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
我在武漢。我喜歡跑步。我很久沒有跑步了。
Runner譯為跑者,我不知道我算不算一個跑者,因為我沒有很專業的衣服和裝備,我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進入這項平民運動。我與跑步結緣,還是在小學6年級的時候,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冬天凌晨約著跑,我們最開始有5個人,每天在鎮上的河沿上跑,出門的時候天還黢黑,等跑完回家天已露出魚肚白,街上已經有商販叫賣。我的家鄉在河北,地處北京西北方向,彼時還沒有三北防護林,所以風沙非常大,刮到臉上疼且冷。因為冷熱交替,經常有人感冒,後來慢慢就停了,我是堅持到最後的那個。可能是那個時候吧,我開始喜歡上這個運動,畢竟也花不了什麼錢,還能鍛鍊身體。
時間過得很快,在經歷了外地求學、工作、結婚生子後,我和老婆把家安在了距離我家鄉1300多公裡的湖北武漢。我老婆是個好女子,我們有個可愛的女兒,當然這個不是我這次要聊的,有機會我可以寫一下哈哈。
我居所的位置變了,可我對跑步的喜歡一直沒變。在2018年的6月份,我和小區裡幾個鄰居又一次組團開始跑起來。我們每天早上5點半約在小區門口,然後出發。武漢被稱為「百湖之市」是名副其實,小區附件就有一片湖水,環境很美,適合晨練。因為大家平時都上班,所以我們就約在周六周日的時候,一起跑,這樣每個月至少可以跑4次。慢慢地,武漢的天氣變得又悶又熱,像在蒸籠裡,稍微一跑就汗如雨下,雖然隨身帶著水,但是在補水不能及時被身體吸收的時候,人的身體就會有中暑症狀,很難受。然後又只剩我一個人了,當時也是堅持著過來的,每周跑1次,只要不是有要緊的事,或是天氣非常差,我都會自己去跑,就這樣開始了。
我後來才知道還有好多APP軟體,可以記錄運動,還可以在裡面認識一些各種各樣的大神,我也了解到跑步也是一門科學。通過看他們的分享,我知道了跑步前腳掌著地和後腳掌著地的區別,呼吸的控制,步頻和步幅對身體的影響,核心力量的訓練等等。這些都是大家在付出了身體的勞累甚至受傷之後的得出的經驗。平臺的力量就在於此,能夠把好的經驗快速的分享開來。
談一下我的體會,每個人的自身條件是不同的,具體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平時跑步多數會選擇早上,起床後喝一杯白開水,大概200ml,然後如廁,洗漱,然後就出門。平時也沒有刻意的做跑前熱身,走到湖邊直接開始跑。跑步的時候我通常是後腳跟著地,步頻在190左右,步幅100左右,配速在5分左右,好的時候可以到4分半,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很舒服,跑到現在也沒有受過傷。跑步對我而言,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活動,我感覺跑步的時候會更專注,心裡會更平靜。我有想過提高配速水平,不過那需要更科學的訓練,比如核心力量方面。
在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後,我報名了2019年的武漢東風雷諾馬拉松,因為對自己的水平比較清楚,報的是13公裡健康跑,幸運中籤(2018年沒中)。從起點出發,經中山大道-武漢長江大橋-湖北省博物館,就結束了。值得一提的是武漢馬拉松的賽道設計、服務水平真的挺不錯,我外地的同事每年會特意來參賽,真羨慕他每次都能中籤。
由於工作的緣故,我有時候會到外地出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也會帶上運動鞋和短褲背心。2019年10月我到成都出差,照例在凌晨出門,路上只有環衛工人和變化的紅綠燈,還有毛毛細雨,但是我樂在其中。
我們公司總部在廣東省珠海市,董事長有過高校教師的從業經歷,非常看重員工的學習培養。公司每年都會舉辦2次大規模的學習培訓,全國各地的員工代表齊聚一堂。今年1月份,我再次去了珠海。珠海的環境很好,空氣指數優,海風吹在身宛若自由人。
前幾天看新聞,宣布原定於2020年4月舉辦的武漢馬拉松推遲到下半年舉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我注意到全國多地馬拉松賽事也宣布延期。這場疫情給我們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也帶來很大的影響。作為居於疫情中心的親歷者,我相信政府和人民能夠團結一心,渡過這次災難。到那時,歡迎喜歡跑步,愛好跑步的朋友來武漢遊玩,來體驗一下武漢的「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
我在武漢。我喜歡跑步。我相信很快就能再次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