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CBA賽季儘管只有一個總冠軍,也只有一個FMVP,但爭冠是所有球員的夢想,就算不能圓滿,而保持一顆……
何為一顆爭奪CBA總冠軍的心,最起碼在球場上要去拼。
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其實這個跟奪冠沒有必然聯繫,畢竟籃球是一項團體運動。
他們這些個球員,在球場上的鬥志,讓我們大家看到不畏對手,敢於拼搏的精神。
廣東隊核心球員易建聯頻繁傷退,拼到倒下為止,後確診為跟腱撕裂。
前山東隊球員張慶鵬,打到最後一刻仍不服輸。
浙江德比的兩位當家控衛,敢於在小外援面前対飆進攻。
這些都只是部分球員的面貌,而有些因為球隊的成績被大家所忽視。
不管如何他們都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一顆為總冠軍而拼搏的心。
易建聯作為過去賽季的常規賽MVP,戰到總決賽最後一刻才「離場」。
可能易建聯退場的方式有些悲壯,總決賽「生死戰」中毫無徵兆的傷退。
賽後被確診為跟腱撕裂,這個傷病有多嚴重,類似被這種傷病毀掉職業生涯的球員比比皆是。
複賽前的前半程賽季,易建聯和胡明軒是廣東隊僅有兩位保持全勤的球員。
要知道胡明軒主打控球後衛這個位置,而易建聯屬於大個子球員,打得是真累。
複賽後考慮到身體情況休戰過幾場,不過季後賽首戰就受傷。
事實上那次大腿拉傷就有些危險,無太大身體對抗的退場為健康埋下巨大隱患。
後面總決賽的傷退,易建聯依然是沒什麼對抗,從當時倒下的畫面,多少能看出傷病的嚴重性。
儘管沒能經歷完整的奪冠過程,但易建聯跟隨隊友一起享受奪冠的喜悅。
鋒線上的重要性,從半決賽G3和總決賽期間的球場表現,易建聯無愧為廣東隊的隊魂。
前山東隊球員張慶鵬,目前已退役的CBA球員。
當時的山東隊根本沒有奪冠實力,但並不能否定他那一顆奪冠的心。
37分6記三分球,罰球9罰9中,這是張慶鵬在CBA職業生涯的謝幕戰。
儘管當時沒有說明,但從他拼盡全力的球場表現力來看,真的是不甘心。
單場淘汰賽,他所在的山東隊和兄弟球隊山東青島隊以一場定勝負。
那場比賽張慶鵬絕對是全場MVP,從球隊落後,到追平比分,再到反超,最後再被對手領先。
打到最後無法改變比賽勝負的時候,張慶鵬清楚自己的職業生涯已宣告結束。
賽後用毛巾捂住腦袋的張慶鵬,他心中有太多不甘心,差一點就能帶隊晉級下一輪。
籃球的魅力在張慶鵬身上體現得太過殘酷,但一場比賽不會因為一名老將的出色發揮而有所改變。
為球隊勝利去拼,就算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但張慶鵬還是堅持做他認為對的事。
浙江德比在複賽後成為一大亮點,最精彩的還是兩隊當家控衛——吳前和孫銘徽。
兩隊都在面對有外援帶隊的單場淘汰賽中戰到最後一刻,同樣轟出高光數據,稱得上「雖敗猶榮」。
45分6籃板9助攻,外加2搶斷1蓋帽,這是孫銘徽的賽季最後一戰數據。
吳前這邊的賽季最後一場數據是48分3籃板5助攻1搶斷,投出9記三分球。
浙江廣廈隊被爆冷出局挺可惜的,後面的浙江隊遺憾失利也非常可惜。
不過這並不能否定兩位當家控衛的贏球決心,特別是和對手對飆進攻的畫面。
不單單體現出贏球的決心,更是讓人看到未來有望奪冠的氣質。
說實話兩隊當時都是全華班陣容,就算能晉級下一輪,也不見得能成為賽季最大贏家。
可從他們在複賽後的進步,以及個人職業生涯的成長上來看,未來可期。
郭艾倫和林書豪,分別是遼寧隊和北京隊的主力控衛,兩隊都倒在廣東隊面前。
賽季結束後,有人說北京隊要是能守住半決賽G1的反撲,也許就能奪冠。
同樣遼寧隊如若能在總決賽G3抓住易建聯傷退的機會,或許他們能逆轉奪冠。
那兩隊的遺憾,同樣也是核心控衛的不甘心。
過去賽季的林書豪,最常見的畫面是享受到「鐵桶般」防守,可他依然兼顧攻防兩端的高效。
不喜歡造進攻犯規,但他還是在球場上不顧身體受傷的可能堅持去做,這就是林書豪的防守態度。
郭艾倫這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總決賽G2帶隊實現逆轉的那場比賽。
個人連得10分,連突帶投,還有三分球輔助,郭艾倫用連續得分的方式幫助球隊成功逆轉。
兩位都是有機會帶隊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最後結果有些可惜。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在球場上給到我們的視覺感受,那就是他們真的非常渴望CBA總冠軍。
新疆隊曾令旭,在複賽後挑起球隊的組織控球重擔。
這支球隊只取得賽季四強的成績,相比上賽季打進總決賽是稍微差那麼一點。
可不能否定新疆隊實際上是一支全華班球隊,複賽後選擇的小外援並不適合球隊體系。
曾令旭自然而然成為球隊唯一可以信賴的控衛,而他做得非常稱職。
不幸的是他頻繁受傷,其實是帶傷上場,最後還忍著劇痛上場。
在半決賽G2時,也是球隊在大比分0比1落後的情況下,有個他痛苦的表情畫面被攝影師捕捉到。
看得出他和球隊的奪冠決心,明知道沒有外援存在一定的劣勢,但他們依然堅持帶隊爭勝。
有一部分聲音認為他難挑球隊大梁,可試問面對像北控隊和遼寧隊這樣的對手時,真的好對付嗎?
兩個對手中前者擁有前國手控衛孫悅和外援,而後者郭艾倫和趙繼偉都是國字號控衛。
至少曾令旭為球隊拼到痛苦的表情,讓我們看到他的爭冠決心,那就足矣。
可能就前面這些爭冠的球員,只有易建聯成功實現,但請不要否定其他球員。
比賽失利是常見的,而失敗往往是常態,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比賽。
只是當我們看到老將張慶鵬為勝利耗盡最後一絲精力,好像年齡都再不是限制因素。
同樣差一點摸到勝利的郭艾倫和林書豪,不甘心和遺憾都是存在的。
年輕的吳前和孫銘徽還有機會,而他們已早早展露出爭冠決心。
不管是不是球隊核心,像曾令旭這樣的球員還有許多,他們都值得尊敬。
比賽場上請不要永遠低估一顆爭奪總冠軍的心,這就是CBA作為競技體育的最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