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自古以來,中國有很多的聖人,什麼「兵聖」、「武聖」、「茶聖」之類的,但是公認的達到聖人境界的只有兩個人,這兩個人分別是春秋時期的孔子和明朝的王陽明;達到半聖境界只有一個人,就是清朝時期的曾國藩,所以人們才說「中國只有兩個半聖人」。
首先來說一下聖人的定義
那麼人們對於聖人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聖人呢?左丘明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是這樣描寫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於是從此以後,人們就把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作為衡量一個人是不是聖人的標準。
立德指的是樹立德業,就是說一個人在品德方面要有很好的建樹;立功指的是一個人要為自己的國家立下相應的功勞;立言指的是一個人在文化思想方面要有一定的成就,而且還必須是自己建立相應的思想,把別人的學好並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在這三不朽當中,最難做到就是立言了。
其次我們來談一下這三人在三不朽方面的建樹
第一個:孔子
立德方面
孔子可謂是世界上品德方面的第一人,孔子提出了道德的標準「三綱五常」的「三常」:「仁、義、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說的是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友愛、相互幫助、相互同情,所以孔子的「仁」講的是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義」指的並不是我們現在常講的義氣,其實際含義是「一個人要對自己的家庭、朋友、社會、和國家負起應負的責任」,所以孔子的「義」說的是一個人活著,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情。「禮」的含義和我們現在的理解一模一樣,就是說「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時候,不光要做到相互尊重,而且應該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禮」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準則,孔子不光提出了,而且自己還完全做到了,可見孔子的品德。
立功方面
在我們很多人的觀念當中,孔子只是一介書生,但是孔子也為自己的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孔子剛開始也是從小官員做起,但是孔子每件事做的都很完美,一路青雲直上,很快就坐上了魯國宰相的位置,孔子的立功主要體現在內政和外交兩個方面。
在孔子當宰相期間,國家的實力逐漸變得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所有的魯國人都遵紀守法,那些違法亂紀的人在魯國都活不下去,直接逃離。以至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整個國家的人口素質飛躍式增長,人民的幸福感也直線上升。並且孔子通過強硬的外交手段,硬是逼迫強大的齊國歸還了以前侵佔魯國的土地,使得魯國失去的土地和百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魯國版圖「噌噌噌」擴大。
立言方面
雖然孔子拜了很多人為師,但是孔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包容百家,把所學融會貫通,創立了儒學,建立了儒學思想,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家私學。修訂了《詩經》和《尚書》,定了《禮記》和《樂》,並且給《周易》作了解釋,自己還寫了《春秋》。
孔子在立德、立功、立言、都有著驚人的建樹,所以孔子是當之無愧的聖人。
第二個:王陽明
立德方面
王陽明從小就表現出了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之處,在其他人還想著「讀書獲取功名」的時候,王陽明就把「當聖人」作為了自己的畢生追求,王陽明待人平和,品德更是受到了和他同一時代所有人的敬仰。王陽明從小就天資過人,人們都認為只要王陽明參加科舉,就肯定是狀元,但是很可惜王陽明沒考上,人們就勸他不要因為沒考上而感到傷心、沮喪,但是王陽明卻說:「我並不會沮喪,因為我認為失敗了而感到沮喪才是真正的恥辱」,由此可見,王陽明在品德上已經達到了聖人的標準。
立功方面
王陽明也是一個「出將入相」的人物,能文能武。王陽明在1518年的時候平定了江西的百姓叛亂,這次動亂發生了數十年,但是一直沒有成效,知道王陽明出徵,這件事才落下帷幕。1519年的時候,王陽明效仿三國名將周瑜,使用赤壁之戰的計策,平定了諸侯王的叛亂。在1528年的時候,更是平定了為禍大明邊境的南蠻。要是把這樣的戰功放在三國或者秦漢末年,無疑是封侯的存在。可見王陽明的功勞之大。
立言方面
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但是王陽明也不差,他的思想不光影響了中國人,而且還影響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王陽明早年的時候,對儒學、道家學說和佛學都有著深入的研究,但是王陽明最終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建立了著名的唯心主義「心學」,建立了心學一派。並且「格物致知」,闡述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提出了「知行合一」,告訴人們「知」是很重要的,但是「行」是更重要的。只有行動了,才是真正的知道,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王陽明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所以稱得上是真正的聖人。
第三個:曾國藩
立德方面
曾國藩心胸寬廣,做人誠實,從來不佔任何人的便宜,而且主張不要懷疑別人。並且能夠認真的聽取他人的思想,而不獨斷專行。不驕傲,看淡功名利祿,對自己本身更是有著深入的了解,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的了解自己,那麼這個人的在品德方面絕對是一個完人。
立功方面
曾國藩是這三個人當中功勞最大的。清朝在中後期最大的一次劫難就是天平天國運動,當時的太平天國都佔據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國表現出了席捲天下的姿態,於是曾國藩組建了強大的湘軍,,並且動員了大批的文化人,經過長時間的徵戰,太平天國終於倒下了,在這當中曾國藩是出力最大的,也是戰功最多的,可以直追白起、韓信了,更重要的是曾國藩還在將於、內政和改革方面有著出色的成就。
立言方面
雖然曾國在文學和思想方面有著非凡的成就,但是他學習都是別人的思想,而沒有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所以在立言方面曾國藩和其他兩位有著明顯的差距。
雖然曾國藩立了德、立了功,但是沒有立言,所以才說曾國藩是「半個聖人」。
聖人的標準是三不朽,孔子和王陽明面面俱到,可謂是真正的聖人,但是曾國藩只做到了兩點,曾國藩本來也可以是一個真正的聖人,但是他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