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區塊鏈」概念,蘭州破獲「三次方Cubed」傳銷案

2020-12-23 世鏈財經

假借「區塊鏈」概念,蘭州破獲「三次方Cubed」傳銷案

11月10日,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擬對廈門三次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網絡傳銷一案作出行政處罰。這兩家公司利用「三次方Cubed」APP假借「區塊鏈」概念,以所謂「Cubed@HTC三次方全景系統」,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激活費作為入門費以取得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並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和交納的激活費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各種名目的獎勵等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目前,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批准逮捕。

來源: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業內人士:數字人民幣有望漸進式地重構電子支付格局

11月11日,經濟參考報發文表示,隨著更多測試內容曝光,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與滴滴出行、京東數科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數字人民幣更多線上支付場景充滿想像空間。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數字人民幣在隱私保護、安全性、信用基礎等方面更勝一籌,將為目前的電子支付系統提供更多冗餘性,也有望打破現有支付壁壘,漸進式地重構電子支付格局。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相關焦點

  • 假借「區塊鏈」發展百萬人 蘭州破獲「三次方Cubed」傳銷案
    11月10日,鷹鑑從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擬對廈門三次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次方公司)、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觸信公司)涉嫌網絡傳銷一案作出行政處罰。經查:三次方公司與觸信公司利用「三次方Cubed」app(又稱5G三次方),假借「區塊鏈」概念,以所謂「Cubed@HTC三次方全景系統」,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激活費作為入門費以取得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並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和交納的激活費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各種名目的獎勵等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 打著「5G區塊鏈」名義涉嫌傳銷:廈門觸信與三次方公司被凍結帳戶
    據裁定書顯示,申請人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被申請人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次方(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組織策劃傳銷一案中,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
  • 被黑吃黑的「5G三次方」,因傳銷被罰200萬凍結1925萬!
    來源:防騙大數據 還記得之前被黑客「黑吃黑」擄走512萬的「5G三次方」資金盤傳銷騙局嗎?最近有了新的動向。來自防騙大數據00:0004:46收錄於話題#防騙說696個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1份行政裁定書顯示,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三次方Cubed」App,假借「區塊鏈」概念,以所謂「Cubed@HTC三次方全景系統」,設置體驗會員、VIP1、VIP2、VIP3、超級節點會員共五個層級。
  • 揭秘|被黑吃黑的「5G三次方」,因傳銷被罰200萬凍結1925萬!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1份行政裁定書顯示,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三次方Cubed」App,假借「區塊鏈」概念,以所謂「Cubed@HTC三次方全景系統」,設置體驗會員、VIP1、VIP2、VIP3、超級節點會員共五個層級。
  • 觸信科技三次方涉嫌傳銷被沒收1925萬罰款200萬
    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次方(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法院裁定凍結帳戶資金。
  • 觸信科技、三次方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遭處罰200萬 法院裁定凍結...
    中國網財經12月9日訊(記者 高多多)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次方(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法院裁定凍結帳戶資金。圖片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行政裁定書顯示,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次方(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組織策劃傳銷一案中,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於2020年8月18日向法院提出申請
  • 三億元!黑龍江警方偵破區塊鏈虛擬幣特大網絡傳銷案
    2020年9月,黑龍江鶴崗市公安局向陽分局在市局刑偵支隊、網安支隊等多警種部門支持下,成功破獲一起以虛擬幣挖礦為噱頭的特大網絡傳銷案件。抓獲以一號頭目趙某、二號頭目蘇某為首的團夥組織成員28人,凍結涉案資金2.8億餘元,豪華車輛14臺及部分房產,總價值人民幣近3億元。
  • 牡丹江警方破獲特大非法傳銷案
    央廣網哈爾濱12月24日消息(記者馮志遠 通訊員王安政)日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陽明分局成功破獲以某資產基金為名在牡丹江市陽明區組織、領導傳銷案,調查取證參與傳銷人員200餘人,抓獲並訴訟犯罪嫌疑人8人,為轄區居民避免經濟損失400餘萬元。
  • 警方偵破區塊鏈特大網絡傳銷CAT哥倫布一案,涉案3億元!
    根據央視新聞消息,黑龍江警方偵破區塊鏈虛擬幣特大網絡傳銷案。2020年9月,黑龍江鶴崗市公安局向陽分局在市局刑偵支隊、網安支隊等多警種部門支持下,成功破獲一起以虛擬幣挖礦為噱頭的特大網絡傳銷案件。經工作發現,「哥倫布」是一個以區塊鏈為噱頭的開發平臺,推廣其公司的「礦機」進行挖礦,鼓吹國際認可,國家支持挖得的CAT幣將來可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升值前景好。並承諾會員發展他人後會提高自己挖礦速度,並會獲得一定數額的虛擬幣,以此來達到發展會員購買礦機的目的,收取會員資金。
  • 2019年「死亡」的區塊鏈項目:3月資金盤跑路 年末交易所扎堆清盤
    但上半年區塊鏈項目死亡的高峰3月,死亡數目也未超過 5個,而下半年死亡項目的數量逐月攀升,至12月達到頂峰,共有17個項目死亡。互鏈脈搏進一步觀察,12月份區塊鏈項目的死亡有近三成是由於政府的查辦,其餘則是跑路或自行關停。這17個項目,不僅有交易所項目、更有養寵遊戲類項目、挖礦類項目等。
  • 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傳銷老套路 穿區塊鏈新「馬甲」
    打著「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幌子,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進行網絡傳銷。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三次方系統HTCvr手機創新銷售模式「曝光」被指「傳銷」?
    (原標題:三次方系統HTCvr手機創新銷售模式「曝光」被指「傳銷」?)因此,市場需要革新銷售模式,而三次方系統HTCvr手機所採用的銷售模式便值得挖掘了解。三次方系統HTCvr手機有個完整的全景系統,有完整的專利技術,關鍵之處是有定價權,具獨家性,市場無可比性,別處沒有這個系統手機,對用戶沒有任何欺騙性行為。此系統手機有很多應用價值,有很多實際使用功能,有互聯功能,可與周邊互聯、與世界互聯。讓人人擁有個人APP,且開發維護成本少。
  • 區塊鏈最大騙局滿星雲資金盤崩盤
    反傳銷365網訊:從傳銷項目雲訊通轉型而來的滿星雲崩盤了。在幣圈,除了PlusToken外,還有一個項目也是臭名昭著,那就是——由傳銷項目雲訊通轉型而來的「滿星雲」了。前段時間小編剛剛寫過一篇關於《雲訊通、Munics Bank,三換馬甲的「滿星雲」又出來作妖了》的文章,今天就看到一則消息說「滿星雲」體系徹底崩盤了!「滿星雲」是由傳統傳銷項目雲訊通轉化來的新型騙局項目,由馬來西亞女子賴彩雲包裝而成的集地產、餐飲、旅遊、酒店、銀行與航空以及金融科技等行業於一體的國際集團。
  • 15人判刑 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以區塊鏈招搖撞騙 層級高達...
    原標題:15人判刑,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註冊會員近270萬,以區塊鏈招搖撞騙,層級高達3293層 摘要 【15人判刑 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
  • 揭秘特大網絡傳銷案:200餘萬人參加,花錢請老外冒充創始人
    200餘萬人參與、3000多層級、31萬餘個比特幣、917萬餘個以太坊幣等其他數字貨幣……由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破獲的「Plus Token」網絡傳銷案已進入審理階段。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我國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犯罪案,也是「獵狐2019」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數字貨幣傳銷!
  • FCNEX合約交易所:PlusToken傳銷案終落幕 入場新人如何防範資金騙局?
    昨日,公安部向公眾披露,自2019年起破獲的PlusToken傳銷案終於落幕。潛逃境外的全部 27 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和該案 82 名骨幹成員已抓捕歸案,公安部徹底粉碎了這一盤踞境內外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組織。
  • 「區塊鏈」崩塌 這些行為實質是龐氏騙局
    遇到下面情況,都要警惕啊~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 揭秘特大數字貨幣網絡傳銷案
    200餘萬人參與、3000多層級、31萬餘個比特幣、917萬餘個以太坊幣等其他數字貨幣……由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破獲的「Plus Token」網絡傳銷案已進入審理階段。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我國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犯罪案。數字貨幣傳銷究竟有何不同?傳銷團夥何以能在一年多時間匯聚起相當於500多億元的數字貨幣?
  • 「西姆」假借電信運營商名義行傳銷之實 註冊人與「車秘」是同一人
    虛擬貨幣、區塊鏈、5G……近幾年流行起來的「高大上」新名詞,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包裝成了一個個騙局。虛擬貨幣的背後,隱藏著不少騙人的「套路」。 近日,鷹鑑注意到一個叫做「西姆」的平臺,假借四大運營商的名義,推出所謂的「5G挖礦卡」、「西姆幣」等產品,通過拉人頭的方式,發展會員進行「挖礦」、炒作虛擬貨幣,行傳銷之實。 該平臺對外宣稱,「西姆」APP是電信、移動、聯通、廣電聯合共同打造的一款區塊鏈應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