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APP下個訂單
就可以預約專業護士上門服務
這一次
「網約護士」真的來了!
全國老齡辦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7.3%。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其中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從天津市老齡辦了解到,截至2018年10月,津城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已達到246.06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的23.43%。津城百歲老人人數也創歷史新高,達到399人,年齡最長者108周歲。
激增的老年人口對醫療護理需求旺盛,從去年開始,北京、上海、廣東、陝西等地由一些企業推動的「共享護士」的醫療模式悄聲落地,用戶只需要打開手機APP手動下單,即可呼叫護士到家中提供打針、輸液、換藥等服務。
2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作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省份。這標誌著網約護士正式獲得官方認可,開始在6個省市進行試點。
同時,國家衛健委要求各試點省份於2019年2月25日前報送實施方案,2019年12月底前將試點工作總結(包括實施方案、試點醫療機構名單、制定出臺的政策文件等)報送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天津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人員表示,有關《方案》的具體措施已經著手開始研究。
根據通知要求,可以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是實體醫療機構和具有至少五年以上臨床護理經驗和護師。
這也就明確了護士個體是不可以提供單獨的「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而一般的網際網路企業也不可以從事此類服務。
對於實體醫療機構要求是已具備家庭病床、巡診等服務,而護士必須是能夠在全國護士電子註冊系統中可查詢的。
根據試點通知要求,本次試點明確了服務對象重點是對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健康教育、安寧療護等方面的護理服務。
但試點地區可以結合實際和人群健康特點,具體確定服務對象範圍。護理服務從醫療機構延伸至社區、家庭。
對於服務的項目,通知原則上要求以需求量大、醫療風險低、易操作實施的技術為宜,可以使用「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相結合的方式予以明確,以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根據通知,一方面對試點的醫療服務行為有相應的規範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對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資料全程留痕,可查詢、可追溯;另一方面,對試點單位的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平臺也提出了基本功能要求:保留包括服務對象身份認證、病歷資料採集存儲、服務人員定位追蹤、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保護、服務行為全程留痕追溯、工作量統計分析等。不得買賣、洩露個人信息。
對於提供服務的醫護人員明確要求醫療機構要為護士提供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置護理工作記錄儀,配備一鍵報警裝置,購買責任險、醫療意外險和人身意外險等。
通知要求,試點地區結合實際供給需求,發揮市場議價機制,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綜合考慮交通成本、信息技術成本、護士勞務技術價值和勞動報酬等因素,探索建立價格和相關支付保障機制。
2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護士的人身安全和醫療安全成為試點工作的關鍵問題。「我們在試點當中提出來,首先護士不是以個人的身份去提供這種服務,一定是要網際網路的企業和我們醫療機構合作,這樣的話,讓護士的人身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從醫療安全上來說,我們不是說所有的醫療護理的服務到患者的家裡都可以開展,我們要探索一下能夠開展的這些服務項目和範圍,比如有一些壓瘡的簡單處理,還有胃管的處理,有一些是有限的範圍提供上門的護理服務。還有一些風險比較高的,不能通過這種方式來開展,必須還是要通過專業機構和專業的人員。」
焦雅輝解釋,「網際網路+」護理服務是一個補充,不是一個主要解決問題的手段,真正要解決這些老年特別是失能、半失能的醫療護理的需求,還是要擴大服務供給,包括醫養結合的模式,還有一些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還有相應的保障的政策、籌資的政策等等一系列的政策。
來源:微濱海
校對:王倩
天津開發區總工會致力於
服務職工、服務企業、服務基層。
關注我,關心你!
向上滑動閱覽
工會微信新增十大關鍵詞,如下:
1. 回覆:城市名+天氣——天氣查詢
2. 回覆:公交查詢———— 公交指南
3. 回覆:聯通充值———— 聯通充值
4. 回覆:移動充值———— 移動充值
5. 回覆:聽音樂———— 音樂隨心聽
6. 回覆:看視頻 —————— 看視頻
7. 回覆:新聞 ———————— 新聞
8. 回覆:看電影 —————— 電影票
9. 回覆:泰達人才 —————找工作
10. 回覆:翻譯 ———————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