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炒到天價,現在扔到溝裡無人問津,農民直言餵豬豬都不吃
對於農產農產品,尤其是中藥材,這兩年炒作的嫌疑越來越大,很多農民也是被相關的信息所誘導和迷惑。
曾經以冬蟲夏草,以瑪咖、肉蓯蓉、黑枸杞等等,熟知的即時農產品也是中藥材,更是一些商家口中所謂的神藥,讓很多消費者誤入了歧途。
誤入歧途的消費者花了高價,這些只能說花了冤枉錢。
但是那些被利益薰心,被商家鼓吹自己從事相關種植活動的農民可就慘了。
拿簡單的瑪卡舉例。
瑪卡這兩年的風頭下去之後,你會發現這種原產於南美的十字花科植物,其根莖和蘿蔔相似,但是其適應能力卻非常強。
這種類似於韭菜一樣的物品,在商家的鼓吹下,被冠以重振男性雄風的功效,從而大肆被宣傳。
再加上這幾年男人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房貸、車貸、教育等各個問題壓得很多,男人喘不過氣、抬不起頭。
你會發現被商家冠以此噱頭的瑪卡就應運而生了,而且一出生就風靡全球。
消費者買的不亦樂乎。
這一邊農民看到了商機,因為在我國很多地方都適合種植瑪卡,對於瑪卡的種植也是十分有利的。
農民看到瑪卡如此火爆,如此賺錢,也紛紛的跟著開始種植。
早些年種植瑪卡的農民還能夠有一定的收入。
因為物以稀為貴,種的人少,機會還多一點。但是後來跟風的這一群農民真的是被坑慘了。
曾經炙手火熱的瑪卡在大面積種植之後。
從幾百元一克的價格跌到了幾十幾塊,到現在的在田間地頭無人問津。
中藥商收購的時候遇到瑪卡也是避而不談,直擺手說這個東西現在市面上太多了,自己根本賣不出去,也不願意收。
農民種了之後沒人收,這一年的收成誰來承擔呢?
說來也奇怪,這也怪不得別人。
市場的信息本就混亂、複雜、多變,只有擦亮眼睛,選擇適合自己的種植項目,才能走得長遠。
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