷盜,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個四歲的女孩由裡。

妻子信代本想將女孩送回家,卻在發現女孩原生家庭家暴之後將她留了下來,五口之家變成六口,生活更加拮据,但卻也有著平淡的溫馨。時光一轉,奶奶死亡讓家中的負擔加重,而祥太在偷東西的時候被抓則揭開了這個小偷家族背後的秘密。

這個家族,非常貧窮,貧窮到只能夠靠偷盜去維持生計,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居然是奶奶的養老金。

可這個家族也非常快樂,導演給我們展示了底層人民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依然享受生活的樂趣,一家人守在小小的空間中聽著外邊的煙花綻放,去海邊遊玩幸福又和諧的身影,都讓我們無比清晰地看到了溫暖是流動在這個家庭中,他們彼此之間是有愛的。

可是,這樣的家庭,實際上卻是利益交互連結而成的。

這個所謂的家族,是幾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被拋棄,被放棄,最終重聚在一起築建的取暖之地。小偷家族,偷得最為昂貴的東西,就是愛。

因正當防衛殺人而隱姓埋名夫妻兩人,被家人拋棄的奶奶,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妹妹,以及被家人遺棄在車裡撿回來的兒子,最後是一個遭受原生家庭暴力的女童。

他們沒有任何的親緣關係,可在他們身上展現的愛,卻比那些所謂的親人更加濃厚,更加熱烈。這個家庭,是被社會所遺棄人們的收養之地,但這個家庭同時也是終將在底層循環,沒有未來的場所。

整部影片最大的觀感,就是無奈。很多事情,其實都是現實社會逼迫,最終才走向了絕境。

父親的那句「除了偷盜,我無法在教他們什麼」,你可以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批判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是不符合道德的,但你卻無法否認在這樣的家庭中,這種做法實際上也不無道理。

導演只是以偷盜作為故事的線索,實際上想要講述一個平凡卻又有差異家庭中每個人的故事,表達生活的不易,而偷盜的對錯,是由觀影者內心判斷的,而非影片去講述的。

影片最後女孩由裡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她重新從一個受人疼愛的孩子變成遭受家庭暴力痛苦的女孩,她是否能夠在此獲得溫暖則是我們不知道的了。

生養孩子,卻不教育,算得上是父母嗎?這個問題,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真正的愛,是一個溫暖的擁抱,而非肆意的虐打,那不是愛,是個人慾望的發洩。

這個世界上,血緣是聯繫一個家庭最本質的存在,可是也許在有些人的世界,那反而是一種枷鎖,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傷害。小偷家族,最後的最後,到底散了,每個人似乎都有了結局,但是否幸福就不得而知了。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我們互相取暖,就是家人
    2018年,他憑藉《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大獎,成為歐洲影壇炙手可熱的亞洲導演。 在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才是愛和幸福,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曾經多多少少的思考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找到不同的答案,但是《小偷家族》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不一樣的思考。來自不同背景、個性迥異的人,怎麼組成家庭共同生活?看似不可能的故事,在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中,成為了可能。
  • 《小偷家族》:家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都從屬於一個家庭,並在家庭的文化和情感的薰陶中學習與成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生命周期在縮短,家庭原有結構日趨衰解。日本電影《小偷家族》講述的便是6個毫無血緣關係的男女老少組建起的一個新型家庭的故事。
  • 8.8分《小偷家族》:羈絆就是我選擇了你,而你心甘情願被我拖累
    羈絆就是,我選擇了你,而你心甘情願地被我拖累。——《小偷家族》講人性的文藝電影,一半是說人性之醜陋的,還有一半是講人性之溫暖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屬於後者。為了怕玲被認出來,媽媽信代給玲換了一個髮型,剪成了可愛的童花頭,她抱著玲說:「他們打你,不是因為你不乖。他們說喜歡你才會打你,是騙你的。」「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傷害你的,而是會像我一樣緊緊地抱著你。」
  • 小偷家族:偷來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不同的經歷
    一部優秀的電影就像一杯茶,越品越香香氣一直瀰漫在周圍,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小偷家族》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曾在第七十一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在第66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上獲得榮譽獎。當我真正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才覺得它所獲得的榮譽的確是實至名歸。小偷家族:偷來的家庭。
  • 《小偷家族》:到底是什麼構成了家庭?
    從湘臺被偷的那一刻起,這家人的秘密就逐漸公之於眾。柴田和信代是半路出家的夫妻,他們甚至一起殺了信代原來的丈夫;祥太只是柴田在一次盜竊中意外撿到的一個孩子;一個被收養來領老人養老金的祖母;本應在澳大利亞讀書的亞紀成了亞紀的妹妹,做著「自卑」的工作;還有從暴力家庭中獲救的小優裡。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來自一個破碎甚至畸形的土生土長的家庭,但卻與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群體形成了一個親密而溫暖的家。
  • 《小偷家族》:貧窮不是人生的悲劇,喪失了愛的能力才是
    --《小偷家族》折磨人的除了痛苦,還有希望。是枝裕和真的是一個很會折磨人的作者。我在看《小偷家族》這本書時,貢獻了自己生平看書最多的一次眼淚,書的後半部幾乎都是哽咽著看完。《小偷家族》實在是擁有希望與痛苦的兩大折磨。
  • 你不可不看的奇妙家庭物語——《小偷家族》
    我時常在想,家庭的定義是什麼,家族又是由什麼連接在一起的。是家人間的血緣,還是其他的什麼。直到我看了《小偷家族》這部影片,才明白了家庭真正的定義。東京の下町に暮らす柴田治とその妻信代は、息子の祥太、信代の妹の亜紀、そして治の母の初枝と同居していた。
  • 《小偷家族》:底層鏡頭
    《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為觀眾展示了一幅日本底層非正常「家庭」的生活畫卷。男主人公阿治和男孩祥太結束一次偷竊後,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拾到了女孩樹裡。由於樹裡原生家庭的不和睦,他們最終選擇將樹裡留在自己家中——一個沒有社會認可的「家庭」。
  • 《小偷家族》,一部致鬱又溫柔的電影
    而在奶奶這裡,幾個人組成了一個溫暖無比,祥和快樂的家。奶奶以自己的方式,行動,構建自己的老年生活。老年人怕孤獨,渴望愛,她付出金錢,也付出愛。在收留的這些人裡,都靠著她的補償金生活。奶奶活了一世,也知道,錢到底意味著什麼。她巧妙地掙錢,每個月去祭拜前夫,並且從前夫兒子那裡,拿到一筆錢。
  • 豆瓣高分電影《小偷家族》:一家人啃老,為何老人臨終前還說謝謝
    有趣的是,這家人其實彼此之間既無血緣關係又無婚姻關係,奶奶卻心甘情願地拿自己的養老金來供養這群「陌生人」,甚至到生命即將結束之際,望著他們的背影竟然十分欣慰地說了聲「謝謝你們」,絲毫沒有對這家人產生不滿和埋怨。這便是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的故事開始的地方。
  • 《小偷家族》:願勇敢的孩子被世界溫柔以待
    是枝裕和執導的劇情片《小偷家族》,豆瓣評分8.7分,該片獲得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講述的是柴田一家靠偷竊物品來維持生計,在一家之主柴田治撿回一個遭受家暴、渾身是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所隱藏的秘密漸漸被曝光的故事。
  • 《小偷家族》,為何毫無血緣抱團取暖的家庭,比正常家庭更有溫情
    《小偷家族》講述了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家庭,依靠偷竊和奶奶的微薄養老金來維持生計。他們彼此相親相愛,直到這家男主人柴田治撿回一個5歲受家庭暴力的小女孩,這一家人背後的疑團才逐漸解開。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毫無血緣「抱團取暖」的家庭,比正常家庭更有溫情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託爾斯泰按照常理,依靠親情和愛情組建起的家庭,應該更會充滿濃濃的愛意,可是在《小偷家族》這部影片裡則恰恰相反。
  • 《小偷家族》豆瓣8.7,一部連劇情介紹都沒有勇氣看下去的片子
    他的電影講述的是生活的故事,通過生活把親情關係中的脆弱、愛注入你的心裡。今天就介紹一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溫暖的一家人《小偷家族》講述了做短工的治(中川雅也飾)與妻子信代(安藤櫻飾)、「兒子」祥太(城檜吏飾)、信代的「妹妹」亞紀(松岡茉優飾)以及「老母親」初枝(樹木希林飾),依靠初枝的養老保險,在破爛的平房中艱難度日。
  • 我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愛,那是幸福的味道
    但向校門口望去,黑乎乎的全是人,我的心像是被冷水狠狠的一潑,涼透了。我不覺的怛心:「他們能找到我嗎?我能找到他們嗎?他們在哪呀?」內心的一系列發問,使我更加忐忑不安。「七年級三班,七年級三班。」隨著老師的一聲聲的話語,我才從不安中稍微緩過勁兒來走出校門門,我焦急地向四周看去。左邊沒有,右邊也沒有,他們到底在哪啊?
  • 幸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窮其一生,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那麼,什麼對於我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幸福呢?首先,我們先從字面上來理解一下幸福二字的含義: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與幸福心理狀態的主觀情緒。家庭的溫暖我們來到世界上,感受到的第一份幸福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父母。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我們的到來就是一件很幸福、很值得期待的大事。從備孕到寶寶平安降生,無不包含父母的擔心與喜悅。
  • 《小偷家族》書評
    「不堪的家人比不上沒有血親的陌生人」小偷與家人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詞語,但在日本作家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裡,兩者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對立統一的效果。《小偷家族》沒有想像中那般令人憤恨,即使面對偷盜行為,我們也會有一絲溫暖及悲哀縈繞在心頭,他們都是值得同情的人。面對家暴,面對有血緣關係卻不親近的家人,該如何選擇,這本小說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揭露了不堪的家人比不上沒有血親的陌生人,但社會道德不允許這樣特殊的存在。
  •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後,是靈魂碰撞的真情
    他的三部電影《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被稱為「是枝裕和人間三部曲」。其中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這部影片,摘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日本時隔21年後再次獲此殊榮。《小偷家族》講述的是一個被遺棄也被接納的故事。影片中六個沒有血緣關係、被拋棄的邊緣人抱團取暖,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
  • 一家五口以偷竊維持生活,如何評價《小偷家族》這樣的人?
    如果有一家人都會偷東西,你肯定會說這家人都是壞人,不能接近;如果有一家人都會偷東西,但在他們都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時,還收留了一個女孩,供她吃住,當成自己家人對待,你說,這樣的一家人,算不算壞人?《小偷家族》講的就是這樣一家人的故事。柴田一家五口人,生活在東京的都市叢林中央,一棟殘存的古老寒酸的老房子,在外人看來他們是完整的一家人。
  • 《小偷家族》—利用是彼此關係的連接
    當我再次看完《小偷家族》的時候我確信,是枝裕和也是這樣的。這部電影於2011年8月份登錄我國內院線,並獲得坎城獲得金棕櫚獎。電影的導演是一個神奇的人,因為他電影的打開方式與眾不同。他的電影似乎充滿了矛盾。每個故事都節奏緩慢的感覺可以停下來玩會兒手機,但是無數細節卻密密麻麻鑲嵌其中。他的電影冷靜客觀不訴諸於主觀情緒渲染,卻悄悄藏了很多自己的痕跡進去。
  • 全面梳理《小偷家族》的關係,深度解析!
    雖然距離《小偷家族》上映已經有兩年之久,但是今天看到這部電影,還是十分感慨,它帶給我的感受的確非同凡響,能拿到「金棕櫚」大獎實在是實至名歸。在小偷家族拿獎之前,是枝裕和導演已經提名過四次金棕櫚大獎,可謂命途波折,這次終於能得償所願,實在是可喜可賀。《小偷家族》主要講述老太太柴田初枝一家人的生活隨著小女孩由裡的到來而逐漸分崩離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