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曹牡華、毛柏楊報導:12月24日中午16點20分,一場特殊的會議在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召開。會議室內,醫院院長熊功友、書記吳崇傑、醫務處處長洪濤、人事處處長梅斌、醫學影像科主任易本清、磁共振室主任呂敦召、CT室主任是德海及科室副高以上專家共19人齊聚一堂,就為如何打造「生命活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中心的工作目標及發展方向等問題,各自發表了要求和看法。這是該院醫學影像科自成立後召開的第一次工作會議,同時也意味著「生命活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距離騰飛的日子,更近了。
應時而生 任重道遠
打造「生命活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院長熊功友一直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在他看來,成立影像中心,是助力分級診療,助力區域醫療資源共享,助力區域內醫學影像診斷服務水平提升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以至於在他剛上任的一周內,就提出了該設想,並迅速組織班子進行研究、討論。最終,醫院決定將放射科、CT室、磁共振室三個科室合併成醫學影像科,並將急診大樓位於22層800多平方米的空間用於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發展。
當前,分級診療制度成為醫療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國家衛計委於2016年8月下發了《關於印發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同時,國衛醫發【2016136號】文件內,亦要求各市應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質量」為原則,加快臨床診治技術提升,推進全市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實現各醫療機構合理檢査。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九江市最大的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放射介入科、CT室和磁共振室是九江市影像設備最多、最先進,技術實力最為雄厚的科室,也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教育於一體的影像專科。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挑起建立九江首家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的重任,可謂應時應勢,任重道遠。
開啟九江醫學影像診斷髮展新裡程
若站在若干年後往回看,「生命活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的打造,一定是九江醫學影像診斷髮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盛事。
醫院成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將實現區域範圍內病人資料、影像資料全面共享及檢查結果互認,避免重複檢查,降低就診費用;實現區域範圍內影像設備和人才資源的共享,並可通過遠程影像會診解除疑難雜症,從而全面提高區域範圍內影像診斷質量和服務水平;可提升影像診斷醫師綜合診斷水平;可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大影像大數據醫療體系。總之,中心的成立,對於促進贛北地區影像專業的共同進步與發展,實現地區醫療資源共享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加速「生命活水」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的建設,早日使之成為全市領先,全省有地位,全國知名的品牌,此次會議上,院長熊功友提出要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的發展,列為2019年醫院重點工程之一。為此,醫院將購置高端設備,並給科室內醫師提供更多外出短期培訓、輪訓的機會。書記吳崇傑亦要求醫學影像科成員要有大局意識,一心為公,克服困難,把工作做好。
醫學影像科現有醫護人員82人,副主任以上醫師10人,主治醫師16人,住院醫師21人,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3人。擁有高場強磁共振掃描儀2臺,多層螺旋CT3臺,數位化DR5臺,多功能胃腸造影機2臺,大C臂數位化血管造影機2臺,數位化乳腺X線機,曲面分層齒科全景X線機、床邊移動X光機、骨密度局部骨顯像等設備,能開展包括CT冠狀動脈造影、MR功能成像、CT和MR灌注成像、CT和MR動態增強、鉬靶、X線、CT、MR及ECT各種影像學檢查,具有並全面應用金屬偽影去除、CT低劑量成像、CT動態追蹤、MR實時顯像等各種先進技術。實現了影像檢查系統和器官的全覆蓋,並能為病人治療方案精確選擇和治療後療效評估提供依據。醫學影像科較早實現了圖像的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已經形成了數位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綜合科室。每天CT檢查逾200人次,磁共振檢查逾100人次,X線檢查約400人次,全年開展介入治療人次達逾2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