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們無需再爭房產權了!《民法典》規定:父母的老房子這樣繼承

2020-12-18 楚欣聊教育

很多父母辛苦打拼了一輩子,就是為了孩子。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讓孩子衣食無憂,甚至為了孩子的以後都打理好。

那麼當房產變成了中國家庭最主要的資產時,就會牽引出一系列問題來了。

如果家裡是獨生子女還好,直接繼承父母的財產。但要是多個孩子應該怎麼辦呢?父母應該如何分配才公平。要知道現代社會,子女為了父母的財產爭得頭破血流的案例也是率見不少,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寧願撕破臉皮老死不相往來也要爭。

所以國家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也做出了相應的對策。再也不用為了這本「小紅書」爭得頭破血流。《民法典》明年正式施行,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房產的繼承權是要按照新的規定來施行的。

1、遺囑有兩種新方式

原來立遺囑一般都是採用手寫、錄音、或者到公證處立遺囑。但是這些方式都有局限性,很多人鑽這其中的漏洞,而且還很麻煩。

所以《民法典》新規裡面新增了「錄像遺囑」以及「列印遺囑」兩種方式。這兩種形式會更加方便,更改起來不需要頻繁往來公證處。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立遺囑的時候需要兩人及以上的證人,並且還需要標明日期以及證人籤名。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老人受「脅迫」的情況發生。

2、擴大代位繼承人的範圍

原來的《民法典》只將子女或者父母作為法定繼承人。但是新版的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前提是第一、第二順位繼承人都不在的情況下,可以由侄子、侄女、外甥以及外甥女等都列入了法定繼承人的範圍裡。

這樣避免無兒無女、失獨的家庭財產淪為無主遺產。

3、增設「寬恕」制度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制度會表示很疑惑。直接舉個例子來解釋,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制度。

老王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後,重心都放在了自己家上,對自己重病的父母不聞不問,不管不顧。小兒子自然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父母一氣之下把財產全部歸結給小兒子。但幾年後,小兒子家庭遇到困難,贍養照顧父母越發困難,大兒子突然開竅,將父母接回去贍養。

所以父母又重新擬定了一份遺囑,大兒子也一併成為了繼承人。所以按照新規,繼承人有悔過的表現,可以重新將其納入繼承人的範圍,重新獲得繼承權。

以上三點,就是新規下,關於財產的繼承分配有了更多的選擇。這樣可以避免父母受「脅迫」,也可以避免親兄弟為了財產大打出手,家庭分裂的情況的發生。對此是有利於家庭和睦和維持親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的首部法典,將於明年生效,這是一本真正關心14億人生活的「法律百科全書」,從我們出生到讀書,到工作,到結婚買房買車,再到生育養老,都離不開這部法典。

屆時,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9部法律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裡面的很多規定也作出了增減和改變。

中國即將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一部法典。

我們必須及時了解民法典中的各項新規,避免生活中的陷阱、減少損失,懂得更多法律知識還能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新版《民法典》內容保障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出生、上學、戀愛、結婚、買房、買車、生兒育女、晚年生活、家庭財產等階段面臨的幾乎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被稱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新晉家庭必備藏書

現大字版僅需30元,一包煙錢,真心建議入手,民法典在手,有事兒沒事兒翻一番,學法普法,遇事不慌張!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父母去世,子女如何繼承房子?2021年新規實施,統統這樣處理
    父母去世,子女如何繼承房子?2021年新規實施,統統這樣處理!在過去多年,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房價也是節節攀升,先不說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了,就連三四線小城市,房價都快漲到一萬元每平米了,普通人想買一套自己的房子,發現比登天還難,現在房子已經成為很多人「心頭之痛」。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明年起「新規」有變,子女爭也沒用了
    對於90後、00後這些年輕人來說,他們真正要擔心的不應該是買房問題,而是房子的繼承問題。有人可能會說,房產權繼承很簡單,父母的房產自然是傳給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下一代。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這分很多情況:對於獨生子女,父母的房產最終都是自己的,但我國很多70後、80後兄弟姐妹比較多,而且隨著二胎政策放開,未來很多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所以房屋的繼承問題就會更加複雜。
  • 民法典:獨生子女不能全額繼承父母遺產,怎樣做才能全額繼承呢?
    新的《民法典》於2021年元旦已經生效,其中關於繼承遺產的順序,跟原有的《繼承法》未做任何修訂。所以,這種現象,未來一定會普遍存在。新的《民法典》規定:被繼承人去世後,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法定繼承人將依據法定繼承順序繼承遺產。
  • 房產還用爭?遺產繼承大變!明年起,《民法典》統一規定這樣辦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開始實行,《民法典》中對於房產繼承的規定,出臺了許多新舉措,能夠有效減少因遺產分配而造成的家庭矛盾糾紛。1、調整遺囑形式我們都知道,遺囑是繼承房產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本次調整的重點部分。
  • 農村有房的子女注意,明年起,老房子繼承統統按照「地房一體」
    也就是說即使你現在是城鎮戶口,依然有權利繼承父母留下來的老房子,和繼承其他財產的繼承方式一致。明年起實施的《民法典》明確規定:農村的房子屬於私有財產,不論是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都有權利繼承。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宅基地屬於村集體所有沒任何人都不能繼承宅基地,只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
  • 打傷老人的子女有權繼承老人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定
    法院最終認定了公證遺囑的效力,女兒繼承房產,兒子繼承車輛。《民法典》規定:據民二庭副庭長胡正喜介紹,《民法典》第1142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城鎮子女注意,2021年起,留在農村的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處理
    今年實施的《民法典》有明確規定:農村老房子屬於私有財產,不管子女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都有權利繼承農村老房子。老房子的繼承不同於宅基地,因為老房子屬於父母的私有財產,因此不管你的戶口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不影響老房子的繼承。
  • 新《民法典》對繼承權的規定,變了!對父母財產的處置是這樣的
    新《民法典》對繼承權的規定,變了!對父母財產的處置是這樣的。新《民法典》對繼承權作了最新的規定,對財產的處置又有哪些影響呢?一、新增了兩種訂立遺囑的方式;對於立遺囑這樣有著法律效力的財產處置方式只有在一些法律普及較為廣泛的大城市和地區才叫人們所熟悉,而對於法律普及較為薄弱的農村地區則較為罕見,而對立遺囑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當事人手寫或到公證處公證方可有法律效力,但新的《民法典》增加了錄像方式和列印方式,為防止當事被脅迫還需具備2個條件;第一2個以上證明人,
  • 法制婚姻講堂:獨生子女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民法典...
    關注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 法官解說民法典|關於繼承,這些民法典上的新規定,您可知曉?
    繼承制度關係到每個家庭的財富傳承,也關係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故民法典的繼承編備受社會公眾關注。相比較現行的繼承法,民法典繼承編進行了哪些改動?下面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當前網絡虛擬財產正融入到民眾日常生活當中,由此,網絡新一代們開始關心自己的微信、QQ、遊戲帳號等能否作為遺產得以繼承。對此,民法典第1122條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即只要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均屬於遺產。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網絡虛擬財產應屬於可繼承的合法財產範圍。
  • 2021年起,有父母房子要繼承的,不用再爭了,統統按「新規」處理
    不過房子雖然屬於稀有物品,但很多老一輩人手中都是有房子的,他們最後往往會將自己的房產和財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們。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遺留下來的房子該怎麼分?畢竟房子只有一個,它不像現金一樣可以平分,總不能把房子拆開再交給每一位子女。因此房產作為老人們價值較高的「物品」,如果分配得不公平,很容易引起子女們的爭奪,甚至是「大打出手」。
  • 國家一紙文件:農村老房子統統實行「地房一體」
    這樣就徹底打消了很多人落戶城市的顧慮。這樣的政策對於落戶城市的農民來說,不僅確保了自己農村的財產,還可以在落戶城市後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另外,對於已經落戶城鎮的子女,這次會議也明確規定: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辦理不動產登記。那麼,關於農村的老房子,城鎮子女該怎麼繼承呢?
  • 《民法典》施行,第1127條對遺產繼承的效力先後順序做了明確規定
    《民法典》馬上就要開始施行了,《民法典》第1127條對遺產繼承的效力先後順序做了明確規定: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序繼承人。一位鄰居為什麼能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合法繼承一位孤寡老人1000000元的遺產呢?
  • 兒子打傷父親還能繼承財產嗎?《民法典》這樣規定……
    2019年郝某去世,郝美起訴郝帥,認為郝帥砍傷父親已經喪失了繼承權,要求由自己繼承父親的全部遺產。郝帥則認為自己出獄後已經悔改了,父親也原諒了自己行為,所以自己也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子女打傷老人的,子女還有權繼承老人的遺產嗎?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27. 一對夫妻已經有子女,可以再收養孩子嗎?
  • 【學習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27. 一對夫妻已經有子女,可以再收養孩子嗎?
  • 巾幗法律講堂《民法典》關於房屋、婚姻、繼承等生活50問
    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27. 一對夫妻已經有子女,可以再收養孩子嗎?
  • 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民法典》新規明年起實行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中國新聞周刊、河南商報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遺產繼承作出了不少新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1、新的繼承權增了2種立遺囑的方式在以往,立遺囑的常見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證處進行公證,但想要立遺囑的人一般都是年邁的老人,行動自然遲緩和不便,公證處動輒幾十上百公裡路程,老人們經不起這樣折騰。
  • 兩會:2021「農村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在城市打工的子女...
    少女們的專屬搭配!紅色連帽衛衣+闊腿褲。隨著這種現象的普遍增多,大家總會有一個疑問:父母是農村戶口,而子女的戶口已經遷移至城市,那父母留下的農村老房子該如何處置呢?能夠重新裝修或重建來供自己居住嗎?這也是筆者在今天要說的重點,2021年起「農村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在城市打工的子女有福了。農村住宅屬於私人財產,即便不是農村戶口的子女也享有繼承權。
  • 《民法典·繼承編》:制度補益與規範精進
    至於「有的常委提出,三個月期限的起算點不明確,且口頭遺囑僅在危機情況下才適用,危機情況消除後,遺囑人已能夠用其他形式立遺囑,所立口頭遺囑即應無效,不必規定三個月的期限」的觀點,需要分析與商榷。三是存在立法重複。《民法典·繼承編(草案)》第1127條關於繼承人範圍及繼承順序的規定,重又增加了對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的種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