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除了愛一無所有的家庭,這是一個外人眼中畸形的家庭,可這也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這就是《小偷家族》。
初看很是溫馨,情節沒有較大的波動起伏,可當你細細思考,回味到片中的所有細節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實際上很是致鬱。
導演用一種很平和的手法,去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複雜的故事,將之簡單化,讓我們看到了每個人物的內心以及生活中的那些求而不得。
東京的一間老房子中,生活著柴田五口人,他們過著貧窮的生活。如果缺少什麼,就會選擇偷竊,一家人不算富裕,但至少幸福。
父親阿治和兒子祥太像往常一樣偷盜,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個四歲的女孩由裡。
妻子信代本想將女孩送回家,卻在發現女孩原生家庭家暴之後將她留了下來,五口之家變成六口,生活更加拮据,但卻也有著平淡的溫馨。時光一轉,奶奶死亡讓家中的負擔加重,而祥太在偷東西的時候被抓則揭開了這個小偷家族背後的秘密。
這個家族,非常貧窮,貧窮到只能夠靠偷盜去維持生計,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居然是奶奶的養老金。
可這個家族也非常快樂,導演給我們展示了底層人民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依然享受生活的樂趣,一家人守在小小的空間中聽著外邊的煙花綻放,去海邊遊玩幸福又和諧的身影,都讓我們無比清晰地看到了溫暖是流動在這個家庭中,他們彼此之間是有愛的。
可是,這樣的家庭,實際上卻是利益交互連結而成的。
這個所謂的家族,是幾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被拋棄,被放棄,最終重聚在一起築建的取暖之地。小偷家族,偷得最為昂貴的東西,就是愛。
因正當防衛殺人而隱姓埋名夫妻兩人,被家人拋棄的奶奶,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妹妹,以及被家人遺棄在車裡撿回來的兒子,最後是一個遭受原生家庭暴力的女童。
他們沒有任何的親緣關係,可在他們身上展現的愛,卻比那些所謂的親人更加濃厚,更加熱烈。這個家庭,是被社會所遺棄人們的收養之地,但這個家庭同時也是終將在底層循環,沒有未來的場所。
整部影片最大的觀感,就是無奈。很多事情,其實都是現實社會逼迫,最終才走向了絕境。
父親的那句「除了偷盜,我無法在教他們什麼」,你可以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批判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是不符合道德的,但你卻無法否認在這樣的家庭中,這種做法實際上也不無道理。
導演只是以偷盜作為故事的線索,實際上想要講述一個平凡卻又有差異家庭中每個人的故事,表達生活的不易,而偷盜的對錯,是由觀影者內心判斷的,而非影片去講述的。
影片最後女孩由裡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她重新從一個受人疼愛的孩子變成遭受家庭暴力痛苦的女孩,她是否能夠在此獲得溫暖則是我們不知道的了。
生養孩子,卻不教育,算得上是父母嗎?這個問題,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真正的愛,是一個溫暖的擁抱,而非肆意的虐打,那不是愛,是個人慾望的發洩。
這個世界上,血緣是聯繫一個家庭最本質的存在,可是也許在有些人的世界,那反而是一種枷鎖,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傷害。小偷家族,最後的最後,到底散了,每個人似乎都有了結局,但是否幸福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