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人種——蒙古人種

2021-02-13 海拉爾區草原經典烤吧

2014-09-23 草原經典時尚烤吧

翻開任何一本人類學方面的百科全書,有關蒙古人種的科學定義是:蒙古人種,英文名稱:Mongoloid,定義:泛指所有聚居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的當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其中,分布在東北亞的蒙古、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人類稱為典型蒙古人種(typical Mongoloid),而居住在東南亞地區的人群稱為南亞蒙古人種(southern Mongoloid)。也有學者將蒙古人種具體分為北亞、東北亞、北極、東亞、南亞等類型。

審美觀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不同民族的審美觀都有很大差距。比如傳統的蒙古人以闊面、單眼皮、吊眼為美。所以我們看帝國時代---元代蒙古皇后、妃子的遺畫,都是誇張了這些特徵,就像西洋繪畫女性時通常都會誇大女性的眼睛一樣。

在蒙古人裡那些在大部分東亞人看來可能很漂亮有著高加所面孔的人,通常都希望自己的情人是一個有著典型黃種特徵的人。有很多外國人不理解,蒙古國大街上有那麼多"美麗" 的姑娘,但被蒙古人尊為偶像級的歌星、影星卻多為今天東亞人所不齒的「大餅子臉、闊面、小眼睛、單眼皮」。而為什麼這些人能當上偶像,正是因為蒙古人的傳統審美觀。蒙古人就是覺得長成這樣才能叫漂亮。

當然,蒙古人裡也有綠眼睛、藍眼睛的人,也有高加所特徵非常明顯的人。但是蒙古人從來沒覺的這些人很特別,蒙古傳統文化認為烏黑亮麗的頭髮以及珍珠黑和細長的吊眼、小鼻子、潔白的牙齒、古銅色的皮膚、豐滿的曲線才是美女的特徵。事實上大家心裡可以想像一下,有著這種明眸皓齒特質的姑娘會顯得多麼健康……

蒙古當年以雷霆萬鈞之勢給了歐洲人沉重的打擊,當偉大的蒙古金帳汗國屹立在伏爾加河畔時,從帝國最高統帥拔都汗都普通的蒙古士兵,絲毫不覺得金髮碧眼的俄羅斯等歐洲民族有什麼美感。在如日中天的蒙古統治者看來,歐洲人不過是一群青面獠牙甚至沒有發育好的低等人種而已。而且,當時的俄羅斯各個公國為巴結討好蒙古統治者,也認可甚至開始崇拜蒙古人的審美觀。

如果按照今天的審美觀,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各民族,對白種歐洲人的"畸戀",純粹是儒家奴卑文化的遺留問題,無非就是誰強就崇拜誰。就如中國人在恥笑同為儒家文化的日本人"脫亞入歐"時,自己不也以金髮碧眼的西方為美嗎? 早期西方人侵華時,中國人根本不覺得西方人漂亮,當時的中國人都覺得西方人是一群渾身是毛,藍眼紅髮的妖怪,這一點有很多當時中國人所醜化西方人的文字和圖畫為證。等到被西方人徵服的時間長了以後,中國人自然就開始逐漸"崇洋媚外"了。這和國人起初鄙視滿人的豬尾,到最後減不減辮居然成了是否愛國的標誌一樣(當然最後也是減掉豬辮,人人都留起了"漢奸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即便在當今的歐洲人眼裡的東方美女、帥哥,都是那些黃種特徵明顯的人。而這些人在今天的黃種人當中卻並不吃香,因為今天的東亞人都喜歡那些長像接近西方的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否是不同文化審美情趣的互補呢?

西方人之所以把黃種人命名為蒙古人種,並不是因為蒙古人是特別典型的黃種人,而是因為蒙古人是西方人第一個大範圍接觸的黃種民族。當年雷霆萬鈞之勢的蒙古帝國給了西方有史以來最可怕的衝擊!18世紀的比利時國王「中國宮」裡的壁畫上畫的"中國人"都住在蒙古包裡。從這些諸位就可知當時的西方人對東亞民族的了解,還只停留在對蒙古人殘存的可怕記憶上。馬可波羅和圖蘭朵做為西方人對東方僅有的幾個印象,全部都是指向蒙古人。因此,圖蘭朵唱的根本不是中國,而是蒙古,包括裡面唱到的公主也是蒙古公主(圖蘭朵--蒙古語意思為「溫暖」dulaan,元朝時的一個皇家公主)。

今天的中國舞臺劇《圖蘭朵》已經是按照今天的中國人的山寨精神篡改了這些因素,所以,張藝謀的《圖蘭朵》在西方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可,至多,勉強算一個被篡改的文化交流因素而已。西方人對馬可波羅的印象也只是蒙古大汗的大臣(實際上,馬可波羅在元朝供職近二十年,能說流利的蒙古語,卻連一句漢語都不會)。這就是中世紀西方人對黃種東亞的全部印象,所以西方人管黃種人叫蒙古人一點都不驚奇。直到今天他們仍舊在其百科全書裡這麼稱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人曾被稱為蒙古人種?
    蒙古人種內涵的演變與廢棄但到公元19世紀後半葉,隨著人類學的發展,很多科學家發現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和亞洲黃種人在生理構造方面高度相似,後來很多研究顯示美洲土著是在大約1萬多年以前通過白令海峽從亞洲遷徙到美洲的,因此他們其實也是黃種人。所以在公元1876年之後,美洲土著也被歸入了蒙古人種之中,主流的世界5個人種就變成了4個人種。
  • 為啥在歐美人眼裡,黃色人種一度被稱為「蒙古人種」
    成吉思汗·鐵木真一位徵服了大半個世界的男人,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在歐美人眼裡,黃色人種一度被稱為「蒙古人種」。由此可見在歐美人心中對鐵木真的推崇。在評價古代世界第一偉大人物的時候,歐美國家基本上都會把鐵木真與亞歷山大大帝並稱第一。
  •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的後裔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現代人類學家普遍將他們歸類為獨立的種族美洲人種和蒙古人種。 純種印第安人的特徵是頭髮黑而直,面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毛髮稀少,黑眼睛,與高加索人種相比膚色較深,但鼻子突出。但是不同種族的印第安人之間鼻子的形態也有所不同,比如北美印第安人的鼻子就很高,而巴西亞馬遜的印第安人鼻子就非常低。
  • 人類源流——蒙古利亞人種1
    蒙古利亞人種(Mongoloid),又稱黃色人種、黃種人、蒙古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
  • 人類學視角下的蒙古利亞人種
    根據蒙古利亞人種的不同特點,可分為亞洲蒙古人種和美洲蒙古人種(紅種)。亞洲蒙古人種又可分為北方蒙古人種、南方蒙古人種。有的學者把介於兩者之間的漢、藏、朝鮮等民族稱為遠東蒙古人種或東亞蒙古人種。學者們還把蒙古人種和北歐白人的混血種叫烏拉爾人種或北極白海人種。把中亞的黃白混血人種叫南西伯利亞人種或中亞人種或突厥人種。
  • 歷史上第一個「浙江人」,居然不是蒙古人種?專家推測是澳美人種
    身高一米七三,年齡三四十歲左右,側身屈肢埋葬,懷裡還「抱」著一隻紅衣彩陶,人種、死因暫未知。這是浙江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墓葬及完整人類遺骸,因此被稱為「浙江第一人」。他離我們如此之遠,又如此之近。八千年間,洪荒時代的古老先民,就這樣一直在義烏城西街道橋頭村中的這片田野中靜靜沉睡,四周都是民居,以及有密集車流呼嘯往來的公路。
  • 我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是什麼人種?蒙古人種為主,混有少量白種
    諾因烏拉墓地中的匈奴貴族形象還原圖杜門教授對蒙古各地匈奴墓葬出土的 38 個頭骨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從平均值可以判定匈奴時期的顱骨系列,在人種上屬於蒙古人種北部亞洲類型;此外, 對建造於公元前1-公元後1世紀,屬於匈奴大貴族的諾音烏拉匈奴墓的女性和男性顱骨的人類學研究結果顯示:兩個匈奴貴族皆為北亞蒙古人種。
  • 一起來了解中國三大人種:通古斯人,馬來人,蘇美爾人
    我國自古以來東西南北各自特有的獨特生活習俗與服飾相貌特點,隨著文化生活通婚繁衍基本上已經界限不是那麼明顯而如今的學者也並不願意區分人種,所以基本統稱黃色人種
  • 地球上人口規模最大的人種是不是黑人?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三大人種,即高加索人種(白種人)、蒙古人種(黃種人)、尼格羅人種(黑種人),而目前的三大人種中,高加索人種(白人)的人口規模是最大,佔世界人口的54%,同時白人佔據的土地也是最多的,除了南極洲以外,世界其他大洲都有大量白種人,而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這幾大洲的主體人種都是白種人。
  • 我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是什麼人種?考古學家:大部分是黃種人
    諾因烏拉墓地中的匈奴貴族形象還原圖杜門教授對蒙古各地匈奴墓葬出土的 38 個頭骨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從平均值可以判定匈奴時期的顱骨系列,在人種上屬於蒙古人種北部亞洲類型;此外, 對建造於公元前1-公元後1世紀,屬於匈奴大貴族的諾音烏拉匈奴墓的女性和男性顱骨的人類學研究結果顯示:兩個匈奴貴族皆為北亞蒙古人種。
  • 五大洲不同的人種是怎麼形成的?看看你是屬於那種人
    人種的不同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由於過去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嚴重束縛,各個人群長時期地生活在相當隔離的各個地理環境中,在體質上形成了互不相同的適應性特徵。這些特徵世代相傳致使人類分衍成為若干具有明顯體質差異的種族。因此,不同的人種或種族實際上是智人種的各地方性亞種。
  • 種族,混血印第安人種
    大家好,我是蘇芳會,今天給大家說說《種族》種族關於印第安人的種族問題學術界曾有過不同的看法,1758年,著名人類學家林奈曾把世界人類分為四個種族,即亞洲的黃色人種、歐洲的白色人種、非洲的黑色人種和美洲的紅色人種。
  • 中國人是黃色人種,也是混血人種
    由於中國人是混血的原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的中國人皮膚顯白,有的中國人皮膚顯黑,這是因為不同人種的血脈多與少的原因。同時自然環境對人的膚色也有影響,常年在野外勞作,經受日光直接照射,皮膚容易變得黝黑,常年在室內工作,皮膚則會相對變白。
  • 神秘人種:60年代太平洋島國,玻里尼西亞人老照片
    玻里尼西亞人是蒙古人種與白種人的混合類型,他們往往身材粗壯,體毛較多,膚色呈暗銅色。圖為夏威夷的玻里尼西亞女性玻里尼西亞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居住在太平洋的,他們是在遠古時期從別的地方遷徙而來。現在主流認為玻里尼西亞人是來自於臺灣的遠古人類。玻里尼西亞人四個地區的族長,從左至右 馬克薩斯群島、湯加、夏威夷、薩摩亞。
  • 性格勇猛,忍辱負重,最終強大起來,帶你了解最「剛強」的人種
    人種,一般是指在體貌形態以及遺傳特徵方面擁有相似之處的人群,分類標準主要包括外貌特徵、基因類型以及價值觀等。其中根據體貌特徵分類,世界上的人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即高加索人種、尼格羅人種以及蒙古人種。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不斷增強,各個人種之間的利益交織在一起,所以和諧共處成為了人們共同的價值追求。一說到人種,就不得不提到印度,印度是我們亞洲人種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人類學家的統計,在印度生活的人種主要包括尼格羅人、蒙古人、澳大利亞人以及歐羅巴人。由此可見,在印度生活的人種,包括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幾大人種。
  • 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是歐洲唯一信仰佛教的地區,屬於蒙古人種
    ,來到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來聊聊: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八十二:卡爾梅克共和國(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鬧獨立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國土橫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國土面積達1709萬平方千米,東西綿延超過9000千米,東西部之間的時差超過10個小時以上。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東亞人是進化最發達完備的人種
    傳遞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眾家智慧合為一體,以全息立體的思維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萬物的奧秘,傳承、創新東方智慧,共創美好新世界。蒙古人種的眼睛小(眼裂小)。因為人類進化之後,需要搏鬥的機會相對少了,沒有必要整天「睜大眼睛」應付意外,這是人類進化的結果,相信幾百萬年以後,西方人的眼睛也會變成「眯眯眼」。6、鼻子和鼻孔。蒙古人種的鼻子和鼻孔較小。因為人類進化以後,從事野外活動(如狩獵)減少,不需要為劇烈體力活動(如奔跑)所需的大通氣量(提供氧氣)。因此鼻子和鼻孔都變小了。
  • 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其實還有一種你不知道
    很多人的印象裡會覺得世界上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這三種膚色的人種,實際上,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人種,接下來依次介紹一下黃種人他們的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髮,眼有內眥褶,體毛不發達,淺膚色。還有北海道阿依努人、太平洋群島的玻里尼西亞人在相貌體質上具有類似地中海人種的特徵,同時兼有一些蒙古人種特點,分子人類學證實了這兩者的基因出自亞洲,與蒙古人種同源,與歐洲人沒有密切的遺傳關係,其獨特體質也許是在隔絕的孤島中獨立進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