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
習近平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
來源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
導
語
蒙古族詩人哈斯烏拉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作的詩歌《思念》今年入選義務教育蒙古族學校八年級下冊教科書。多元文化的交互與交融,賦予了他藝術創作強勁旺盛的生命力。迄今,哈斯烏拉已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作了三百多首詩歌,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請聽報導《詩行裡的家國情懷》。
「我每每離開,都坦然地,把心留在草原。我伸出一隻手,她塞給我一團線,我牽起一端,從草原到不盡的遙遠。當我歸來,線上已結滿數不清的思念。」
這首詩歌《思念》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那一時期,作者哈斯烏拉正輾轉於世界各地進行學術交流。離開祖國越久,鄉愁就越濃。在思鄉之苦的反覆折磨中,這首《思念》自然而然地從筆尖流淌而出。詩行間,寫不盡的是作者對草原、對祖國的眷戀與深情。
哈斯烏拉:在這十幾年的工作當中,我經常到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但我離開草原走出去不到幾天,就開始思念,山川、河流……
今年,這首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作的詩歌《思念》入選了義務教育蒙古族學校八年級下冊教科書,和余光中先生的詩作《鄉愁》並列出現在同一章節。想到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筆觸去感受這份對祖國和家園的眷戀之情。
哈斯烏拉動容地說:我覺得學生們會有這些想法的,就是說一樣的蒙古族你看他能夠表達的這麼好,他們肯定有學習的欲望。
出生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多民族聚居地區的哈斯烏拉很早就接觸到不少中國當代愛國詩人的詩作,從此燃起了詩歌創作熱情。從70年代的《草原軍民聯防歌》,到改革開放後的《春》、《思念》,他的作品記錄著火熱的時代、讚頌勤勞的人民,也蘊含深沉的哲思。
哈斯烏拉說,他有一個心願,就是創作出更多好作品,讓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廣泛傳播。
哈斯烏拉:要多寫一些懷舊的、鄉愁的、思念草原的、有感恩不盡的這樣的詩歌,報答祖國、報答草原。
來源:《內蒙古新聞廣播》官方微信
【頭條】總書記和我們心連心【頭條】兩次考察內蒙古,習近平都有這項安排【收藏】習近平考察內蒙古全記錄【快閃】「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頭條】一圖讀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後旗名片】察右後旗原來是這樣的,生活在這裡這麼久居然沒發現!【掃黑除惡通告】察右後旗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獎舉報通告【緊急通知】關於新冠肺炎的緊急通知【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關於新冠肺炎公告三則原標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詩行裡的家國情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