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之墓下落何處?考古專家:古墓可能在這一座大山中

2020-12-18 稗史候說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墓地在何處?幾百年來,無數的探險者和歷史學家都在尋找,但至今依然沒有下落。成吉思汗之墓,成了考古史上的一個謎團。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尋遍了蒙古高原各地,循著成吉思汗當年徵戰的路徑尋找,但至今一無所獲。成吉思汗的墓地最有可能在何處呢?一位專家給出了他的答案。

成吉思汗

12世紀至13世紀初,成吉思汗東徵西殺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起龐大的蒙古帝國。1625年,成吉思汗先後滅掉今伊犁河以西的西遼和花剌子模國後,次年又親率大軍進攻西夏。原因是在他率軍西徵時,西夏曾企圖把漠北未被蒙古徵服的部落聯合起來,共同抗擊蒙古。

當年2月,蒙古大將忽都鐵木兒致書召諭西夏沙州守將歸降。對方見兵力懸殊,便假意詐降,並備下牛、酒犒賞三軍。蒙軍主帥前來受降,忽見伏兵四起,忽都鐵木兒才知中計,趕忙上馬突圍,不料馬被絆倒,馬腿受傷。夏兵正要上前捉拿,多虧其手下一員戰將將自己的馬交給忽都鐵木兒,他才趁亂逃脫。成吉思汗聞報大怒,立即增兵急攻,直至城破。

成吉思汗

打下沙洲之後,蒙古鐵騎繼續進攻下一個目標——靈州。靈州的西夏守軍拼死抵抗,蒙古軍損失慘重。成吉思汗對西夏人的反抗非常生氣,於是下令加緊攻城。戰爭打到7月份後,成吉思汗在六盤山清水縣西江染上重病。

臨終之時,他在軍中立下遺囑:死後秘不發喪,直到滅掉西夏為止。成吉思汗死後,蒙古軍隊果然秘不發喪,並帶著強烈的復仇心理,把前來乞降的西夏末主李睍處死,接著鐵騎橫掃西夏全境。

據文獻資料記載:「成吉思汗22年丁亥,秋7月壬午,不預,崩於薩裡川老徒之行宮,壽66」。根據歷史傳說,成吉思汗死後,他的遺體被運回故鄉,陵墓深埋,萬馬踏平,又將墳地植成森林。這種墓葬方式有別於中原帝王,蒙古汗王以這樣的埋葬方式進行保密,杜絕後人盜墓。

從此以後,成吉思汗的安葬之處從未在中國任何史料中出現,元朝的真正帝王陵墓發現的也極少。對於成吉思汗下葬之地,普遍流傳著多種說法,一說是在「起輦谷」,一說是在「不兒罕山」,一說在內蒙古草原,一說在甘肅某座山中。

今天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修建的成吉思汗陵,並非真正的鐵木真陵墓,這是1954年修建的,用於紀念和祭祀鐵木真的墓地。之所以建在這裡,乃是傳說700多年前,鐵木真率兵路過此地時看中了這裡的風水,讚嘆這裡是「衰亡之期復興之地,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長之所,白髮老翁安息之鄉「

成吉思汗並且隨後說出了死後安葬在這裡的話。「伊金霍洛」蒙古語的意思就是「主人的陵園」。但實際上,考古學家在伊金霍洛旗考察後發現,這裡沒有成吉思汗墓。

成吉思汗西徵

2000年3月,新疆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張暉,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意外發現了一座經過人工改造的神秘大「山」。這座大山面南背北,左右各有一湖,湖間有人工河相連,山體的一半明顯被人工改造,許多從土中裸露的石頭與山巖基本走向不符。在大山裡,他還發現了鑿有圓孔的大型動物肩胛骨,這種骨頭曾被用作佔卜的器具,且多為隨葬之物。

隨後,張暉率領他的考古小隊進入阿勒泰山,對可疑之地進行仔細調查。很快他們發現,在大山以西400米,有一處高20米、底座直徑78米的錐形石堆墓。經過對石堆的石頭、散落的遺物對比研究,張暉認為這極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貴由汗的陵墓。張暉的這個觀點,得到了隨行專家黃毅、楊光萍等人的認可。

阿勒泰三道海子石堆墓

經過多次調查後,張暉得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成吉思汗墓極有可能在阿爾泰山之中!張暉的推測有沒有依據呢?從歷史資料分析來看,這個可能是存在的。

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成吉思汗遺體就安葬在阿勒泰山上。馬可波羅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者。」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成吉思汗墓在起輦谷一說中,起輦谷就在阿勒泰山脈的青和縣三道海子,這個地方是成吉思汗的故鄉。

新疆博物館張暉

歷史上,成吉思汗曾經6次跨越阿勒泰山脈,青和是蒙古西徵大軍的必經之路。在三道海子附近,有成吉思汗當年西徵時開闢的四個車道的棧道,有他當年駐紮的軍帳遺蹟,還有他父親也速該的拴馬樁。在三道海附近,當地還流傳著不少成吉思汗的傳說。一些牧民甚至稱自己的祖上曾是「守陵人」。

張暉等人返回烏魯木齊後,立刻寫了一份調查報告上交,強烈建議對阿爾泰山三道海附近的大山進行深度發掘,解開成吉思汗墓葬之謎。但這份報告交到國家文物局之後,給出的回覆是對於現存的帝王陵墓能不挖的就不挖。1997年國家專門出臺規定,發掘陵墓只能是一些小型陵墓,而且是搶救性發掘的陵墓,而且當前也不具備挖掘大型陵墓的技術和條件。

成吉思汗金銀牌聖旨

發掘報告被否定了,這一消息傳到張暉等人的耳朵裡後,頓覺得失望不已。他和他的團隊在阿勒泰山研究了數月,他們非常想知道阿勒泰山有沒有成吉思汗墓,石堆墓已經證明了阿勒泰山有宋元時期的大墓,但由於發掘沒有獲得批准,所以無法證實阿勒泰山是否存在成吉思汗之墓,發掘的石堆墓是否真是成吉思汗。

雖然無法驗證推測,但好在對成吉思汗墓的下落有了一個新的方向。但我們認為:古墓保存在地下永遠不發掘,也許這是對古墓最好的保護,成吉思汗之墓若真在阿勒泰山之中,讓它永遠沉埋地下,讓成吉思汗墓成為一個永遠的、美麗的傳說,也許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王陵示意圖

考古專家張暉的推測具有一定的道理,從歷史文獻和現代考古學田野考察來看,成吉思汗墓在阿勒泰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由於至今沒有同意發掘,這個結論還無法驗證。

也許某一天發掘工作開展了,這個歷史謎團便得到了解決。

參考文獻:《元史》、《成吉思汗墓葬所在地與蒙古早期歷史地理》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埋葬何處?專家發現一座人工改造大山,疑是成吉思汗陵墓
    關於成吉思汗的未解之謎 不過在數百年來,關於成吉思汗還有一個未解之謎,那就是成吉思汗的死亡原因和埋葬地點。 然而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成吉思汗徵討西夏正處於炎熱的夏季,在當時防腐技術差,也沒有冷凍設備,成吉思汗的屍體是不會進行長途運送,所以應該在沿途的某一處埋葬更為合適,這也讓成吉思汗的埋葬地更加撲朔迷離。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著他東徵西討,從2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究竟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裡?至今仍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    四個版本演義成吉思汗之死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公元1162年出生於蒙古部乞顏孛兒只斤氏的一個貴族家庭。
  • 成吉思汗的墓在哪裡?河北一小山村,隱藏了7個玄機
    歷史長河流轉七百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之墓依然成謎。全世界每年有不少人在尋找成吉思汗墓,但至今一無所獲。近年來,中國專家在河北的張家口、保定、承德、山海關一帶進行了深入發掘,其中在一小村子裡有了驚人發現,這個小山村隱藏著的7個玄機,也許能揭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
  • 在成吉思汗陵墓位置,找了800多年毫無蹤跡,專家:可能在此地
    如今秦始皇陵墓的位置,已經被考古學家勘測出來,而同樣身為一代雄主的成吉思汗,其陵墓的位置找了800多年都是毫無蹤跡;如今只有一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坐落在鄂爾多斯草原之上供人瞻仰
  • 成吉思汗的陵墓真的被盜了嗎?考古學家竟遭到了詛咒!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因為這個問題和陵墓一樣,也是一個千古之謎。根據康熙年間的《蒙古源流》中記載,在攻打西夏的時候,俘虜了西夏王妃,被敬獻給了成吉思汗,據說在侍寢當天晚上,西夏王妃就趁成吉思汗放鬆警惕的時候,將他刺殺了。但這個說法也存在很大的疑問。一個弱女子不可能攜帶武器去侍奉成吉思汗,除非是暗器。
  • 成吉思汗墓為何無法找到?
    據信,世界將隨著成吉思汗墓的發現而終結。這種說法與帖木兒傳奇遙相呼應。帖木兒是14世紀的突厥蒙古國王。1941年,他的陵墓被蘇聯考古學家發掘。在帖木兒陵墓被發掘之後不久,納粹軍隊就入侵蘇聯,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血腥的東方戰線。迷信的人可能將此視為因果關係。很多蒙古人堅信,成吉思汗費盡心機想要把他的陵墓藏起來,現在打開它將有違他的心願。這是可以理解的。
  • 成吉思汗為何要用眾多毒蛇來守陵?原來是為隱瞞一個千年之謎
    在統一草原的過程中,安答(結義兄弟),義父都死在了成吉思汗的大軍鐵蹄下。王者的鮮血鑄就了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相傳成吉思汗死後,手下人曾用兩隻白色的駱駝來掩蓋成吉思汗墓的具體位置。他們將一對白色的母子駱駝帶到了某個地方。在埋葬完成吉思汗的遺體後,手下人當著母駱駝的面,將小駱駝斬殺在成吉思汗墓前。通過母駱駝對小駱駝血脈、氣味的特殊記憶,後人便可以找到成吉思汗墓的準確位置了。
  • 為什麼無法找到成吉思汗墓?
    這片土地堅守著自己的秘密。蒙古的面積是英國的七倍多,但是道路卻只有英國的 2%在考古生涯中,迪馬扎布·額爾德尼巴特爾(Diimaajav Erdenebaatar) 博士曾多次克服了這樣的困難。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是蒙古首都烏蘭巴託州立大學 (Ulaanbaatar State University) 考古系主任,也是為尋找陵墓成立的首個聯合探險隊的成員之一。
  • 成吉思汗死後秘葬何處?無數人找了幾個世紀一無所獲
    因此,考古隊員判斷,這應該是一座元朝皇家墓葬。這個鏤金箱子和年輕女屍的出現讓所有的考古隊員興趣大增,都開始有意無意的考證和研究起來。後來戰爭結束,元朝的大汗在這裡修建了一個陵墓,將公主以及在這次戰爭中犧牲的將士以及王族人士葬在這裡。肯特山,在成吉思汗時期被稱為不爾罕山,意為「佛」「神」山,屬於蒙古國肯特山脈的最高峰,這裡常年積雪,是斡難河的源頭,與蒙古民族歷史以及成吉思汗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關係。它是一座聖山和名山,也是一座功臣之山。
  • 山西一座古墓被盜,考古專家卻哈哈大笑:盜墓賊有眼無珠啊!
    山西一座古墓被盜,考古專家卻哈哈大笑:盜墓賊有眼無珠啊!文/一休道山西省的中心太原市,是一個有著4700年歷史的文明城市,太原簡稱為「並」,所以也被稱為并州,另有晉陽、龍城稱呼。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及國際交流的中心,有著「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美稱,是中國能源、重工業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山西太原的晉源區,有一個名為王郭村的地方,在這裡曾經挖掘出一座巨型的古墓,面積足有400多平方米。
  • 成吉思汗究竟葬在哪兒?為何找了數百年都沒有找到?原因很簡單!
    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徵討西夏途中去世,享年六十六歲。關於成吉思汗的去世,數百年來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首先來說,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有人說是戰死的,有人說是被馬踩死的,還有一些人說是被雷劈死的。但是在作者查閱《秘史》等相關史料後發現,這些說法都不可靠。成吉思汗是正常死亡的,他是在他的營帳中安靜的離開的,並不存在什麼各種千奇百怪的離奇死因之說。
  • 神秘的成吉思汗陵:蘇聯美國曾出動精銳專家,至今找不到具體位置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的草堂上,屹立著一座佔地55000平方米的超大宮殿群。但說是宮殿,其實是成吉思汗陵,不過這裡並非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只是一處用來紀念成吉思汗和發展旅遊業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仍是一個謎。
  • 開山炸出西漢古墓,墓中全是「現代設施」,專家:莫非是穿越者?
    很多人也喜歡考古,因為在考古的時候能發現很多稀奇的事情,現在也有很多關於考古的節目,很多人都喜歡觀看這類節目,覺得十分有趣,但是在考古的時候也出現了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011992年在河南永城市,有一位村民在保安山開山炸石的時候,炸出了一座西漢的大墓葬,這位村民見此情形沒有將裡面的文物佔為己有,而是趕緊上報給了相關部門,上面連忙派了專家們來到這個地方,對古墓進行開採。專家們來到之後,發現這個古墓是一座"斬山輪廓,穿石為藏"的墓葬,也就是說這座墓葬並不是劈開山之後用石頭堆砌修建的,而是工人們努力將大山鑿開掏空而形成的墓葬。
  • 廣西一明代古墓,墓中出土一塊「瑞士手錶」,專家驚呼:這不可能
    廣西一明代古墓,墓中出土一塊「瑞士手錶」,專家驚呼:這不可能在中國掀起熱潮,我國目前已經發現了很多古墓爾多莫中尉抽出來數不清的奇珍異寶,在發掘古墓的過程中,除了珍寶之外,還應該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從今天早晨就給大家說說關於廣西一座古墓的故事,建築古墓中出土了一份非常特別的禮物
  • 奇聞異事:成吉思汗為何要用眾多毒蛇來守陵?原來是為隱瞞一個千年之謎
    在統一草原的過程中,安答(結義兄弟),義父都死在了成吉思汗的大軍鐵蹄下。王者的鮮血鑄就了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相傳成吉思汗死後,手下人曾用兩隻白色的駱駝來掩蓋成吉思汗墓的具體位置。他們將一對白色的母子駱駝帶到了某個地方。在埋葬完成吉思汗的遺體後,手下人當著母駱駝的面,將小駱駝斬殺在成吉思汗墓前。
  • 古墓暗藏無數珍寶,盜墓賊卻一無所獲,考古專家一眼看出玄機!
    千年前的古墓意外出土,考古專家卻發現多個盜洞,整個墓室除了一座巨大的石棺外,空空如也。難道這又是一座,被盜墓者盜掘一空的古墓嗎?令現場的專家憂心重重。當重達三噸重的石棺被吊起後,一個出乎意料的景象卻又令現場的所有人欣喜不已。
  • 專家尋找成吉思汗陵,竟多次發生意外之事,至今科學家都難以解釋
    提起成吉思汗,人們似乎總有道不盡的傳說和秘密。 波斯歷史學家費志尼,曾在其《世界徵服者史》中寫道:「即使是亞歷山大在世,他也不得不尊成吉思汗為老師。」確實,作為蒙古帝國的初代可汗,成吉思汗從登基開始,便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其徵服地域之遼闊,真是前所未有。
  • 成吉思汗墓之謎 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一個美國的歷史與地理考古隊於2002年6月獲得外蒙古政府的許可,在蒙古首都烏蘭巴託以北200英裡的地方,挖掘他們認為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墓陵地點。  然而,這個由芝加哥大學歷史學者伍茲以及黃金交易商克拉維茲共同組成的考古隊,在遭遇一連串不幸事件後,突然決定放棄挖掘行動。
  • 成吉思汗陵墓:哪怕動用世界頂級科技,你依然找不到它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世界上至今仍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比如成吉思汗陵墓的謎團。曾經有一位蒙古學家曾預言,成吉思汗的陵墓如果被發現,裡面的奇珍異寶可能比秦始皇兵馬俑更令世人震撼。
  • 「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墓主人身份確定
    1月29日,據青海省文物局消息,考古專家在2018血渭一號墓墓室內清理出一枚刻有駱駝紋、古藏文的銀質印章,通過藏學專家釋讀,結合敦煌吐蕃經卷等文獻記載,初步推斷2018血渭一號墓墓主為吐蕃統治時期的一位吐谷渾王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建華說,「敦煌吐蕃經卷中的《阿柴紀年(殘卷)》記載:吐蕃墀邦公主嫁給吐谷渾王,她的兒子是莫賀吐渾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