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阿富汗上空悄然的出現了一款大型無人偵察機的身影,他執行了50次作戰任務,累計飛行1000小時,提供了敵軍15000多張敵軍目標情報、監視和偵查圖像,還為低空飛行的捕食者無人機指示目標,他就是堪稱天空之眼的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全球鷹是美國洛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主要用於為美軍軍事行動指揮提供遠程偵查,1998年首飛,2000年服役。全球鷹相貌不凡,看起來很像一頭虎鯨,他身體龐大,雙翼展開,翼展甚至超過了波音747飛機,球狀機頭內隱藏著直徑達1.2米的雷達天線。
主要性能參數:機長13.4米,高4.62米,翼展35.4米,巡航速度635km/h,最大飛行速度740km/小時,最大飛行高度近20000萬米,最大起飛重量11.6噸,航程26000千米,續航時間42小時,自主飛行時間長達36小時,可以完成跨洲際飛行,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單次飛行時間最長,距離最遠,飛行高度最高的無人機。
1架全球之鷹無人機系統包含機體,偵測器模組,航電系統,資料鏈共四部分;機身來說採用的是平常的鋁合金,機翼則是碳纖維。動力則來自勞斯萊斯AE 3007H渦輪風扇發動機,該發動機可產生接近3.2噸的推力,讓全球鷹具備搭載900公斤設備的能力。
在偵查能力方面,全球鷹機頭罩內載有雷神公司建造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光電(EO)與紅外線(IR)感應器功能的整合模組,光電和紅外感應器都能同時配合合成孔徑雷達使用,使其具備穿透雲雨和風沙的障礙,還能對運動目標進行持續監視。全球鷹依仗自身優秀偵查設備而對需要偵查區域實施長程長時間全區域動態監視,美國資料顯示其白天監視區域可以超過100000平方公裡,例如要監視洛杉磯一樣大的城市僅僅需要24小時便偵查完畢,然後就可以悠閒的飛回家了。此外機上還裝備有防禦性的電子對抗裝備和數字通信設備,這套電子對抗裝置已經在中東多次幹擾防空飛彈的雷達制導引導頭,讓其丟失目標而逃過一劫。
導航方面採用慣性制導+GPS制導來進行自主導航,能自動完成從起飛到著陸的整個飛行過程,並可通過衛星自動將飛行狀態數據發送到地面任務控制單元。
全球鷹自服役以來就參加了幾乎美國主導的所有戰爭,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據當年美國有關媒體報導,在伊拉克戰爭中,根據全球鷹提供的目標圖像情報,美軍摧毀了伊拉克13個地空飛彈連、50多個地空飛彈發射架,70餘輛地空飛彈運輸車,及近300輛伊軍坦克。至今全球鷹仍然在歐洲、中東、日本部署,以此作為對周邊區域的監控和情報偵查。
全球鷹作為美國全球化作戰系統的重要裝備,在信息收集、傳輸通信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軍事專家指出,雖然全球鷹在電子設備和信息傳輸方面十分優越,但缺點同樣突出:速度慢、機動性差、一旦被地面防空系統或空中戰鬥機鎖定,很難逃脫被最終擊毀的命運,比如去年就被伊朗擊落了1架MQ-4C(海軍版全球鷹);第二由於採購數量較少,這款無人機平攤研發經費後達到了1.235億美元單價,簡直讓人咋舌;第三全球鷹故障不斷,目前已經因故障摔了4架以上。
美國也在尋求全球鷹無人機的出口,目前已經出口德國1架;2014年美軍首次在日本部署全球鷹後,日本一直對這款偵查無人機青睞有加,並意圖採購。2018年11月終於如願以償,與格魯曼公司籤訂了約5億美元的軍售合同,採購3架全球鷹,計劃在2022年全部交付(現在好似日本又後悔不買了);還有澳大利亞也正在考慮購買。
不得不讓人感嘆,RQ-4全球鷹性能雖然冠絕全球,但昂貴的價格也讓人望而止步!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