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19號,或許跟今天一樣,烈日當空。不同的是,那一天的白雲之下,徐州城一片死寂。日本人開著坦克,在斷壁殘垣間大搖大擺地來了。
一座空城。沒有諸葛亮坐鎮城頭。歷時5個月的徐州會戰已到尾聲,國民黨主力全部撤走了。
徐州人預料到了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此前持續三個月的狂轟濫炸已經徹底摧毀了徐州的生活供養。
日軍佔領了銅山縣火車站
徐州歷史記錄下了1938年的春夏之交:
3月26日,日軍飛機11架襲擊徐州東郊,投彈34枚。
4月28日,日軍飛機32架,分別由濟南、湯頭鎮起飛襲擊徐州,投彈200多枚,炸死市民百餘人,傷300多人。
5月10日,日軍飛機8架,5次轟炸徐州,投彈230多枚,炸毀焚燒民房4000多間,死傷380多人。
5月11日,日軍飛機7批轟炸徐州。
5月12日,日軍飛機5架襲擾徐州,未投彈。
5月13日,日軍飛機54架分兩次轟炸徐州,投彈300多枚,城內的警報整日未解,炸毀民房500多間,死傷200多人。
5月14日,日軍飛機百架轟炸徐州,投燃燒彈和毒氣彈280多枚,死傷800多人,徐州西李莊鐵路被炸毀,隴海鐵路交通中斷,有70輛機車,300多車皮沒來及開走。
一片狼籍的徐州城區
昔日繁華的大同街在空襲過後,徐州的商業和手工業遭到了重創,城中大多數商人都選擇了離開。
日本人用了比他們預計要多得多的時間去佔領徐州,所以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他們除了得意,還有瘋狂的報復。
從那個布滿血光的五月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8年的時間,徐州人的生活暗無天日,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即將面臨的是什麼。
閆窩慘案紀念館,閆窩村位於徐州正東20多公裡處
5月20號,徐州淪陷第二天,1000餘名日寇殺向了銅山縣張集鎮閆窩村。他們收到消息,附近幾個村的鄉親為了躲避日軍,大多跑到村邊的蘆葦蕩中藏身。漢奸們鑽進蘆葦蕩,欺騙村民來領良民證,許多人上當受騙,被集中在一起趕進了滕家四合大院。院子裡滿滿的擠了好幾百人,外面架滿了秫秸,日軍放火燒院子,在門外架起了機槍。
連在日本國內都被認為不可發布的日軍暴行照片
慘案發生當天,日寇殺害村民近千人,燒毀房屋數十間,被活活燒死的村民就達670餘人,閆窩村18戶村民被滅門。
閆窩慘案的親歷者孫慶蘭。當時只有半歲的孫奶奶,因為被誤以為已死,丟棄在河邊,才倖免於難。
在同一天,從徐州逃難(跑反)到漢王的百姓遭遇了殺紅眼的日本兵。在震驚史上的漢王慘案中,2000多徐州百姓遭屠殺。當時17歲的徐州人苗永庇在那場跑反中,倖存下來,後來,他成了一名抗戰老兵。
據1946年5月出版的《冀魯豫三分區八年抗戰人口損失統計表》統計分析,豐沛銅三縣以及當時的華山縣,被日軍殺害的無辜群眾達到了8909人,被日軍機槍掃射以及拷打致殘的無辜百姓,人數達到了2456人。
在日本國內的報刊上,反日標語被他們認為是故作姿態的商業炒作
徐州大馬路,背景是中富盛煤號的外牆。外牆上有標語,印著「好男兒當兵去」、「洗雪國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等,標語的落款是隴海鐵路銅山車站。
除了鐵路,煤礦也是日軍首要目標,1938年10月,日軍侵佔了賈汪礦場後,於1941年開鑿夏橋北斜井,全長258.6米,次年又開鑿夏橋南斜井,全長332.8米,進行掠奪式開採。
日本人在徐州辦起汽水廠和捲菸廠
生產戰備物資的徐州寶興麵粉廠也被日本人佔據
對於供職於省立徐州女子師範的徐州人王壽彭來說,失去的更多。從1938年五月開始,長達8年,日本憲兵分隊長石松佔了他的房屋,他一家人有家不能回。
1943年,一名商人從南京出發,去天津探視,途經徐州濟南,他必須有日本特務機關發放的旅行通行證,否則寸步難行。
日據時期的徐州天主教堂遭到日本兵和漢奸的時刻監控
徐州培正中學的王恆心校長被迫將學校停了課。1942年,王恆心借王陵路婦女學道院與美傳教士別墅閒置房產(原十五中),開辦培真中學。
1939年,在文廟(今徐州二中校內)的後半部(前半部已被日機炸成一片瓦礫)。徐州建國中學成立了。當時全校只有一年級兩個男生班,一個女生班,共約一百多人。
建國中學的校長劉紹昆是親日分子,徐州日本憲兵隊長森木五郎擔任學校顧問。這個學校的教師大多是從北京聘請來的有名牌大學學歷的和有相當教學經驗的老師。據當時的學生趙立澍回憶中說,建國中學有一個特殊的政治背景,即「青年黨」,這裡的老師多數為「青年黨」成員。從表面上看,這個「青年黨」肯定是個漢奸黨,但在實際上卻令人琢磨不透。開學後,有的老師偷偷宣傳抗日,受到同學們的歡迎。
徐州淪陷後,徐州一中(江蘇省立徐州中學)停止了正常的教學活動。
1937年底,第五戰區抗敵青年學生軍團在一中成立,團長是李宗仁。青年軍團招生不限年齡性別,不問學歷與信仰,不管職務與資歷,只要求「堅決抗戰到底」。這個戰時的軍校為抗戰培養了一批從事組訓宣傳的人才。
解放後的城隍廟大殿是徐州市公安局所在地
1938年,中國共產黨的敵後抗日組織第五戰區青年救國團成立。青救團的成立大會在徐州城隍廟大殿召開。青救團訓練部辦《救國青年》小報,宣傳救國道理和青救團活動情況。成立三個月中,各地有分團部幾十處,會員數萬人。
日本女人閒庭信步的徐州城,看上去如此陌生
位於徐州文化路上的遠東銀行,至今還保留著日軍水牢
1944年10月,日偽淮海省立醫院的醫生早晨臨上門診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從照片上醫生低著頭的微妙表情,不難看出,在鐵蹄下生活,即使衣食無憂,也一樣充滿屈辱。
編輯:許波 責編:朱宸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