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四波疫情持續嚴峻,港府已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至最嚴水平。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13日)表示,收緊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有可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對某些特定行業帶來衝擊,政府會研究如何向受有關措施重創的行業提供進一步支援。
由上周四(10日)起,全港所有食肆晚上6時後禁止堂食。而第三波疫情時,政府亦曾推行共36日的禁晚市堂食規定。每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對飲食業的衝擊都是首當其衝,有人認為12月適逢冬至和聖誕節,本來是食肆「翻身」的好機會,情況令人唏噓。
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形容,政府其實只是用另一方式作「封城」,業界對抗疫無意見,「只能夠接受。」惟他坦言食肆的晚市生意極為關鍵,7月禁晚市堂食時,業界已損失近八成生意,現時無生意亦無保就業計劃等資助,食肆將難以生存。
黃傑龍續稱,過去政府推出嚴謹防疫措施後,要接近兩個月才可將確診數字降回單位數,因此對兩星期後可恢復晚市不感樂觀。而每年12月有很多中餐宴會、婚宴、周年晚宴,以及聖誕慶祝活動舉行,是業界傳統旺季,一、兩個月的虧蝕可能已蓋過一、兩年所賺的錢。
黃傑龍估計是次禁晚市堂食會令業界生意額跌至僅得兩、三成,他稱業界不能無止境等待,促請政府盡快公布補助方案,讓業界能「咬緊牙關」捱過。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表示,擔心年底前再有約1000間餐廳會停業或結業,影響或會延伸至供應商等相關行業。
黃家和指,疫情下目前已有約2300間食肆結業,數萬名飲食業員工失業,禁晚市堂食令酒樓及婚宴場地等大型食肆的生意額跌至零,部分餐廳轉即使做外賣,也彌補不到損失,最多只可以令生意回復約兩成半。
他又指,政府在10月公布餐飲業失業率達14.8%,屬各行業最高,料行業的失業率將攀升至15.5%,甚至16%,意味全行約20多萬名從業員受影響。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發表網誌表示,面對持續嚴峻的疫情,香港特區政府堅守「外防輸入 內防反彈」的策略,採取更嚴厲和更精準的防疫抗疫措施,務能達到「清零」。
張建宗指出,防疫絕非靠運氣,市民的防疫意識和行動至為重要。他呼籲市民在這非常時期,應暫停社交活動和家庭聚餐。他認為居家抗疫會確保大家有一個平安和健康的冬至及聖誕節。
另外,張建宗亦表示,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有可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就某些特定行業帶來衝擊。政府會研究如何向受有關措施重創的行業提供進一步支援,尤其是被勒令停業的處所。政府會盡快公布有關詳情。
張建宗又提到,全港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對本港回復正常生活至為重要。政府的目標是在2021年內為大部分香港市民提供疫苗,透過由政府主導的疫苗注射計劃讓市民以自願形式免費接種。首批疫苗會優先為醫護人員、長者、長期病患者、安老或殘疾院舍員工等高風險群組接種。
與此同時,政府透過不同渠道大幅增加檢測量,估算每天可為最多約八萬名市民收集樣本進行檢測,他又呼籲市民善用各個檢測的渠道接受檢測。
政府昨日(12日)宣布新增五間社區檢測中心,分別位於天水圍天晴社區會堂、石塘咀體育館、土瓜灣體育館、馬鞍山體育館及牛頭角道體育館,由下周起陸續投入服務。檢測中心收費上限為240元,按檢測承辦商安排的方式付款。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網、香港01、明報、星島日報、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