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關於性格與人生的10句精闢名言(解析)

2020-12-12 青史通鑑

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唯意志論和現代悲觀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叔本華,是現代哲學不可繞過的「高峰」,對尼採哲學、維根斯坦哲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叔本華關於性格、關於人生的如下10句精闢名言,可以說是一句頂一萬句,如今讓不少人聽來都感覺受益良多。

1.一個人會在細節小事上疏於防備,從而表露出自己的性格。

解析:準確認識和評價與我們打交道的人是些什麼樣的人,是我們生存立足的必備素質,許多人失敗就失敗在不能正確「識別人」。我們識別他人之時,不能僅僅看他所遇到的大事,因為在遇到大事的時候,他是盡力偽裝自己的。相反地,從一個人的細節上、小事上,反而可以很好地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一個人會忘記一切,絕對所有的一切,但卻不會忘記他的自我,不會忘記他的本性。

解析:一個人的本性是天生就被決定了的,所以,按照叔本華的說法,好人永遠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你期待一個人的本性得到改變,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判定一個人本質的好壞已經產生改變,那麼,絕對的,他只是偽裝得讓你暫時沒有看出破綻而已,此所謂中國古語所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3.性格是絕對無法改變的。

解析:性格即命運,一個人的性格永遠無法改變,所以一個人的命運實際上就是註定了的,所有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情都必然發生,即便是那些看起來十分偶然的事情,都毫無例外地具有必然性。

4.一旦發生所謂違反性格的事情,那只是因為人們在具體情形之中錯誤地認識自己的性格所致。

解析:我們如果認為某個人的性格已經發生改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呢,不僅是我們沒能正確認清那個人的本質。同時,這也是那個人錯誤地認識他自己的性格而導致的。比如,如果某個「壞人」做了一件「好事」,我們千萬不能認為這個壞人變好了。其實,是他的錯誤認識導致的,事後這個做了好事的人他會認為他做錯了事情。

5.在年歲、社會關係,甚至是知識和觀點的可變外衣之下,隱藏著的是那同一個真實的人。

解析:一個人的性格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本性不會改變。但是,一個人卻可以隨著年歲的增長而學到很多東西、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做事的態度,一個人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那麼,這些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做事態度、學習到了更多知識的人,他們的本性其實也未發生任何的改變。所以,於是資歷深厚的人,越是具有學識的人,他們會更加善於偽裝自己,越是難以讓人看透。

6.一個人在某種情形下做出過某種行為,那以後在一模一樣的情形再度出現時,這個人也會再度做出同樣的作為。

解析:一個人如果在某種情形下做了一件壞事,我們千萬不能期待他在下一次做出不同的選擇,他依然會毫無例外地做出和之前一模一樣的選擇。正因如此,如果某個人出軌了,那麼他的對象千萬不要以為下次他會改變,下次遇到同樣的情形,他還會同樣毫無例外地出軌。所以,「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這樣的警告是毫無依據的,一個人如果在某個地方摔倒了,下次他經過那個地方的時候還是會摔倒。

7.人所做出的行為和大自然每一存在物的發揮是一樣的,都是嚴格受制於因果法則。

解析: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但是對於人的行為而言,一個人之所以如此行為,只不過他就是如此之人。一個人之所以做好事,是因為他是好人。每一個人,都會有著一種強大的、內在的力量促使他成為自身,所以,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木匠認為世界是由木頭構成的,作家必須寫作,畫家必須繪畫,詩人必須寫詩,直到他成為他自身為止。」

8.一個人的一生中由大小事情所構成的現實人生軌跡,就像一隻座鐘的運動一樣被必然地預先確定下來。

解析:要判定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只需認識他的價值取向,認識他在某種情形下做出的選擇。從他在對待小事的態度、選擇上,將「小事」擴大10倍、100倍,擴大到足以影響他人生軌跡的「大事」,我們就可以看出類似於鐘錶軌跡一樣的關於這個人的人生軌跡。所以,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樣的,是由他的性格早先就確定了的、無法更改的,即便有所更改,也僅僅只能「微調」。

9.誰要是在小事上不體恤他人,就會在大事上肆無忌憚。

解析:此所謂「以小見大」,從小事當中可以判定一個人在大事上如何作為。我們認識他人,要注重觀察其如何處理小事。因為,一個人一生的大事無多,如果要等待他遇到大事再觀察和評價一個人,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只需觀察他的細節即可。

10.個體的性格在孩提時就露出苗頭。在這個時候,在這小孩所做的小事情上面就已顯現出將來他在大事情方面的表現。

解析:「三歲看大」,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他的本性、性格,所以就顯露出了他的命運和人生軌跡。這倒不是說小孩子成長的環境極端重要,即便是雙胞胎,在相同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中長大,即便受到的教育相同,但是卻可以導致性格完全不同,命運截然有別甚至大相逕庭。

相關焦點

  • 叔本華關於勇氣的3句精闢名言,真是激勵人心、值得背誦
    叔本華關於勇氣的3句精闢名言,真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叔本華100多年前提出的觀點,現在還是讓許多人覺得聞所未聞哲學家是複雜的個體,像叔本華這樣的哲學家,更是讓人仰視,他的許多哲學觀點讓人聽後如雷貫耳,叔本華
  • 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意味深長,值得收藏(附解析)
    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意味深長,值得收藏(附解析)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對人性的剖析深刻精準。1.每一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憎恨、憤怒、嫉妒、怨恨、惡意,這些東西平時淤積於胸中,就像是儲存在毒蛇的牙泡裡的毒液,只要時機一到,就會噴發而出。解析:這句話說明,人性具有惡的一面,我們必須防止惡的一面為非作歹。
  • 尼採關於女人的10句「狠毒」名言
    尼採的這10句名言,真的讓女人恨透了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叔本華十分輕視女人,哲學家、思想家尼採將叔本華稱之為「我的哲學老師」。尼採對女人的態度,也深受叔本華的影響。據說,叔本華之所以十分討厭女人,和其母親有關,因為叔本華和其母親的關係十分惡劣,其中一個原因是叔本華的母親與大文豪歌德交往密切。這個觀點得到許多人的贊同,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談到叔本華對女人的態度時,也是這麼認為。但是我實在想不出,為何尼採那麼輕視和討厭女人?本文在此引用的尼採關於女人的名言,僅供大家探討,不代表我同意尼採的觀點。
  • 哲學大師叔本華,孤僻一生,品味這10句哲理名言,醍醐灌頂
    叔本華被譽為人類發展中閃耀的恆星,他一生充滿著痛苦與孤單,這也造就了他的悲觀主義,創造出他獨特的哲學觀點。1788年2月22日,叔本華降生,今天是他232年誕辰,就用他最為經典的10句話來紀念這位德國著名哲學家吧!
  • 從叔本華這5句經典名言看清人生的本質
    亞瑟·叔本華是德國哲學家,以著作《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而聞名。他贊成悲觀的哲學主義,把生命視為不幸的,無意義的,充滿痛苦的,與東方的思想相呼應,特別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將對人生痛苦的拯救寄託於對美的沉思,對人的同情,對欲望的控制。在此精選叔本華5句經典名言進行解讀,一起探尋並揭開人生的本質。
  • 叔本華:人生最難得的,是看透事物本質的通透心態
    所以「相同羽毛的鳥兒聚集在一起」這句國外的俗語所言非虛,中國古代「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名言也恰如其分、實事求是。所以:要麼孤獨,要麼庸俗這句被無數人熟知的話,其實也是叔本華對於人生的態度。後來的尼採,跟著叔本華的悲觀意志主義,卻走出了積極的悲觀主義,叔本華否定了人生,尼採則充分肯定了人生,但稍微讀一點尼採,你就會發現,尼採的樂觀,完全籠罩在悲觀的情緒裡。
  • 關於仁愛的10句名言警句,真正的人生指南!
    關於仁愛的10句名言警句,真正的人生指南。1. 人而不仁,則道義息。——胡宏《鬍子知言·修身》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那麼道義也就無從談起。他強調修德和遵循道義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2. 仁為萬善本,貪是諸惡根。
  • 人生的本質是什麼?為什么叔本華說:要麼痛苦,要麼無聊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非理性主義哲學家、唯意志力論哲學創始人:叔本華。叔本華有很多名言,比如那句著名的: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就會痛苦,滿足了就會無聊。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叔本華身上有很多標籤,悲觀主義、非理性主義、生命意志。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全面了解和認識這位19世紀著名的哲學家。首先,叔本華是一位悲觀主義哲學家,他認為,人生的本質是痛苦,世界就是地獄。在絕大多數人眼裡,雖然人生短暫,但是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幸福和快樂的。
  • 英語人生哲理名言名句:人生道路的漫長,句句精闢!
    英語名言是英語國家人民的思想精華,有哪些英語的至理名言是表達人生感悟的呢?下面是小編給你帶來的是英語人生哲理名言的內容,希望你喜歡!英語人生哲理名言(經典版)Ordinary people merely think how they shall spend their time ; 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it . (Arthur Schopenhauer , German philosopher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
  • 關於道德的10句警示名言,字字千金,充滿人生智慧!
    關於道德的10句警示名言,字字千金,充滿人生智慧。1.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大學》。有道德的人會得到民眾的擁戴,得到了人民的擁戴就可以掌管一個國家。失去人民的擁護,就會失去國家。因此君子都首先去修養自身的道德。2.
  • 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叔本華最扎心的10經典語錄,句句揭露人性
    叔本華是近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潮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在西方哲學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叔本華的哲學理論是一種「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十分關注人類的痛苦。他從人自身出發,創造以意志和表象為基礎的唯意志論哲學體系,認為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得出了人生痛苦由意志得來的悲觀論調。
  • 叔本華:「謙虛是美德」——這句話是蠢人發明的
    ——西塞羅(古羅馬哲學家)總之,雖然關於幸福的話題很多,但是在哲學家的眼中,無一例外的幾乎都指向心靈的作用。叔本華也不會例外。並且他與亞里斯多德還心有戚戚的覺察到了幸福的無常,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一切幸福的來源,本質上都是不確定的,不安全的,短暫的,偶然的。"這也確實是世間一切都是和合的,需要諸多因素的組合,幸福也不例外。
  • 如何看待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看著像是雞湯,但豆瓣 9.2 評分?
    當你讀到《人生的智慧》這本書正文第三頁說人的差別有三個方面時,叔本華是以人的性格不變和萬事萬物作為表象為前提,得到人的自身最重要的結論。這一過渡可能你覺得是牽強附會,那是因為你沒有讀到他對人的性格不變和世界是表象的論證,而在這本書裡,這些結論都是直接給出的前提,再以這個結論為前提,自然就得到人的自身是比其他兩點更重要的觀點。
  •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其實這個糟老頭子樂觀又善良的很
    說到叔本華,你可能通過他這句著名的格言就推斷他是個悲觀主義的哲學家,我一直不認同這種簡單的歸類。散場後,叔本華就到「英國飯店」用晚餐。他一般在晚上9 點到10 點左右就回家。在床上閱讀幾頁古印度的《吠陀》,因為他認為:從《吠陀》的一頁紙著作,我們所學到的就超過康德以後的整卷整卷的哲學著作。然後,叔本華就沉沉睡去,一覺到天明。
  • 培根很精闢的名言,道出了讀書的真正意義,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我們不妨讀一下培根很精闢的名言,道出了讀書的真正意義,發人深省,警醒世人!文字如下: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弗蘭西斯·培根《培根論人生》認為讀書為了賺錢的,可想跟名人的名言是相差多遠?哪怕是認為讀書了雄辯和駁斥也好,至少不至於被人說鑽到錢眼裡去了,而培根卻說讀書是為了思考和權衡,更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
  • 名人名言:林肯的10句經典名言(中英雙語)
    名人名言也許在生活的某一刻啟迪生活,也是寫作很好的素材。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名人名言:林肯的10句經典名言(中英雙語)》,希望對大家參考。  1.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忍受逆境,但如果你想測試一個人的性格,那就給他權力。  2.Most folks are about as happy as they make up their minds to be.  2.大多數人的快樂程度都是他們自己設定的。
  • 《關於音樂的名言大全》勵志名言
    《關於音樂的名言大全》勵志名言1. 歌,就是力量,就是戰鬥的號角,就是人們思想的火花(馬雅可夫斯基)2.
  • 這些熟知的名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後半句,精闢
    人生酸甜苦辣,書中自有滋味——感謝關注「四味書」很多人名言我們只知道前半句,也就曲解了作者本來的意思,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盤點一下那些耳熟能詳的名人名言的後半句,記得收藏轉發哦!這句話是讓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其實這是句俄羅斯諺語,它的後半句是「最終還是作為笨蛋死去」,不知道積極學習的小夥伴看到這後半句心態會不會崩。但是該學習的還是要學習的,咱們也有句俗話,藝多不壓身嘛!
  • 叔本華: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人生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之間左右搖擺
    ——西塞羅(古羅馬哲學家)總之,雖然關於幸福的話題很多,但是在哲學家的眼中,無一例外的幾乎都指向心靈的作用。叔本華也不會例外。並且他與亞里斯多德還心有戚戚的覺察到了幸福的無常,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一切幸福的來源,本質上都是不確定的,不安全的,短暫的,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