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之美」旅遊攝影採風行之二
為助力揭西旅遊工作,通過攝影鏡頭關注揭西旅遊產業,以報導和圖片記錄傳播共享揭西之美,近期,揭陽市文聯、 揭西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揭西縣文聯聯合主辦了「揭西之美」旅遊攝影活動,活動由揭陽市攝影家協會、揭西縣攝影家協會承辦。繼上月20日舉辦首次大型採風創作活動後,7月11日,市攝影家協會聯合揭西縣攝影家協會,再次組織了一場大型採風創作。
本次採風創作仍然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創作理念,創作過程緊緊圍繞揭西「生態發展示範區」功能定位,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思路,培育發展多元旅遊業態,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旅遊產業「融灣建帶」,加快構建「一園兩區」發展新格局,以「生態之美」美「揭西之美」為創作主線,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以及協會理事、會員共30多人,會同揭西縣協會會員10多人參加了此次採風活動。
採風團首先來到了位於揭西縣棉湖鎮上埔村的聚塬荷花基地,這片荷塘位於揭西京棉公路邊,據種植荷花的花農介紹,這裡佔地二十多畝,主要種植紅荷和白荷。這一片荷花不像別的荷塘,這主要是採蓮子的,從朵朵盛開的花朵中,我們可以看到花農那充滿豐收喜悅的笑顏。參加活動的攝影師們一下車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紛紛拿出長槍短炮拍攝起來......一幅幅美圖收入囊中。
然後,採風團又馬不停蹄的來到了揭西櫻山花谷,景區位於揭西縣京溪園鎮曾大寮湳池村,是粵東首個以櫻花為主題的特色鄉村休閒旅遊項目。景區基地園區規劃面積約300畝,計劃投資2000萬元;目前種植面積約120畝,共種植中國紅、富貴櫻、小喬等多個品種櫻花共1200餘株,以及10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木蘭,20餘種一級月季、玫瑰等花卉,並配套鄉愁體驗、兒童樂園、休閒垂釣等功能區,景區目前已初具規模。
接著,採風團一行又來到了世外桃源粗坑村。粗坑村始建於1804年,位於揭西縣京溪園鎮,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的蘇州園林式古民居。它的建築風格既呈現巍峨莊重嚴肅的宮殿式格局,又融進潮汕「四點金」「下山虎」的建築特點,還繼承了客家人圍攏屋的傳統,同時也巧妙地運用了蘇州園林優雅的格調。最具特色的建築物有「一串七門樓」「三壁聯珠」「樂善處」。具有「四馬拖車」「九廳十八井」的建築格局。
大革命時期,古大存曾來到粗坑村開展革命活動,留下可歌可泣的事跡。1947年6月下旬,潮汕地委書記曾廣在大北山粗坑召開地委擴大會議,對潮汕遊擊戰爭和各項工作的迅速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採風團一行還參觀了《團結報》(汕頭日報前身)的創刊地,接受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最後,採風團進入了本次採風的重頭戲,網紅打卡地揭西縣黃滿寨瀑布旅遊區。
該區佔地面積5000畝,投資規模1.4億元,是省首批旅遊扶貧重點項目。旅遊區規劃建設瀑布觀光、溯溪探險、森林氧吧、戲水娛樂等六個功能區。
黃滿寨瀑布群坐落在海拔800米、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在不足千米的峽谷中落差50多米,寬80米的黃滿寨瀑布,有落差120米的銀河飛瀑,還有落差各六米的三疊瀑布和官財潭,形成了一處壯觀的瀑布群奇觀。瀑布上遊有總蓄水量為一千萬立方米、總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的黃滿寨水庫;景區周圍古藤相繞、翠竹遮天;麗山綠水,鳥語花香,有保護完好的萬畝原始森林、千畝竹林,有眾多的珍貴動物和珍稀植物,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山花笑迎八方遊客。
【來源:發現揭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