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不能騎電瓶車了,上班和接送孩子怎麼辦?

2021-01-12 愛喝草莓味養樂多的貓

這兩天開學關於接送,我對騎電瓶車這件事情感受深刻。騎,主要是安全問題。不騎,來回接送勞累,時間也耽擱不起。我們屬於深圳的郊區,之前我在市區住過差不多八年的時間。市區是限制電瓶車的,郊區因為地廣人稀加上工廠眾多,所以騎電瓶車的人非常多。相比較市區電瓶車是搭載上班族賺錢的工具,郊區的電瓶車純粹就是為了解決個人出行和接送孩子的問題。1.安全問題幼兒園不用接,有校車。初中生不用接,可以自己走回來。最麻煩的是小學生,學校規定小學三年級之前,必須要家長接送。從小區到學校,走路需要二十分鐘,開車如果不堵車,只需要五分鐘。

但是堵車,十分二十分半個小時都是正常事情。最靈活的還是電瓶車,五分鐘絕對能到校,還不會被限行。於是我們小區很多有二胎單獨帶孩子的媽媽,這段時間都去買了電瓶車。然後自己練習個三四天就開始上路了。女兒同學的媽媽也是這樣自己摸索著三天就騎上了,在路上碰見她的時候,遠遠的看見騎得歪歪扭扭的。我一般都提前躲得遠遠地,然後再打個招呼。最近剛開學,就聽到更多的不會騎電瓶車媽媽買車的消息。我也想買一個電瓶車試試接送,節省在路上的折騰和時間。隊友堅決反對,他怕我帶著倆孩子出事。小區一年多前我們剛搬來的時候,門口車還是稀少。

但是現在人多車多,前段時間鄰居開車出門就被人撞翻了車,幸好人沒事。並且郊區的攝像頭少,所以開車的人更加肆無忌憚一些。如果像市區那樣攝像頭多,罰款狠,司機的素質能夠瞬間提升很多。此外,很多家長貪圖方便,都將電池帶回自己的家裡充電。去年在鄰居群裡,大家討論得特別多,經常跟在群裡的物業投訴,看見哪個鄰居將電池帶回家裡充電。如果電池爆炸,整棟樓的鄰居都要跟著倒黴。物業只能一邊擴大樓下充電棚,一邊在電梯間貼滿了各種宣傳海報。其實每次我經過看到三秒鐘瞬間能夠爆炸毀了房子的畫面,心裡都是很擔心的。但是電瓶車確實是便宜好用的工具,除了一遍一遍的宣傳提高大家的安全使用意識,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2.接送問題這幾天在路上,也注意到很多家長開始戴頭盔了,也有給孩子準備的。但也有一部分不戴的,因為現在深圳三十多度的高溫,戴著口罩都汗流滿臉,戴頭盔很怕熱暈了。去年剛開學的時候,我帶著老二來回接送,老實說雖然只有二十分鐘走路的距離。但是也吃不消,尤其是夏天實在太熱。鄰居家裡有老人的,一般都走路接送孩子。也會選擇等公交車接送。但是很多家庭中午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也將孩子接回來吃飯然後再送過去。一天接送來回八趟,很多老人都是咬著牙堅持的。確實辛苦。如果以後我住的這塊深圳的郊區,不能騎電瓶車了。那麼企業就要安排車輛接送員工上下班,學校就要擴大食堂面積和提供孩子們午休的地方。

這些目前看來,都比較的難。所以只能走路,坐公交車和開私家車來解決上下班和上學的問題了。口罩適應需要一個過程,戴頭盔的規範行為,也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管理者還是要從大家的實際出發,避免一刀切。

相關焦點

  • 這次電瓶車帶人新政,不會騎車的老人以及小孩等怎麼辦?
    我想說兩點,1.現在好多家長送孩子上學,如果孩子上高中,已經18歲了,電瓶車又不讓帶人,那是不是逼著孩子自己開電瓶車車上學?2.如果一對夫妻兩人在家,想走親戚,如果電瓶車不許帶人,那就逼著一人一車了,這是不是增加家庭成本了?1+2兩點,這樣一來,增加車流量了,是不是又給交通帶來壓力了?
  • 距離公司12km,該騎自行車上班,還是電瓶車上班,還是開車上班?
    距離公司12km,該騎自行車上班,還是電瓶車上班,還是開車上班?上下班單程12公裡,已經算是比較遠的距離了,開車上班是最節省時間的途經,如果養車壓力大那麼就是自行車,不推薦電瓶車。如果為了鍛鍊身體同時時間非常寬鬆的前提下,自行車是最佳出行方式,他不像電瓶車那樣身體僵硬的坐在車子上遭受風吹日曬,身體關節最怕這個,騎自行車至少始終保持肢體運動,不僅健身還可以預防受涼,唯一的弊端與電瓶車類似,需要口罩、頭套、手套等全副武裝出門。
  • 不讓騎電動車和摩託車,怎麼接送孩子上學?
    最近幾年我國的交通規則越來越嚴格,對電動車和摩託車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禁摩令現在還沒有取消,很多城市依舊會嚴查摩託車。電動車車主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國很多大城市都可以開始嚴查超標電動車,超標電動車必須按照要求上車牌,考駕照,否則就沒有騎車上路的資格,被交警抓到後還要罰款。
  • 平安夜「聖誕老人」騎電瓶車派發禮物被罰,網友:怪我沒騎馴鹿?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條「聖誕老人騎電瓶車發禮物被罰款」的消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一回事吧~平安夜「聖誕老人」騎電瓶車派發禮物被罰事情發生在昨天(平安夜)的夜裡八九點鐘,安徽宣城涇縣的一位交警同志,在執勤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騎電瓶車的「聖誕老人」。
  • 馬尚騎電驢上班,胡明軒電瓶車被偷,球迷:看好它
    北京時間9月8日,據籃球記者報導,廣東宏遠已經開始集結訓練,外援馬尚·布魯克斯騎小電驢「上班」。稱之為上班,實際上是一種調侃。廣東隊可真是將勤儉節約的品質踐行到底啊!這已經不是宏遠隊內第一位騎電驢上班的人,此前,胡明軒也曾騎電動車出現在宏遠訓練館。只不過,胡明軒運氣不佳,電瓶車被小偷偷走。
  • 宜賓一女子騎電瓶車被大貨車碾壓,電瓶車稀爛人卻不見了……
    監控視頻 視頻中,兩輛大貨車在等紅燈,一騎電瓶車的白衣女子一下從兩輛大貨車中間穿插出來。 前面貨車啟動,後面貨車跟著啟動,因為貨車太高,存在盲區,沒有看見白衣女子,貨車往前開,把電瓶車捲入了車底......
  • 無車日:濰坊家長圖安全開車接送孩子致城區交通擁堵
    在東風西街與勝利西街之間永安路的中間位置,車輛最為擁堵,一些步行送孩子的家長乾脆從車輛之間的空隙穿行,一些開車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把車停到路邊,再將孩子送到永安路小學門口處,然後再回來開車前行。「永安路小學附近有很多小區,不少居民會開車上班,加上家長們開車送孩子上學,導致此路段會出現40多分鐘的擁堵。」
  • 專家「批判」接送孩子現象,希望向日本教育機制看齊,被家長怒懟
    不論多辛苦多累,為了孩子家長都願意付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在孩子身上,父母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精力,只想讓孩子長大之後有出息,能給家庭爭臉面。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從孩子出生之後,有的家長就會為孩子報名幼兒園,就怕去晚了沒有名額。
  • 男子騎電瓶車強行闖紅燈 竟撞翻小貨車
    圖說:男子騎電瓶車強行闖紅燈撞翻小貨車 來源/監控截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季晟禎)昨天中午,嘉定區澄瀏中路葉城路路口發生驚險一幕:一名男子騎電瓶車過馬路時,不顧來往車輛徑直闖紅燈,結果與一輛正常行駛的小貨車發生激烈碰撞,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 工作需要買一輛電瓶車,好能跑80多公裡,哪個牌子好?
    工作需要買一輛電瓶車,最好能跑80多公裡,哪個牌子好,什麼價格?首先,讓我們談談我們自己的看法。我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從事電動汽車批發和汽車。購買汽車主要是為了提高效率,並選擇了兩個核心元素:大電池和大功率電機。品牌無畏(不是花錢買品牌,是正規的產品認證),是國家標準車輛,安全可靠,質量無敵。之前,電動汽車全部採購組裝或貼牌生產。電瓶車晴天不能有大問題,也不想下雨天怎麼辦,戴雨披很不舒服。
  • 老夫妻騎電瓶車,掉溝裡一死一傷,無處說理去
    這兩年電瓶車越來越多,雖然騎起來輕便,但是卻也很容易發生交通意外。老夫妻騎電瓶車掉進水溝,一死一傷沒地方說理杭州蕭山的孫先生向媒體反應了一件事,今年12月份,他的嶽父和嶽母騎著電瓶車去打疫苗的時候,卻在半路上發生了意外,連人帶車掉進了溝裡。
  • 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不會騎自行車了
    30年以前80後這代人開始上小學,不需要家長接送,社會風氣相對保守。馬路上的機動車也比較少,很多孩子在一年級以前都會騎自行車了。現在的孩子好像很多都不會騎自行車了。騎車觀賞80後那一代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也有很多兄弟姐妹還是很多的。在上小學之前,為什麼都學會了自己騎自行車了,這就很方便。可能那個年代社會比較簡單,人們的各種欲望比較少而已。
  • 廣東雙外援騎電瓶車去訓練,球迷:獎金不夠買車嗎?
    眾所周知,上賽季易建聯在總決賽當中跟腱斷裂,新賽季必然不能上場,現在已經身在美國休養。休賽期徐傑和胡明軒兩人騎電瓶車去訓練就被球迷在訓練館門口拍到,很多球迷誇讚廣東隊的球員們低調,甚至還有球迷扒出來胡明軒以前訓練的時候騎電瓶車被偷的事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怎樣才能騎好電瓶車?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騎電瓶,這也體現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但是,科技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弊端,相信許多人都知道:許多交通事故幾乎都是電瓶車,所以對於騎電瓶車的我們來說應該怎樣才算最好的呢?
  • 男子騎電瓶車撞凹勞斯萊斯 賠償問題傷腦筋
    原標題:男子騎電瓶車撞凹勞斯萊斯 賠償問題傷腦筋   據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12月14日報導,12日下午6點過,市民章先生向本報報料稱:武侯區麗都路路口,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騎著電瓶車,不慎撞上一輛停在路邊的勞斯萊斯,造成勞斯萊斯尾部凹陷和刮傷。
  • 工作需要想買輛電瓶車最好能跑八十公裡以上,請問哪個品牌好?
    工作需要想買輛電瓶車最好能跑八十公裡以上,請問哪個品牌好,什麼價?首先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本人從事電動汽車行業有十八年,從事電動汽車和汽車的批發。每天騎車行駛50公裡,你要買一輛續行裡程長達100公裡的電動車,因為電動車的續行裡程和溫度有關。
  • 「新國標」政策出臺,中國電瓶車現狀如何?商家開心,老百姓吐槽
    相較於汽車和摩託車,電瓶車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隨騎隨走,停車還方便,成為了老百姓們的最愛。在中小城市,一個家庭可能就有兩三輛電瓶車了,因為上班地點並不是很遠,開車會面臨擁堵的情況,而電瓶車則比較適合上下班代代步了。
  • 成都市民想騎電動平衡車上街 交警擺手:不行(圖)
    好像並沒有規定說不能上街的嘛?到底得不得遭罰款哦?  ▼  汽車、三輪車、電瓶車,車子體積越來越小、輪子越來越少。當電動平衡車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時,交警卻告訴我們: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法律規定,電動平衡車不具備在道路上行駛的條件。  罰款嗎?現在主要以勸阻為主,但是未來,可不保證不會遭罰款。
  • 還在擔心開學了孩子沒人送?強生出租「專人專車」和「專線接送...
    這個日子逐漸臨近,孩子上下學的接送問題總要成為「上班族」的心頭事。自駕接送?校門堵、停車難等問題很傷腦筋的。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造成上班遲到、早退,搞不好還要扣獎金;老人或其他家裡人接送?不是藉助電動車就是公交車,眼下畢竟天還是很熱,「心頭肉」出行可不要「受罪」哦;隨意揚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