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評論:美國太遠,大陸太近,臺灣太瞎

2020-12-14 海峽導報

川普政府的全面「反中」戰略否定了中美50年交往接觸的成果,其中或許有選舉因素,更多的是意識形態使然。但單憑好戰的言論、美國第一的思維不會達到目標,只會使問題更為嚴重,破壞、瓦解現有世界秩序,卻無能力及方法建立新秩序,更會帶來不可預知的災難。臺灣「中國時報」主筆室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民進黨選擇站在美國「抗中」最前線,大陸被迫做出軍事回應,「三方」都正在逼近紅線,挑戰臺海現狀,臺海風險早已超過1996年。

川普

1970年代初期,尼克森和基辛格打開「中國之門」,中美走向和解,臺海情勢趨於穩定。雖然經歷美臺「斷交」的衝擊,美國的安全承諾及支持卻間接促進臺灣民主化、經濟快速成長。兩岸關係雖未擺脫敵對狀態,卻也有高低起伏,基本仍屬安定。但川普及國務卿蓬佩奧鼓吹的「中美50年『盲目交往』徹底失敗」,點燃了顛覆現狀的引信,美國成為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三方」的最大變數。

川普愈「挺臺,大陸反應愈強

為了刺激、挑釁大陸激烈回應,川普政府走上不歸路,未來3個月只會訴諸更激進的政策與手段。最令人憂慮的是美國熱衷打「臺灣牌」,民進黨「政府」卻盲目附和,而大陸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不但不會讓步,連示弱都不可能,不斷升高對抗姿態與軍事運作已成新常態,似乎驗證了川普對臺灣支持度愈高,大陸反應愈強的理論。「三方」各走極端邊緣路線,任何事件都可引發災難,美國衛生部長阿扎日前訪臺,製造了危機處理上的「漣漪效應」。

衛生部長訪臺政治敏感性相對較低,但美國方面與臺灣當局刻意操作,賦予高度政治意涵。短短幾天內,只見美國「裡根號」航空母艦出現在東海海域;解放軍殲10及殲11戰機分從臺灣南北兩端飛越臺海中線,臺灣軍方首度證實啟動飛彈監控;阿扎離臺,解放軍立即宣布「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並明指這是由於「個別大國」在涉臺問題上不斷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相關演練是維護國家安全主權需要所採取的必要行動。

雖然目前軍事行動多屬於宣示性、警告性,但過於頻繁、密切,並有無限上升之勢,發生誤判、意外的機率隨之上升,如中美軍機南海上空擦撞,世界各地有多起飛彈擊落民航機的不幸災難,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帶來兵兇戰危,臺灣將首當其衝。

川普與蓬佩奧頻頻為一位非重量級官員出訪一個非「邦交國」造勢加溫,完全不符政治常態。蓬佩奧12日在捷克參議院發表公開演說,數度提及臺灣,並公開力挺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率領一個90人訪問團前往臺灣,「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在全方位「反中」大戰略下的安排,美國首要目標在打擊、刺激中國大陸,所謂加強美臺關係都屬次要。

維持臺灣政策兩面性

川普為了挽救選情,很可能繼續走偏鋒,隨時可能拋出震撼彈。中國大陸最近雖多次公開表態,堅定維護中美關係,絕對不能失控,但對任何涉臺問題不會鬆手。臺灣固然無法影響中美政策的立場,但「政府」必須捍衛本身利益,拒絕淪為強權對弈的籌碼。兩岸軍力平衡一面倒向,臺灣堅持「聯美抗中」路線得到的只是美國的口頭與國會法案的承諾,軍售升級並不能有效嚇阻中國大陸,臺灣需要美軍馳援的條約承諾,但美國不會同意。

美國對臺政策分歧、零亂,缺乏一致性,美國重視臺灣的地緣政治地位,卻偏忽臺灣的實質經貿利益。當阿扎在臺北訪問時,美國國務院和國安會推動的美臺自由貿易協定,遭到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否決。在早期中美貿易戰時,臺灣的經貿利益連帶受損,現在臺灣當局與美國統一陣線對抗中國大陸,但觸及實質利益時,美國仍然毫不鬆動,民進黨無法據理力爭,只能概括承受。

美國距離臺灣太遠,而大陸卻太近,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統一的壓力會愈來愈大。美國對臺灣的支持雖然增加,但仍未脫離一貫的模糊性,臺灣卻要承擔美中關係惡化及臺海風雲變色的嚴重後果。其實民進黨只要尊重「在野黨」,願意與「在野黨」共同因應當前風險,依據民主自由體制維持臺灣政策的兩面性,當可跳脫、超越中美亂局,而這正是多數亞太國家採取的路線。

來源:中時社論

原文刊登於臺灣「中時新聞網」,有刪節

相關焦點

  • 「美國太遠 大陸太近 臺灣太瞎」
    臺灣《中國時報》8月17日發表題為《美國太遠 大陸太近 臺灣太瞎》的社論稱,兩岸關係陷入僵局
  • 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只管口罩,不會太瞎?
    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只管口罩,不會太瞎?  近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級,韓國、義大利、伊朗、美國等國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美國甚至傳出口罩的國安庫存量僅及需求十分之一,貿易署趕緊降稅,鼓勵從中國進口補貨。
  • 邀臺灣參加環太軍演 美國這是要把臺灣拖入戰爭的深淵?
    據臺媒6月26日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日前審查通過並送交參議院院會審議的「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建議,提出邀請臺灣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並應讓投入抗疫的兩艘美國海軍醫療船可以停靠臺灣。
  • 接連向大陸記者下黑手後,臺媒嗅出不對勁,蔡英文把臺灣坑得太慘
    值得注意的是,蔡當局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駐臺大陸記者由於這項措施而面臨嚴峻形勢,不少大陸記者在臺灣逗留時間已經將近一年卻不敢貿然返回大陸,擔憂同事籤證受阻而無法按時上崗且交接工作。蔡當局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近年來大陸媒體在出席臺灣地區所舉辦的相關記者會議可謂是困難重重,不少媒體部門試圖與民進黨當局相關部門進行了解具體措施時卻並未得到明確答覆。根據相關消息得知,臺灣陸委會及臺文化部門目前還未達成共識,都是互相推諉責任,但明確的是蔡當局對駐臺大陸記者都非常消極,甚至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
  • 王俊博:臺灣遊戲離戰場太遠,應與大陸合作而非對抗
    點擊進入2015年Chinajoy專題報導>>>會後,智冠董事長王俊博接受了17173專訪,解讀他的臺灣和大陸IP合作計劃,並和我們分享他對臺灣手遊市場前景看法。專訪智冠董事長王俊博「臺灣離戰場太遠,企業安逸太久,應與大陸合作而非正面對抗」在王俊博看來,遠離戰場,缺乏廝殺的臺灣遊戲企業太「安逸」了。
  •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臺媒:假如我們是大陸,現在就是最好時機!
    作者:小新臺灣是中國和平解放以後遺留的問題,很多人都希望臺灣能夠回歸大陸。但是因為臺灣問題太過於複雜。不必要時是不會採取武力去徵服臺灣,但大陸從未說過不考慮不使用武器。而想要徹底解決臺灣問題,有臺媒表示:假如我們是大陸,現在就是最好時機,那為何會這麼說?大陸與臺灣島內之間,進行和平談判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臺灣肆意挑戰大陸的底線,據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大陸可能會考慮使用武力解放臺灣。使臺灣回歸大陸是民心所向,這個問題不管花多少年的時間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 拜登剛正式當選,臺媒又開始自嗨,一旦大陸動武,美國協防來不及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4日下午,美國選舉人團的538名選舉人按各州選舉結果進行投票,確認了喬·拜登在11月舉行的各州選舉中的勝利。選舉人團至此確認他當選為美國下一屆總統。而就在拜登剛確認當選後,臺媒又開始自嗨了。
  • 「狼來了」喊太久,臺灣民眾太鎮定?大陸軍演,臺股不動如山
    大陸自9月28日起在南海、黃海、東海、渤海舉行軍事演習,臺灣股市竟不動如山,工商界大佬、臺北市商業會榮譽理事長王應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是不正常」,只能說「狼來了」喊太久
  • 解放軍一早巡臺,「臺獨」心虛嚇出一身冷汗,臺媒慌亂:太過巧合...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近段時間以來解放軍繞臺巡查已經成為慣例,這是拜蔡當局不斷對大陸挑釁"武力"所賜。蔡當局一再企圖背靠美國"以武拒統",肆意惡化兩岸關係,近日美方再次擬定對臺軍售蔡當局顯然得意忘形,但"臺獨"分子終究還是高興太早,解放軍一早巡臺,"臺獨"做賊心虛嚇出一身冷汗。
  • 美艦再穿臺灣海峽,法國核潛艇也抵達西太,核航母也要來
    據臺灣媒體12月21日報導,「臺防務部門」證實,一艘美軍艦再次穿過了臺海海峽。對於臺媒報導的這個消息,國內方面表現得比較冷靜,除了常規的例行警告,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外,並沒有做出過多的舉動。為什麼國內會表現得如此冷靜了?
  • 美國智庫叫囂:大陸對蔡英文太強硬 要好好珍惜她
    但美國智庫報告卻聲稱,「蔡英文屬於『溫和派』,若中國大陸持續對臺施壓,可能會造成反效果。」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深綠媒體報導,美國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近日發布的報告中稱,「若持續對蔡英文的『溫和路線』採取強硬作法,只會帶來兩岸的不穩定。」
  • 臺灣人心中的遊客:日本人太禮貌,美國人直接,而大陸人是這樣的
    臺灣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每當我們提及到臺灣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臺灣的發展還不錯,這裡被稱為珍寶島,為什麼叫珍寶島呢,原因島上的資源豐富,島上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不僅僅好吃,而且擺放在一起色彩鮮豔,十分受人喜愛,島上的水果有小柑橘,香蕉,菠蘿等,可以說在國內要想吃水果,不僅僅可以去三亞,還有太萬能可以去。
  • 蔡英文民調遠超韓國瑜?臺媒:沒有牛肉,暴露無牌可打
    蔡英文民調遠超韓國瑜?臺媒:沒有牛肉,暴露無牌可打 2019年10月12日 08: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蔡企圖挑起兩岸事端以圖利選情,除讓人覺得有不道德、不負責及不務實的質疑外,更暴露了自己無牌可打的窘境。  評論指出,首先,故意渲染大陸威脅,藉恐懼訴求企圖讓「亡國感」延燒,極端不道德。
  • 美國軍艦再次通過臺灣海峽,臺媒:系今年第七次
    臺灣《聯合報》、「中央社」等多家臺媒6月5日報導,美軍第七艦隊今天(5日)凌晨在官方臉書粉絲頁貼文披露,美軍驅逐艦拉塞爾號(USS RUSSELL,DDG-59)昨天穿越臺灣海峽。臺媒統計,此次是美軍今年第7度通過臺灣海峽。
  • 臺灣軍演「亮劍」?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華春瑩表態了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7月16日援引外交部網站的消息,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媒記者向發言人問詢,16日臺灣舉行了「針對大陸的演習」,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軍演問題應該去問國防部。
  • 世大運團體賽大陸全缺席柯文哲:怕臺灣人太熱情
    大陸表示,會派人參加個人賽,屆時約有四五百人代表團來臺。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示,大陸可能擔心臺灣民眾太熱情才缺席。臺灣《聯合報》稱,過去世大運與全運會時間基本上都在8月,但這是大陸第一次不給東道主面子。世大運團體賽抽籤聯合報截圖柯文哲:減少彼此麻煩綜合臺媒報導,世大運昨天舉行春季代表團長會議,同時進行男女籃球、足球、排球、水球和棒球共9個團體項目抽籤,有臺灣、日本、韓國與歐洲國家等多國,148支隊伍參賽
  • 臺媒稱北京「收復」東沙可獲3效果:震懾臺灣、警告美國、推進統一...
    據臺媒報導美國大選結束,拜登也即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解放軍攻取東沙島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臺海危機。東沙與大陸距離300多公裡,與臺灣及菲律賓各距400多公裡,如果從近幾個月大陸軍機巡航臺灣路線來看,除了少數幾次短暫穿越「海峽中線」外,絕大部分都是以偵察機進入臺灣西南海域的防空識別區後,再折返廣東,航線位置大約都在東沙島與臺灣連線的中間地帶。
  • 一些臺灣人被稱為「井底之蛙」,臺媒「功不可沒」
    新竹縣議員邱靖雅受訪時感嘆,島內媒體的國際觀相當狹隘,對大陸的報導也太偏頗,並質問「臺灣是不是瘋了?」 臺灣的媒體是什麼調性,筆者有深切體會。版面、螢屏上的島內新聞,要麼是選舉、藍綠鬥法,要麼就是雞毛蒜皮的社會事件;優質的國際新聞幾乎沒有,最多是一些日韓明星的八卦。臺灣的電視節目看久了,真會讓人發瘋。
  • 世大運團體賽大陸全缺席 柯文哲:怕臺灣人太熱情
    大陸表示,會派人參加個人賽,屆時約有四五百人代表團來臺。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示,大陸可能擔心臺灣民眾太熱情才缺席。 臺灣《聯合報》稱,過去世大運與全運會時間基本上都在8月,但這是大陸第一次不給東道主面子。
  • 與美國「聯手」?蔡英文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為此接受了採訪,針對此事做出了評論。 臺灣盼望與美國「聯手」,蔡英文太不自量力 其實不僅是蔡英文時期,臺灣早期也有苗頭希望與美方籤訂所謂的「美臺自由貿易協定」,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