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由50.2萬增加到59.5萬,教育部將出臺體育中考改革建議性意見
明年起多數省份體育中考分值將增加
昨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據統計,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八成以上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有15000多場高雅藝術走進校園,惠及千萬學生。
八成以上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
各地各校開發利用當地民族民間美育資源,豐富美育課程內容,在中小學增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65%的學生參與了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學習掌握了藝術特長。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顯示,78.5%的四年級和77.2%的八年級學生演唱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91.5%的四年級和65.8%的八年級學生繪畫創作與表達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八成以上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達15000多場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組織優秀經典劇目演出、專家講學、作品展覽等美育實踐活動15000餘場,惠及全國2000餘所高校的千萬學生。強化完善學校開展活動、省級開展交流、全國現場展演的三階段推進模式,深入推進全國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小學校參與面達到85%,高校參與面達到90%。在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建設了1500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106個傳承基地。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開創了學校美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動局面。
據央視新聞
關注1
將出臺體育中考改革建議性意見
「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目前,教育部開展的體育特色學校項目中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近3萬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近1萬所、全國青少年校園排球特色學校近1500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近300所、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近2000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近800所。
據悉,「十三五」期間,體育教師逐步「配齊」「配強」。王登峰公布稱,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由50.2萬增加到59.5萬。2019年底,全國小學、中學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率分別為90.22%、93.54%,體育器械達標率分別為95.38%、96.56%,較「十二五」期間大幅度提升。
在評價體系方面,教育部已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王登峰表示,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都已經普遍推進了體育中考,儘管分值差別還是比較大,從30分到100分不等,但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陸續接到各地報來的情況,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王登峰透露,教育部將儘快出臺關於體育中考改革的建議性意見,進一步指導各地更加科學高效地做好體育中考工作。
新京報記者馮琪
關注2
已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
會上,王登峰給出一組數字:「十三五」期間,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省義務教育階段都能保證音樂、美術課程總量不低於總課時的9%;高中教育階段,全國93.2%的學校能夠開設6個學分的藝術類必修課程。
據統計,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育教師在「十三五」期間,由59.9萬增加到74.8萬,「增長的數量和幅度超過了體育教師」,王登峰稱。
就美育器材配置、場地設施條件而言,2019年全國小學藝術器材達標率達95.07%,初中達標率達96.12%,高中達標率達93.26%,近五年分別增長了36.60%、20.16%和8.67%。
在評價機制上,美育被納入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和「雙一流」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小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檢測體系和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
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已穩步啟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王登峰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據悉,廣東明年將正式組織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新京報記者馮琪
關注3
勞動教育要以體力勞動為主
「勞動教育的邊界到底是什麼?勞動教育在過去一段時間被弱化了,被淡化了,更主要的是被泛化了。」12月14日,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在發布會上強調,勞動教育要突出以體力勞動為主。
勞動教育到底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給出不同的答案:到實驗室去做兩個小時的實驗,算不算勞動教育?師範院校的同學去實習講一節課,算不算勞動教育?晚上做練習題、複習到半夜的腦力勞動算不算勞動教育?
申繼亮指出,無論是中央還是教育部的文件中,都明確強調了勞動教育以體力勞動為主。強調體力勞動首先是還原了勞動教育本身的基本特徵,「勞動教育是幹出來的」,學生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體驗,就會出現「講勞動」「聽勞動」等有教育無勞動的現象。
申繼亮表示,為避免這個問題,還是要強調有經歷、有體驗,突出以體力勞動為主,做到有勞動、有教育,教育和勞動有機結合。
「大家可以關注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裡面的選擇性必修模塊,裡面涉及的大部分都是現代化的勞動,比如電子控制技術、工程設計基礎等,體現了時代的特徵。」申繼亮指出,勞動教育一是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另外要結合學校所擁有的資源,把傳統勞動和現代勞動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