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會計處理方式後,一夜間多出22億元利潤!回應差異系

2020-12-09 騰訊網

9月27日,廣州浪奇公告稱,合計5.72億元存貨不翼而飛,收到交易所關注函後公司清查發現,實際存在帳實不符的存貨合計達8.67億元。

截至月9月30日,應收帳款餘額30.66億元,其中逾期26.35億元,如不能收回或無法取得追償的話,公司可能會計提較大金額壞帳準備。

11月9日,因未及時披露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及未及時充分披露相關存貨涉及風險情況,廣東證監局對廣州浪奇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廣州浪奇公告稱因債務逾期問題,公司39個銀行帳戶已被凍結,含累計0.98億元資金。

11月13日,廣州浪奇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土地收儲款變更會計處理方式,在2020年度將土地補償款項及提前交地獎勵款扣除各項費用後的淨額確認為資產處置收益,將會增加公司2020年利潤總額22.47億元

11月26日,廣州浪奇回復了深交所的《關注函》,就約26億元「天降巨款」的會計處理變更是否正當合理,是否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公司信披是否存在不及時不準確;以及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問題進行了回應:沒內幕交易,沒信披誤導,確實披露不及時,公司在前期論證過程中,存在對《(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案例理解不夠透徹市場案例研究不夠充分的情況,從而導致前後會計處理思路存在較大差異

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廣州浪奇」)於 2020年 11 月 16 日收到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出具的《關於對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公司部關注函〔2020〕第 121 號),現根據關注函的要求,對深交所關注的相關事項進行回復如下:

問題 1. 請你公司充分論證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的依據,是否涉及以 前年度差錯更正,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請中審眾環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回覆:

1、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的依據:

(1)之前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進行會計處理的原因

公司分別於 2019 年 12 月 11 日和 2020 年 5 月 13 日披露《關於公司廣州總 部天河區車陂地塊交儲的公告》(公告編號:2019-064)和《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公告編號:2020-024),上述兩次公告均稱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對土地收儲事項進行會計處理,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 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 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6 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餘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公司廣州總部天河區車陂地塊交儲系因廣州國際金融城項目整體規劃,且土地補償款由廣州市財政局國庫支付分局直接撥付,因此本公司當時認為土地收儲事項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中所指「搬遷補償款」的會計處理條件。

公司查詢 A 股上市公司的相關案例,發現存在多家上市公司發生的類似土 地收儲事項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進行會計處理。(2)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進行變更的依據

公司於 2020 年 11 月 14 日披露《關於廣州總部土地收儲的進展暨會計處理 說明的公告》(公告編號:2020-090)對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進行變更,將在 2020 年度將土地補償款項及提前交地獎勵款扣除員工和派遣人員搬遷安置補償、房屋拆除、土地平整、土壤汙染調查評估和治理修復等費用後的淨額確認為資產處置收益。會計處理進行變更的依據如下:《(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發 布之前,多家 A 股上市公司收到的搬遷補償主要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號》進行處理,政策性搬遷下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最終不影響企業的損益,該處理原則是延續了 2006 年新企業會計準則執行前的《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5]123 號)的處理思路。

《(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中 通過示例明確企業因政策性搬遷,若收到的拆遷補償是依據企業交付土地的公允價值確定的,其實質是政府按照相應資產的公允價格向企業購買資產,是互惠交易,不屬於政府補助。《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中案例7-03 以案例解析明確企業收到的搬遷補償除非有明確證據表明補償款明顯高於搬遷地塊的市場價值,且附有額外的政策條件和使用條件,含有政府補助的成分,否則應當全部按照資產處置的一般原則進行會計處理。公司認真研讀《(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和《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案例 7-03 後認為:

公司收到廣州土發中心的土地收儲補償款 215,648.02 萬元和獎勵款 43,129.60 萬元是以位於黃埔大道東 128 號土地使用權作為對價進行平等交換,該地塊上的資產產權關係清晰且無權屬爭議,公司應取得土地補償款的定價依據為第三方評估值,作價公允,且補償協議也未就公司如何具體使用補償款進行規定或設置額外條件。公司考慮土地收儲事項按照《(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和《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案例 7-03 對政策性搬遷補償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更恰當。2、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不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

因土地收儲相關土地補償款的收取,建築整體拆除、土地、建築物和附著物的註銷登記、管線遷移、土壤汙染調查評估和治理修復等費用主要發生在 2020年度,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變更對公司 2018 年和 2019 年淨資產和淨利潤均無影響。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28 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 十二條,企業應當採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公司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變更對公司 2018 年和 2019年淨資產和淨利潤均無影響,不構成重大的前期差錯,無需進行追溯重述,因此不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

3、變更土地收儲事項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

如前述第 1、2 小點的回覆,公司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符合《(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和《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案例 7-03 對搬遷補償事項的相關規定。

【會計師回復】

1、會計師核查程序

(1)了解並測試與土地收儲相關的關鍵內部控制,評價其設計的合理性和 運行的有效性;

(2)獲取並檢查與土地收儲相關的政府批文、公司董事會決議和公告,了解土地收儲事項相關的背景;

(3)獲取 2013 年以來位於天河區車陂的公司總部生產基地生產線搬遷費用 相關的合同、結算單據、銀行付款回單,檢查相關搬遷費用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4)獲取廣州浪奇列支的與本次搬遷有關的員工和派遣人員搬遷安置補償相關的審批文件、付款銀行回單、會計憑證,檢查員工和派遣人員搬遷安置補償費用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5)獲取並檢查廣州浪奇與廣州土地開發中心籤署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儲補償協議》、土地使用權證、土地定價相關的政府文件和評估報告,了解土地收儲補償對價的依據、補償款的付款進度及土地收儲的關鍵時間節點。

(6)獲取補償協議籤署以來土地收儲補償款的收款銀行回單,檢查收儲補償款的收取情況及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2、會計師核查結論經核查,我們認為廣州浪奇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不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

問題 2. 對於土地收儲事項的會計處理,你公司前後信息披露存在較大差異。請你公司結合土地收儲事項的金額及對你公司的影響,說明相關信息披露是否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有關會計處理及變更是否謹慎,請中審眾環說明其執業過程是否保持了應有的執業審慎性。

回覆:

如問題 1 中第 2 小點回復,公司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的變更不會對公司 2018 年和 2019 年淨資產和淨利潤造成影響,不構成重大的前期差錯,無需進行追溯重述,不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

對 2020 年財務報表的影響,公司於 2020 年 11 月 14 日披露的《關於廣州總 部土地收儲的進展暨會計處理說明的公告》(公告編號:2020-090)中已提及, 公司已達到《收儲協議》中約定的土地移交條件並已於 2020 年 10 月 29 日收到 廣州土發中心《土地移交確認書》,本次處置土地、房屋等資產所獲得相關全部補償款扣除處置成本後預計將會增加公司 2020 年稅前利潤總額 22.47 億元,最終金額以會計師年度審計確認後的結果為準,可能與預計金額存在差異。

如問題 1 中第 1、2 小點回復,根據查詢市場案例,同時考慮到公司廣州總 部天河區車陂地塊交儲系因廣州國際金融城項目整體規劃,且土地補償款由廣州市財政局國庫支付分局直接撥付,因此本公司當時認為土地收儲事項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中所指「搬遷補償款」的會計處理條件,公司於 2019 年 12 月 11 日和 2020 年 5 月 13 日披露的公告中均稱公司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6 號——政府補助》、《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對土地收儲事項進行會計處理。

因土地收儲相關事項涉及金額較大,公司本次披露對於土地收儲事項的會計處理及變更說明,是在前後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了多次溝通論證的基礎上做出的。公司經過再次深入研究《(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和《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中案例 7-03對政府補助和政府按照相應資產的公允價格向企業購買資產兩種行為的區分與界定,同時參考更多的市場案例後,認為公司按照前述規定對搬遷補償事項按照資產處置的一般原則進行會計處理更恰當。

綜上,由於市場案例做法存在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公司前期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並參照相關市場案例對土地收儲事項進行會計處理;後續變更會計處理方式也是經過對會計準則及其應用指南、市場案例及案例解析的反覆研讀和論證,按照資產處置對土地收儲事項進行會計處理更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為更恰當的處理方式但公司在前期論證過程中,存在對《(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案例理解不夠透徹市場案例研究不夠充分的情況,從而導致前後會計處理思路存在較大差異

【會計師回復】

基於前述公司回復問題 1 第 1 小點(1)的判斷,多家 A 股上市公司收到的 搬遷補償主要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進行處理,政策性搬遷下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最終不影響企業的損益,該處理原則是延續了 2006 年新企業會計準則執行前的《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5]123 號)的處理思路。我們通過查詢 A 股上市公司對政策性搬遷事項的公告,發現多家 A 股上市公司在《(應用 指南)》(2018 年修訂)發布之後至 2020 年 5 月 12 日期間仍按照《企業會計 準則解釋第 3 號》對政策性搬遷事項進行會計處理。廣州浪奇土地收儲事項按照《(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中案例所示按照資產處置進行會計處理預計將對 2020 年度利潤總額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參考當時多家 A 股上市對政策性搬遷的會計處理,基于謹慎考慮,我們在《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的回覆》(眾環專字(2020)050125 號)中發表核查結論,認為廣州浪奇土地收儲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進行會計處理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基於前述公司回復問題 1 第 1 小點(2)的重新判斷,我們認真研讀《(應用指南)》(2018 年修訂)和《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案例 7-03,認為廣州浪奇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更符合《(應用指南)》(2018年修訂)和《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20)》案例 7-03 對搬遷補償的相關會計處理要求。

我們認為,我們在執業過程保持了應有的執業審慎性

問題 3. 根據公告,你公司已於 10 月 29 日取得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土地 移交確認書》,請你公司說明未能及時履行上述進展披露義務,並核實你公司三季報以來的信息披露行為是否存在不及時、不準確的情形。

回覆:

公司在參考相關會計準則及市場案例的基礎上,就本次交易的會計處理方式 進行充分溝通、討論及論證後,公司確認後續將土地補償款項及提前交地獎勵款扣除員工和派遣人員搬遷安置補償、房屋拆除、土地平整、土壤汙染調查評估和治理修復等費用後的淨額確認為資產處置收益。本次會計處理方式的變更與確認預計將對公司當期財務數據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判斷該事項已觸及《股票上市規則》第 7.6 條第(六)項所述的「已披露的重大事件出現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進展或者變化的」的情形,故公司在確定後續會計處理後披露了相關公告。

但鑑於公司已於 10 月 29 日取得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土地移交確認書》, 根據原協議約定,在雙方籤訂《土地移交確認書》後 60 日內,廣州土地開發中心需向公司支付提前交地獎勵款,也即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應在 2020 年 12 月28 日前向公司支付提前交地獎勵款 43,129.60 萬元。該事項已觸及《股票上市規則》第 7.6 條第(二)項第二款所述的「上述意向書或者協議的內容或者履行情況發生重大變更,或者被解除、終止的,公司應當及時披露變更、解除或者終止的情況和原因」這一情形,公司未能對取得《土地移交確認書》的行為性質作出準確判斷,導致未能在取得《土地移交確認書》後及時進行披露,而是與會計處理說明同時進行披露,確存在披露不及時的問題。

除前述事項外,根據公司目前自查結果,公司暫未發現三季報以來的信息披露行為存在其他不及時、不準確的情形。

問題 4. 請你公司向我部報備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並自查有關內幕信息知 情人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行為。

回覆:

公司已收集到涉及本次會計處理變更事項的有關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將按要求向交易所提供。

公司於 2020 年 11月 17日至 25 日對登記的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近期買賣股 票情況進行了核實,未發現相關人員在相關事項內部討論期間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行為。

特此公告。

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會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相關焦點

  • 廣州浪奇回應「天降巨款」:沒內幕交易,沒信披誤導,確實披露不及時
    一個會計處理讓身陷「存貨黑洞」的廣州浪奇一夜間多出22億元利潤,業績「過山車」引發股價「過山車」,如此操作不亞於「在刀尖上跳舞」,挑戰監管,萬眾矚目。11月26日,廣州浪奇回復了深交所在十天前下發的《關注函》,就公司對這筆合計約26億元「天降巨款」的會計處理變更是否正當合理,是否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公司信披是否存在不及時不準確;以及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 廣州浪奇又回復了,這次回應的是「天降巨款」
    11月26日,廣州浪奇回復了深交所關注函,就公司突然宣布因移交土地使用權獲得22.47億元收益的「天降巨款」的會計處理變更是否正當合理的問題,公司在答覆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表示,上述交易不存在內幕交易、符合會計準則、確存在披露不及時問題。
  • 周大生:關於公司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
    3、變更後採取的會計政策        本次會計政策變更後,公司將執行財政部修訂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 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除上述會計政策變更外,其他未變更部分,仍按照財政部前期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各項具體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公告以及其他相關規定執行。
  • 康泰生物:執行新會計準則並變更相關會計政策
    (4)變更後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 本次變更後,公司將執行財政部修訂並發布的財會〔2017〕22號文件、財會〔2019〕8號文件、財會〔2019〕9號文件、財會〔2019〕6號文件、財會〔2019〕16號文件有關規定。
  • 淺析負商譽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併》中規定:購買方對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應確認為商譽。而對合併成本小於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新準則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只是給出了會計處理的方法。會計界將這個「差額」則約定為「負商譽」。
  • BOT方式下的會計與稅務處理
    近年來,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企業開始嘗試BOT項目,毫無疑問隨著BOT融資方式的日臻成熟,其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BOT在道路、自來水、汙水處理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上,對於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用事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現對BOT模式下會計與稅務處理作一番分析,旨在幫助實施BOT企業搞好會計核算,合理籌劃稅收。
  • 跟專家學習有關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閱讀分析
    現在立即購買本專欄的好處:按目前的超划算價格購買比到時大幅上調到正常價格時購買,立即獲得了優惠;想成功的人那麼多,憑什麼是您?全國著名財稅實戰專家,助您搶佔先機,點擊購買,即刻享有!成大事者不糾結!根據會計報表附註的披露要求,會計報表附註中應披露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擇及變更的內容和理由,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以及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不能確定的理由。通過其可以了解該公司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的原因及傾向性。
  • 中遠海能: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會計政策變更...
    :關於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專項說明的審核報告本公司按照要求執行上述修訂後的企業會計準則。月 4對 2019年 5月 12號——債務重組》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債務重組準則」),自容 年6月按照準則銜接規定,承租人應當選擇下列方法之一對租賃進行銜接會計處理,並一致應用於其作為承租人的所有租賃:於 2019年度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的專項說
  • 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會計政策變更
    重要內容提示: ●公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新租賃準則,本次會計政策變更預計對公司財務報告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一、會計政策變更依據概述 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會計政策變更的議案》,同意本次會計政策變更。
  • 年終利潤結轉的正確流程(含流程圖及會計分錄)
    年終利潤結轉的正確流程(含流程圖及會計分錄)一、首先是損益類科目結轉入「本年利潤」這個就不多說了,都是學會計的,什麼是損益類科目不用我解釋和多說。反正,到了年終,所有的損益類科目必須結轉平。因為會計核算和稅法規定存在著很多差異,會形成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對我們確認「所得稅費用」會產生影響。為了儘可能保證財報的準確性,我們不能直接根據「本年利潤」計提或確認「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必須要考慮「所得稅遞延資產」與「所得稅遞延負債」的影響,包括當年和以前年度的影響。
  • 這則上市公司會計估計變更公告,或許壓根兒不是會計估計
    具體摘錄如下(點評在後): 1、變更原因 (1)公司存貨屬於安防監控產品,該類產品特點是安防產品合同按照項目定製方案籤約,受整體合同定價影響,單品售價差異較大; (2)公司自產及採購的產品規格型號複雜,數量繁多,涉及上千種產品,如以單項來確認可變現淨值,從成本效益的角度考慮可操作性低;
  • 德隆系唐萬新幕後操控*ST斯太,3年虛增利潤總額2億元,退市幾無懸念?
    德隆系唐萬新幕後操控*ST斯太,3年虛增利潤總額2億元,退市幾無懸念?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ST斯太的實際控制人並非是公開披露的馮文杰,這齣「提線木偶」式操控上市公司的幕後人物是——唐萬新、張業光、唐萬川,正是當年資本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德隆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德隆系大佬掌控之中的 *ST斯太大肆進行財務造假,其之前幾年號稱柴油發動機研製有所進展都為偽造,並通過會計手法把政府的補貼變成了主營業務收入。
  • 萬達電影法人變更為曾茂軍 註冊資本增至22.3億元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萬達電影法人變更為曾茂軍 註冊資本增至22.3億元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月7日,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告》。公告指出,萬達電影辦理完成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曾茂軍、註冊資本變更為22.3億元的工商變更登記和章程備案手續,並於2021年1月6日取得了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營業期限自2006年12月14日至長期。此前,萬達電影在2019年將註冊資本由17.61億元增加至20.78億元。
  • 資產劃轉的會計處理案例分析
    前些日子,發表了文章:資產劃轉 暫不徵土地增值稅的思路分析 及會計處理有稅友說會計處理部分比較抽象,沒有實例。所以本文補充了不同情況下的具體案例及會計分錄。因此在實務中有很多人會自然的依據該文件進行會計處理。然而企業會計確認、計量的依據應為企業會計準則,而不是稅務文件。40 號公告是從稅務的角度來規定收入確認、計稅基礎確定,而不是確定會計處理上的入帳價值。計稅基礎與入帳價值是不同的。40 號公告雖然也涉及到具體的會計科目,應該理解為主要針對無償劃轉如何進行稅務處理,而未規定會計如何處理。
  • 2020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大綱-《會計》
    會計基本原理,包括會計概念、會計循環、會計方法、應用複式記帳記錄交易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估計的運用原則、財務報告的目標和編制方法等;2. 交易或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包括對相關交易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估計運用,以及各項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和具體會計處理方法;3.
  • 上海合晶向同一關聯方銷售採購 變更會計估計增利
    8吋以下外延片營收佔比有所下滑,從2017年的22.85%下降到2019年的10.03%;拋光片板塊營收不斷下降,報告期內營收佔比從26.76%下降到1.32%,主要是由於上海合晶松江廠搬遷上海合晶松江廠於2018年底開始全面停止生產活動,2019年暫無8吋以下拋光片產能。從盈利能力來看,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不及可比公司。
  • 第二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和差錯更正(會計知識)
    第一節、會計政策及其變更概述會計政策的概述、會計政策變更的概述、第二節、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概述會計估計的概述、會計估計變更的概述>第三節、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劃分第四節、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發生會計政策變更時,有兩種處理方法,即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兩種方法適用於不同的情形。
  • 出售子公司調節利潤?華控賽格:系正常的經營行為
    ,時間點掐的如此緊湊,由此引發了監管層對其是否存在突擊調節利潤的質疑。但公司近兩年業績表現不佳,2018年和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41億元、-1.05億元。對此,華控賽格分別從行業狀況、公司經營狀況和財務情況解釋,其中提及稱,近年來,大型央企和國有企業紛紛布局並通過併購進入環保產業,導致行業內競爭加劇,新籤訂單難度加大;此外,華控賽格還稱,公司實控人變更後,公司積極開展業務對接工作,但效果短期內無法體現。
  • 時代新材:關於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
    三、本次會計估計變更具體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的相關規定,本次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不需進行追溯調整,不會對公司已披露的財務報告產生影響。
  • 奇葩:*ST金洲子公司遭黑客入侵致財務出錯 利潤多計近9000萬
    黑客入侵致財務出錯,子公司利潤多計近9000萬,上市公司年報重寫,竟收穫漲停板!A股市場的劇情走勢越來越撲朔迷離,商業片、倫理劇、諜戰戲輪番上演,居然連高科技大片都有出鏡機會。在拖延長達一月有餘後,*ST金洲終於對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給出回復,並就2019年年報數據中存在的差錯和問題進行更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