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老豆腐、李奇熬菜、趙莊花生米、趙家驢肉…誰才是你的最愛?

2021-02-27 高唐信息港政通

 //  在高唐走街串巷  // 

 受訪人:高唐老味道 

他們幾十年如一日 堅守著自己的味道

它們是

……

/大田劉記老豆腐/

/獨一味油餅 /

/趙家趙林驢肉/

/李奇熬菜/

/趙莊花生米/

/聚德賢藥膳/

 大田劉記老豆腐  

這家開在高唐縣的老字號老豆腐,曾是無數高唐人的回憶,從一開始的大田小區旁的小門店,到現在的大順金街的亮堂門面!

儘管每天排隊的人絡繹不絕,他們還是堅守那一口老味道,店內沒有花哨的菜品,一碗老豆腐,一個肉夾饃,美好的一天就開始啦!

店內的燒餅每天現做,可以夾肉,可以夾滷蛋,也可以什麼都不加,單吃餅就已經很美味了!

高唐人的一天都是從一份豆腐腦+肉夾饃開始的,老人小孩都饞他家這一口

獨一味油餅和千裡香餛飩也是清晨的一口幸福,一份餛飩+半斤油餅,又是活力滿滿的一天!

油餅都是店內師傅一張一張純手工烙制而成,金黃酥脆,按斤稱,再點一份餛飩,早餐幾塊錢就搞定了!完美!

油餅夾上店內小鹹菜,絕了,一口咬下去油餅的酥脆+鹹菜的鹹香,在舌尖瞬間炸裂!

千裡香的餛飩真的對得起這個名字,餛飩的皮很薄,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肉肉

高唐縣的驢肉在老王寨,俗話說的好「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由此而知驢肉有多好了!


今天小編帶大家探尋的這家趙林趙家驢肉店,可稱得上是百年老店,有自己專門的養驢場,從源頭控制驢肉的品質

大塊的驢肉、漂亮的紋理,光瞧一瞧,小編就已經口水直流了!接下來就是全驢宴了,每一個菜都是驢身上的寶哦!

滿滿一大桌全部都是驢身上的一部分,驢架、驢肝、驢腸、驢舌等,每一道都有獨特的味道!

驢肉還可以做成禮盒哦,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帶上一提驢肉,真的是倍有面兒,主要是還好吃!

  李奇熬菜 

這家大鍋菜其實就是在高唐很有名氣的「熬菜」,跟我們吃到的大鍋菜真的是一點也不一樣,它有自己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口味!

用的是農村奶奶家燒飯的大鍋,這樣煮出來的熬菜,才是「奶奶的」正宗老味道,沒有花哨用料,都是普通的家庭用料!

白菜粉條倒入鍋中,加上簡單調料,熬製即可,再另起一口鍋製作滑肉,還沒出鍋就香氣撲鼻了!


煮熟的熬菜出鍋盛碗,加入老闆製作的滑肉,再加入棉油、辣椒油、蔥末提味,一碗熱騰騰很好吃的熬菜就可以吃啦!

光吃熬菜怎麼行,來這必點的還有這個「菜薺餾」。它是小米麵、玉米面、豆面三種面和制而成,中間加上餡料,好吃的那叫一絕!

提到高唐,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趙莊花生米」。老闆娘一直堅持綠色無添加,即使一開始大家不了解產品,導致銷量不理想!但是她還是始終堅持品質第一。就這樣,趙莊花生米一步一步得到大家認可,直到現在廣受大眾喜愛!

他們家花生米選用的都是運河古道旁邊的沙土地種植的花生,口感更醇厚!

趙莊花生米分為「五香、鹹幹、香辣、白糖」四種口味,老少皆宜,還可以做成禮盒,送人、自己吃都很合適!

 聚德賢藥膳  

聚德賢養生食府,主打的是藥膳,並且他家藥膳是區別於傳統藥膳的寡淡無味,讓大家養生的同時享受美味帶來的抨擊!

看到這滿滿的一大桌養生菜了嗎,每一道都是集顏值與口感於一體的存在,一整桌下來據說還不到300塊!價格便宜到嚇人!

吃完美食再來一份暖胃養生茶,這一餐完美!

『後記』

那天我們一共走訪了

高唐這六家老味道店鋪

最大的感受是

一座城市的溫度

不在於摩天高樓,也不在於燈紅酒綠

而在於那些微不足道的「老味道 人情味」

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

堅守在某個地方、某個村落

早已成為高唐人生活的一部分

希望他們能一直做下去

這份美味還能餵飽下一代高唐人……

高唐信息港政通、人和、CC三個公眾號

早中晚全天侯發布高唐時效消息

請務必依次關注!

相關焦點

  • 「尋味高唐」老豆腐、李奇熬菜、趙莊花生米、趙家驢肉…有人愛了幾十年!
    /獨一味油餅 //趙家趙林驢肉//李奇熬菜//趙莊花生米//聚德賢藥膳/ 大田劉記老豆腐  這家開在高唐縣的老字號老豆腐,曾是無數高唐人的回憶,從一開始的大田小區旁的小門店,到現在的大順金街的亮堂門面!
  • 筷子「最難夾起來」的4道菜,花生米不算啥,最後一道才考驗功力
    想必都是大魚大肉,各種各樣的海鮮等,應該都非常豐富吧,當然,一般這麼喜慶的節日裡,下酒下飯的應該肯定是少不了的,而在這些菜餚當中呢,有些菜是用筷子比較難夾起來的,那麼我們在使用筷子時,如果你遇到一個你想吃,但是又不太好夾的菜餚,你還會伸筷子去碰它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道用筷子「最難夾」的菜餚吧,花生米在當中根本不算啥,尤其是最後一道,才是真正的考驗功力。
  • 早有高唐老豆腐火燒羊湯,晚有燒烤啤酒,臨清這個小鎮生活真愜意
    出差到臨清,才知道有這個縣級市的存在。我的目的地是它下轄的一個小鎮,叫老趙莊鎮。這裡交通不便,從濟南下車後只能坐黑車過去。濟南的黑車司機比較有職業道德,不宰人。濟南到臨清走高速60元/人,如果不走高速,他們會退10塊錢,這在黑車界很難得。我第一次去沒什麼印象。
  • 高唐這家早餐店,20年只賣它,每天能賣400碗,來晚了要排隊
    ,人們也習慣稱為高唐老豆腐,是漢族風味特色名吃之一,並記錄載入《高唐縣誌》,高唐離濟南並不算遠,周邊的人都熟知,有的還專門開車前來。有句俗話說得好「繞道一百走高唐,半碗豆腐吃得香」,最早在80年代,高唐老豆腐就曾登過電視,登過報刊,名揚中外,外地人來高唐,不喝豆腐腦是一大遺憾,一路粉塵撲撲,坐到攤前喝碗豆腐腦,實為一種享受,有農民工、白領、老闆、司機、學生,各種職業,各種年齡,在高唐,每天早餐不用愁沒地方吃早餐,走到街上一掃眼,哪裡人多你去哪裡,口味準錯不了。
  • 奶奶的愛藏在米豆腐裡
    文丨婉兮講故事、熬雞湯的婉小姐
  • 老成都最有面子的八菜一湯之三:紅油豬頭肉、豉香米涼粉
    當你不知道怎麼吃、怎麼玩、怎麼買菜、怎麼做菜的時候。
  • 花生米,曾是上海灘用來唱的
    炒得蓬蓬鬆,吃吃非常好,大家快來買,你先吃,後會炒,人人歡喜它。小寶寶一見哈哈笑。三角買一條,兩角吃一包,油條花生米,剩下沒多少。又不用你炒,拿來當零食,也叫你肚子飽。下酒做飯菜,敬客人也是用的著。「愛喝酒的先生們破費幾文買幾包,嚼嚼吞吞,酒也能多喝八兩半斤 。」「諸位朋友多吃花生肉,吃得肥肥胖胖,伶伶俐俐,清清秀秀,乾乾脆脆 ,討人歡喜透」。最終,白虹以那可愛口吻稱頌經濟實惠且白白胖胖的「花生米」:我的米,我的肉!可見,「肥美多肉」是花生米惹人愛的重要因素。
  • 夏天的標配,不僅僅是啤酒加花生米,這幾種「下酒菜」一樣受歡迎
    而喝酒伴隨而來的當然是一些下酒菜,好的下酒菜可以讓你喝的更盡興,國內「最硬核」5款下酒菜,全吃過的,請允許我叫你「酒場高手」01畢竟我們家老太太最喜歡花生米就著啤酒呀~一小疊花生米,一大碗啤酒,是奶奶的快樂源泉。大概,就跟我對雪糕的愛一樣!
  • 江西老萍鄉人的年夜飯菜單,你最愛吃哪道菜?
    年輕人總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家裡的老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更注重傳統,總在張羅著備年貨,可能在過去,過年是一年之中的頭等大事,但更多的是因為,往往在過年這一天家裡才最有人氣。春節將至,在外打拼的遊子已陸續回到家鄉,與家人一同慶祝佳節——貼春聯、放爆竹,最重要的還是聚在一起吃頓年夜飯。江西萍鄉人喜辣,注重鄉土風味,有燻制臘肉的習慣。在萍鄉的年夜飯桌上,就少不了下面要介紹的幾道「坐墩菜」。下面一起來看看江西老萍鄉人的年夜飯菜單吧!
  • 鞍山人年夜飯必吃的30道菜,你家是做這些菜嗎?
    吃過這菜的人也得是老鞍山人了吧,以前其實就是為了煉豬大油,瀝乾後就是肉茲了,後來有人願意吃這口,又放了一些瘦肉進去。不健康?反正我愛這一口!南方人不理解,為啥大冬天還有人點這道菜,那就跟鞍山人冬天吃冰果似的,誰叫咱屋裡腦乎呢?吃的就是一個口感勁道,質感細膩,倍爽!蘸醬菜
  • 【每日一菜】尋常百姓家的豆腐這樣煮風味獨特
    老豆腐相對嫩豆腐而言製作上更複雜,工藝性更強,口感更加老些,嫩而不松,滷清而不淡,風味獨特。今天的老豆腐用了肉末、香菇一起燴,鮮香入味,湯汁濃而不膩,亦葷亦素,是家常菜裡少不了的一味。3. 油鍋裡加80克油,五成熱時入豆腐片,我心急下得太多,排得太緊了,會粘起來,不妨分次油煎。
  • 每周一菜之王太守八寶豆腐
    嫩片是指嫩豆腐切片,香蕈是一種菌類,現代叫做灰樹花,主要產自東北,蘑菇可選用香菇,松子、瓜子選用正常食材即可,雞屑取雞裡脊,火腿選用宣化火腿。濃雞汁為熬製好的雞油。關於豆腐,有個神奇的說法是,漢朝的淮南王劉安,此人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到了近乎狂熱的地步,天天沒事兒就煉丹,而且喜歡邊煉丹邊喝豆漿,有一次煉丹的時候,不小心把豆漿灑在了丹藥上,陰差陽錯的成了豆腐,吃了感覺還不錯,於是就有了豆腐。南北朝時期謝綽所著《宋拾遺錄》中的一句「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劉安始傳其術於世。」
  • 老漁民最愛的下酒菜,不是花生米,簡單炒一盤,脆嫩爽口特鮮!
    老漁民最愛的下酒菜,不是花生米,簡單炒一盤,脆嫩爽口特鮮!爺爺常常和我說以前的日子有多苦多難,喝酒的時候能有一碟花生米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現在日子好過了,下酒菜更是五花八門。平時下班之後我也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聚聚喝幾口小酒,本來我還在家裡備好花生米來下酒。但是漁民朋友和我說現在已經不興用花生米下酒了,尤其是漁民的下酒菜很多人都不知道還能這麼吃。不僅製作方法簡單,炒熟之後更是脆嫩爽口,用來下酒十分合適。
  • 為什麼說麻婆豆腐才是最橫的下飯神器?
    要麻婆豆腐是四川給世界的一個禮物,麻婆豆腐配大米飯,在人們心中是一種絕配。 一百年來,麻婆豆腐出川渡海,走遍天下,粉絲無數。吃稻米的人,沒有不愛麻婆豆腐的。麻婆豆腐到底妙在哪裡,為什麼會成為下飯神器?它又是誰發明的呢?安倍當年說的話,不全是硬湊中國元素迎奉中國人,麻婆豆腐在日本本身已經很有影響力,是日本人氣最高,最普及的中華料理,總是出現在各種本地人最愛的中華料理榜單上。
  • 同樣是豆腐,老豆腐和嫩豆腐怎麼選?大廚告訴你區別,別再選錯了
    豆腐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很多人都愛吃。用豆腐我們可以製作很多美食,比如麻婆豆腐、肉末豆腐、糖醋豆腐、豆腐湯、煎豆腐等等,好吃下飯又有營養。一般來說,市面上的豆腐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老豆腐,一種是嫩豆腐。那同樣是豆腐,這兩種豆腐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 快手小炒家常菜,黃瓜炒脆豆腐,簡單好吃又營養,香脆美味更下飯
    快手小炒家常菜,黃瓜炒脆豆腐,好吃有訣竅,分分鐘就學會,鮮嫩香脆,簡單美味,開胃又營養的下飯菜。豆製品種類非常的繁多,其中,脆豆腐是我家寶寶的最愛。其不僅擁有普通豆腐的營養,色澤、外觀、口感上也都自有特色,涼拌、炒菜、煮燉,鮮嫩香脆,讓人食慾大增,超級適合下飯。
  • 原來「雞蛋豆腐」能做出這麼多旺菜,毛利都在70%以上!
    趙大廚曾拿這道菜請幾位老師傅品嘗。菜剛端上桌,老師傅就問他,這是什麼魚,怎麼帶著皮就上來了?夾起來一嘗,哈,這不是豆腐嘛!但是這豆腐色澤白晳,口感比一般豆腐滑嫩,跟魚肉難辨真偽。鍋塌豆腐本是一道鹹香口味的老菜,仲強在製作此菜時,先用香椿苗末調糊裹豆腐,最後再撒香椿苗提香,兩道工序使得此菜鮮軟清香。除此之外,蒸豆腐的汁水是用野山椒、小米辣調製而成的,酸辣開胃。
  • ​關注│獨鍾高唐 臺畫家李奇茂建美術館
    而較少人熟知的是,臺灣水墨畫大師李奇茂遊走世界各地,卻對高唐情有獨鍾,並在此建立美術館,一生致力於兩岸藝術交流與合作。 若要形容李奇茂對高唐的喜愛,可用一句「人居四海,心在高唐」作為總結;而這句話也出自李奇茂之手,這是當年他來到高唐舉辦個展,現場揮筆寫下的一句話,並毅然決定將自己的美術館建立於此。
  • 東北「熱炕頭」上的9大「下酒菜」,在東北「賊火」,老酒鬼都愛
    ,其實與普通的菜也沒有什麼兩樣,就是比普通的菜更下酒,讓人吃的更香,在東北有9大下酒菜是非常火的,然而除掉乾鍋鴨頭這種川菜、魯菜的,這些都是老酒鬼們的最愛,尤其是在東北的熱炕頭,吃點下酒菜喝點小酒,非常的享受!
  • 高利才是王道 鄉土菜更旺銷
    此菜用豬肉餡和豆腐搭配,製作簡單,可批量生產。豆腐外焦裡嫩,口味是朝鮮族特有的甜辣鹹味型。 原料 東北大豆腐3500克,豬肉餡500克,尖椒、胡蘿蔔段各100克,雞蛋20個。  調料 A料(鹽30克,味精、雞粉各50克),澱粉150克,白糖140克,B料(辣椒油80克,蔥、姜各30克),熟豆油1千克(約耗400克),老湯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