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騎著保潔車迎著寒風轉運垃圾、一次次徒手清理冰冷海水中的枯枝和泡沫塑料……近日,寒潮襲來,廈門環衛工人堅守崗位,那一襲橙色工作服分外亮眼。「拿起掃帚,跑起來就不冷了……」採訪中,環衛工人樸實的話語裡飽含著他們的敬業、熱忱。這些「城市美容師」不懼嚴寒,始終奮戰在保潔一線,守護廈門顏值。
寒潮來襲,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橙色工作服分外亮眼。記者 陳理傑 攝
鏡頭1
戴兩層手套,手還凍得痛
11日凌晨5點,天空一片漆黑,前埔清潔樓前,五六名環衛工人正在轉運垃圾。呼嘯的寒風無孔不入,鑽進領口、袖口,凍得人瑟瑟發抖。「我的手都凍麻了,抓垃圾桶的時候,感覺刺痛。」52歲的思明城建集團廈門市思環保潔服務有限公司蓮前環衛所環衛工人王勝泉跺著腳說。
即便如此,透骨的寒意並未擊倒他們,搬運垃圾桶、裝車傾倒垃圾、卸桶,他們忙碌不停。王勝泉負責的前埔前村片區,人流密集,生活垃圾較多。每天凌晨2點多,他就要頂著寒風開始收運垃圾,兩小時內要清理好垃圾收運點附近的垃圾,並把20餘桶垃圾一一裝車,運送到轉運點。
騎著保潔車,穿梭在寂靜的街道,刺骨的寒風迎面而來。「最近天冷得很,感覺比我安徽老家還冷。」 王勝泉說。他的工作量本來就不小,寒冷天氣更是增加了他的工作難度。等候收運車的過程中,他不時甩甩手、抖抖腿,活動一下凍麻的手腳。為了禦寒,他穿了4件衣服、3條褲子,有時還裹上一件厚厚的棉襖。即便套上兩層手套,手上的老繭仍舊凍得生疼。休息時,他趕緊拿出保溫壺,喝一口熱水。思環保潔服務有限公司也配備了紅糖水、薑茶,幫助環衛工人抵禦嚴寒。
胡強英正拿著掃帚,和環衛工人們一起進行路面保潔。記者 陳理傑 攝
「拿著掃帚,跑起來就不冷了……」會展南路上,蓮前環衛所網格管理員胡強英正拿著掃帚,和環衛工人們一起進行路面保潔。海風帶著溼冷的潮氣席捲全身,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我在廈門工作10年了,今年是最冷的一年。」 胡強英感嘆。
除了負責路面保潔外,胡強英還要騎著保潔車巡查路面保潔情況。保潔車座椅上放著一個繡花紅枕頭,看到攝影拍照,她有些不好意思說:「座椅太冰了,放個枕頭能暖和一點。」
鏡頭2
天再冷,海域保潔也不能停
11日清晨,香山避風塢停滿了回港的船隻,正值退潮,海水退去,露出灘涂,幾隻白鷺從空中飛過。這裡有白鷺,說明生態環境不錯,這得歸功於蓮前環衛所保潔員何永景和同伴們的努力。
保潔員何永景和同伴在灘涂上清理垃圾。來源:海西晨報
保潔員何永景 來源:海西晨報
退潮時,他們在灘涂上清理垃圾,無數次彎腰徒手撿起樹枝、紙屑、泡沫塑料,還沙灘一片潔淨;漲潮時,他們要駕船出海打撈垃圾。即便最近天氣嚴寒,他們也不能裹上厚衣服,只能穿著輕便登船。
為了作業方便,打撈垃圾時,何永景很少戴手套,每次用網撈起垃圾後,他都要徒手清理乾淨。避風塢有一處拐角,船隻難以靠岸。何永景只能套上橡膠褲,涉過及膝的海水,上岸清理。船底、撐竿上常會「長」出海蠣殼,清理時一不小心就會刮破手套、割傷手。前幾天,何永景的手被割破了。在清理海漂垃圾時,傷口一碰到海水就會火辣辣地疼。
然而,即便天氣再冷,海域保潔也不能停,這是何永景和同伴對這5萬平方米水域的誓言。
鏡頭3
滿手凍瘡是「生活的印記」
每天清晨,機械清掃船從西堤碼頭出發清理海漂垃圾,海上「清道夫」們在凜冽寒風中開啟冬季作業模式。為了行動方便,海上環衛站的水手們只穿一兩件比較單薄的衣服。脫掉手套,露出滿手的凍瘡和傷口。對此,他們笑稱,「這是生活的印記」。
海上環衛站的水手們身穿單薄衣服。來源:海西晨報
水手們揮動冰冷的耙手清理海漂垃圾。來源:海西晨報
船隻行駛到世茂雙子塔附近,駕駛員操控著方向盤,按下按鈕,垃圾收集鬥緩緩入水,不一會兒垃圾就打撈上來了。水手們要爬上垃圾箱,揮動冰冷的耙手清理海漂垃圾。「冷嗎?」記者問。水手們不住地點頭,但他們的動作並沒有停,因為守護這片蔚藍海域是他們的職責。(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楊陶然)
【來源:廈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