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年中資金面:資金缺口有多大? 央行底氣何在?

2021-01-14 新浪財經

關注新浪財經微信號,把牢你的股票代碼回復給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哦!

來源:上海證券報


本周近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投放,讓6月資金面有股「麻辣」的味道。

  

市場利率居高不下。6月8日,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DR1M加權利率突破5%關口,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線重回上漲,1月期品種利率大幅上行8.42個基點。從跨季資金利率的大漲,不難感受到季末大考之前市場流動性偏緊的情緒。

  

一問:壓力來自何處?

  

「從近期長端資金利率持續上行來看,市場對6月末的資金面並不樂觀。」國內某大型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處人士表示,6月份歷來是資金面季節性偏緊時點,今年除了傳統的季末考核外,還將面臨加強版的MPA考核。

  

今年一季度末央行首次進行MPA考核的緊張局面還歷歷在目。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對記者說,MPA考核大致包括七大方面,其中可能會對銀行形成一定考核壓力的主要是在資本和槓桿情況下的廣義信貸增速指標。

  

「其原因在於,近年來銀行一直擴張速度過快、廣義信貸增速處於高位,尤其是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更是擴張迅猛,信貸的增速過快,使得銀行面臨著一定的廣義信貸考核壓力。」鄧海清說。同時,廣義信貸的過快增長對實體經濟有著不利的影響,也不利於降低過快增長的金融槓桿率,因此,廣義信貸增速仍將是6月MPA考核的重點,也是銀行考核壓力的主要部分。

  

而從外部來看,3月份美聯儲加息後,3月16日央行逆回購和MLF中標利率上行10個基點。中信證券固收團隊指出,目前從央行有意緩和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的情況來看,美聯儲加息後,央行再上調逆回購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二問:資金缺口有多大?

  

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率降至1.3%的低位,二季度末的銀行體系超儲率較低是業內人士的共識。

  

「從央行視角來看,若不考慮逆回購、MLF和PSL等操作,6月份的資金缺口環比增加795億元,進一步擴大。」興業研究的研究員何津津昨日告訴記者。


具體來看,外匯佔款下降,回籠資金300億元;財政存款減少,投放流動性3000億元;M0減少,投放流動性300億元;新增存款部分,合計回籠資金3795億元。據她測算,基準情形下,6月末的超儲率約為1.34%。

  

而從銀行及市場的視角來看,「目前出現資金缺口主要還是和之前金融去槓桿導致非銀機構縮表、委外贖回有關,壓力根源來自利率上行和市場流動性偏緊的大環境。」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高級研究員陳冀告訴記者。

  

「由於現在資金成本整體上行,負債經營的機構通過擴表的方式難以對利潤產生貢獻,所以機構存在擴表動力不足、甚至有縮表的壓力,這反過來又會對市場造成壓制,形成非良性循環。」陳冀說。

  

三問:央行「底氣」何在?

  

不過,央行前瞻性地在公開市場注入資金、人民幣匯率穩定、監管協調的加強等都成為6月利多資金面的因素。

  

首先,從央行近期的操作思路來看,5月下旬就罕見地提前預告6月要進行MLF操作,給市場吃了顆「定心丸」。而且,「在投放品種方面,為了維持趨勢穩定、應對二季度末時點,央行近期就採用相對較長期限的28天品種,從而緩解跨季資金壓力。」陳冀說。

  

其次,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重新升值,或令外匯佔款有所改善。有市場人士指出,央行近期在中間價定價機制引入逆周期調控因子,實質是在糾偏此前市場存在的貶值預期。


再次,監管協調的聲音在加強。中金公司固收團隊指出,儘管無論從本月MLF的量還是價來看,央行更多是「削峰填谷」,而非「放水」,但監管協調的聲音在加強,銀監會監管趨嚴的同時,貨幣政策要避免進一步收緊以減少政策疊加的衝擊。貨幣政策甚至會增加靈活性以防範系統性風險,轉向「不松不緊」。

  

四問:6月資金面何去何從?

  

「整體來看,6月份資金面緊張難超預期。」興業研究指出,一方面,央行提前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做好了預期管理;另一方面,後續財政支出亦將部分熨平流動性的波動。

  

「再加上機構不打無準備之仗,早已提前準備備付資金,預計6月資金面緊張程度預計整體可控,難超預期。」興業研究的研究員何津津告訴記者。

  

年中大考將至,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5%成常態。「關於理財收益率、國債收益率上行的趨勢,可能目前已經處於一個拐點上。」鄧海清認為,監管的邊際放緩以及央行貨幣政策的邊際放鬆,將使得前期利率上行的趨勢面臨一個拐點。

  

「6月資金面或比市場預期當中的更寬鬆一些,這將利多A股和債券市場,或將出現『股債雙牛』的局面。」他表示。


來源:上海證券報

本文編輯:李思陽

推薦閱讀:

北京房價下跌20%是個案? 專家:全這樣就崩盤了

東北人扎堆,鬼樓林立,天通苑還有哪些你不知的秘密

中國豪宅怪象| "85後"買手漸成豪宅新主力


新浪財經頭條歡迎關注我們的小夥伴

版權說明: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眾號後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繫:wujian1@staff.sina.com.cn

相關焦點

  • 春節前資金缺口或達2萬億,降準「紅包」正在路上?
    為緩解資金壓力,2020年1月1日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那麼,2021年資金缺口有多大?據國泰君安測算,2021年春節前資金缺口大約2萬億元,央行接下來會如何操作?
  • 12月流動性面臨緊平衡跨年資金面仍需央行護航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共4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到周五到期規模分別為400億元、700億元、1200億元、800億元和1200億元,其中3日淨回籠700億元。目前央行已經連續13個工作日開展逆回購操作。值得一提的是,11月資金利率較10月有所上行,並且利率波動加大。12月資金面會不會進一步收緊?
  • 央行資金投放有望祭出組合拳 「麻辣粉」先上 節前資金面寬鬆幾無...
    相比最近高頻低量逆回購操作釋放的微妙信號,市場更期待從這次MLF操作中進一步獲取春節前央行流動性調控策略的訊息。分析人士指出,降準呼聲近期又起,但概率相對有限。節前「送溫暖」成慣例歲末年初,資金面易緊難松。然而,在央行保駕護航下,這一傳統認識正悄然變化。
  • 流動性缺口約為1.3萬億8月資金面穩中偏緊
    由於月初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8月首個工作日央行暫停逆回購操作。從資金價格來看,3日Shibor漲跌互現,隔夜品種下行21.8個基點,報1.57%,7天期下行19.3個基點,報2.043%,14天期下行30.1個基點,報1.946%,長端品種收益率多數走高,整體幅度有限。
  • 資金面年中大考:存款荒波及國有大行 流動性問題待解
    資金面年中大考 「存款荒」波及國有大行本報記者 顧月 北京報導導讀雖然中下旬資金市場擾動因素增多,銀行對於中長期資金融資仍然謹慎,但總體來看資金平穩跨過年中預期穩定。與此同時,流動性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待解。
  • 滿滿的愛:央媽超3000億元淨投放 春節前資金面穩了
    本周以來,央行連續三天開展超千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累計淨投放3100億元流動性。央行呵護之下,資金面由偏緊轉為寬鬆,債市也持續回暖。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或運用組合拳對衝流動性缺口,春節前資金面大概率維持寬鬆。
  • 央媽超3000億元淨投放,春節前資金面穩了
    本周以來,央行連續三天開展超千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累計淨投放3100億元流動性。  央行呵護之下,資金面由偏緊轉為寬鬆,債市也持續回暖。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或運用組合拳對衝流動性缺口,春節前資金面大概率維持寬鬆。
  • 重啟「長短結合」逆回購 央行維穩跨年資金面
    截至12月23日,央行已連續三日操作「7+14」逆回購,利率與此前維持同一水平。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時點投放流動性,可明顯起到維穩跨年資金面和避免資金價格過度上行作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期限結構看,等量對衝7天期逆回購資金,連續實現14天期的資金淨投放,主要是央行通過14天期逆回購操作平穩跨年資金面。由於年底臨近,近期14天期資金利率有所上升,反映機構對跨年資金需求有所上升。
  • 資金面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資金面緊張?
    資金面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資金面緊張?「資金面」一詞是證券投資領域的常用專業術語。資金面寬鬆一般是指市場流動資金充裕,市場利率下行;資金面緊張是指市場流動資金匱乏,市場利率上漲。比如,據中證網報導,7月2日,資金面平穩跨季後的首個交易日,銀行體系流動性全面向好,Shibor悉數下行。資金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而言,資金面表示貨幣供應量以及市場調控政策對金融產品的支持能力。資金面的指標包括廣義貨幣供應量(M2),印花稅,央行利率等,而資金面分析就是分析資金環境對股市的作用。
  • 「麻辣粉」先上 節前資金面寬鬆幾無懸念
    相比最近高頻低量逆回購操作釋放的微妙信號,市場更期待從這次MLF操作中進一步獲取春節前央行流動性調控策略的訊息。分析人士指出,降準呼聲近期又起,但概率相對有限。  節前「送溫暖」成慣例  歲末年初,資金面易緊難松。然而,在央行保駕護航下,這一傳統認識正悄然變化。
  • 張瑜談當下資金面變化:寬鬆有度、定力增強、降準無需
    報告目錄報告正文一如何看待當下的資金面變化:寬鬆有度、定力增強、降準無需(一)資金為何再現「緊平衡」?不過,根據上文我們對於資金面和信用面的判斷,銀行間資金緊平衡或成為常態,但實體流動性仍在向好階段,後續財政資金的使用撥付值得期待,經濟修復格局下,資金緊平衡導致信用分化的風險不大。因此未來央行或仍以公開市場操作平滑資金波動,在增強定力做好跨周期調節的總基調下,定向降準雖仍是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但操作的迫切性不強。
  • 資金市場:十一月總結與十二月展望
    一、11月資金市場回顧 11月資金市場利率波動較大,主要受稅期和信用債違約事件影響,央行通過「削峰填谷」的操作來調整市場流動性水平,但資金投放總量有限,資金利率中樞較10月整體上行。
  • 資金市場:8月總結與9月展望
    一、2020年8月資金市場回顧8月資金面整體平衡偏緊。月初流動性較為充裕,但隨著地方債迎來發行高峰,公開市場大量到期,流動性呈現收斂的態勢,央行持續進行逆回購操作,資金面的收斂趨勢有所緩解,延續緊平衡狀態。月末資金壓力較大,央行加大了投放力度,資金緊張的局面在央行大額流動性淨投放後轉松。
  • 融資租賃—解決設備資金缺口
    與銀行等融資方式相比,融資租賃的獨特性又何在呢? 解決設備資金缺口的門檻更低 融資租賃就是通過融物的方式來實現融資。類似設備「按揭」、「分期付款」購買;對於政府(及特大型公司)的基礎設施項目,融資租賃又類似於「BT(建設-移交)模式」。
  • 資金市場:九月總結與十月展望
    MLF方面,9月7日央行超額續作6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9月17日,有2000億元1年期MLF到期,央行本次超額投放長期限資金,以應對季末、地方政府債發行等中長期資金需求。
  • 央行連續六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資金整體保持平穩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實施淨回籠恰恰說明短期流動性不成問題,季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可部分對衝監管考核等因素影響,資金面平穩跨季的可能性在上升,但這也表明,央行對流動性「削峰填谷」操作不變,在央行持續引導下,流動性過度充裕的局面不可持續,未來料回歸中性適度。
  • 資金面急劇變臉背後:市場利率面臨底部約束
    資金面突然變臉  隔夜回購利率DR001報2.39%,漲85個基點;7天回購利率DR007報2.71%,漲18個基點;14天回購利率DR014報2.92%,漲44個基點……10月最後一天,銀行間回購市場「畫風」大變,中短期回購利率紛紛調頭大漲,DR001單日漲幅甚至創下2014年12月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歷史最大值。
  • 央行放大招 「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 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銀髮〔2020〕322號)》,啟動對銀行差別化的房貸「五分檔」控制模式。「三道紅線」控制資產端,房貸「五分檔」控制資金端。資產端和資金端「雙管齊下」,資金違規、過度流入地產的問題有望解決,房價快速上漲、樓市大起大落將成為歷史。
  • 2020年首次降準利好實體經濟 對衝企業1月資金缺口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央行官網上兩則涉及此次降準的內容中,共提及「實體經濟」一詞多達6次。那麼,此次全面降準將對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具體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