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個零售行業可復用的裂變增長作戰地圖

2020-12-2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對於零售行業來說,裂變增長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然而這條路並不簡單。本文作者就復盤了自己為零售行業所做出的裂變方法,並且繪製了裂變增長的作戰地圖,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一年教育行業佔我們營收的50%,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零售行業大客戶佔我們上半年營收的60%。

8月最新統計了下:我們累計給寶潔、瑪氏、名創優品、百果園、微諾娜、禾葡蘭、寺庫trytry、LOHO眼鏡、小米有品、每日一淘等100+零售客戶設計了微信生態的裂變運營方案。

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零售行業的專項復盤,篩選出4個我們實戰驗證過的、屢試不爽的「裂變玩法」,附上顆粒度很細的作戰地圖,方便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業務模式快速復用。

看起來每個「裂變玩法」的活動流程、UI呈現差距特別大,但底層都是由「誘餌+包裝+玩法」三大環節組成。

下面挨個講解,如何結合不同的業務場景(線下門店積累流量到企業微信、線上裂變擴大流量回流門店復購等)+ 搭配不同的數值策略 = 不同的裂變玩法。

一、1元新客首單+紅包裂變模型

之前和很多客戶溝通過,發現都會有一些共性的需求:

自己也有做裂變拉新的活動,但裂變效果都不如意,有沒有更有效的裂變拉新玩法?平時做一些活動,發現拉新的成本非常高,能不能降低拉新的成本?有很多老用戶存量,但都沒有做過拉新活動,有沒有適合我們的玩法?經過和「百果園」、「屈臣氏」等客戶的實戰測試,我們總結出【1元新客首單+紅包裂變模型】是可以解決以上痛點的。

首先是「誘餌」層:高頻低客單價的零售行業,針對老用戶最常用「優惠福利(滿減券/拼團/砍價)+多次觸達(彈窗/簡訊/push/公眾號/社群)」來喚起用戶的購買需求 or 驅動分享。

但我們統計往期裂變數據發現:67%的「分享用戶」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購買有優惠。

很多商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維:用戶轉發只送優惠券/形成消費閉環、降低了裂變率,於是我們將老用戶分享、直接給現金獎勵。

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樣裂變帶來的流量不精準、都是羊毛黨,但我們實驗發現:相比零售行業的投放獲客成本是60~100元(新客首單50元左右),ROI<1;我們給老用戶5~10元的現金獎勵就能帶來50元的新客首單。

而且基於用戶社交關係鏈的信任,裂變帶來的「新客購買下單轉化率」比渠道投放提升了3倍,且後續的復購客單價也更高;

因為微信裂變的原理是「圈層效應」:你的老用戶是月收入過萬的階層、那他的社交關係鏈大多是一個階層,絕不會全是月收入一千的。

新用戶的「誘餌」則在沿用行業屢試不爽的「補貼大法」的基礎上組合「現金紅包裂變」。

例如:新客首單1元即可任選1款單品(售價10~20元)降低決策門檻,新用戶結帳時提示「滿50元包郵/到店自提免郵費(送貨上門郵費10元)」,支付之後彈出現金紅包,引導用戶把「1元購」福利分享給朋友、有人下單、剛支付的錢即刻原路返現。

之前絕大部分的商城,為了快速提升用戶LTV、新用戶下單之後都是引導繼續去購物,沒有引導裂變。我們修改了路徑之後:裂變率平均提升2~10倍。

在活動頁面上再引導加企業微信,結合復購模型、提升用戶LTV。

一元新客首單+紅包裂變模型

圖中文字描述已經很全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下載原圖查看,這裡主要介紹2點:作戰全景圖の3個核心模塊。

1. 1個表現層(即用戶看到的頁面截圖)

我們會把用戶在活動中走過的每一步流程、截圖進行排列,方便查漏補缺。

例如:刪減非必要的登錄流程(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討厭、訪問一小程序啥頁面都還沒看清、就一個登錄界面攔路虎擺在那),讓用戶可以非常流暢地按我們預想的流程進行下單、裂變,頁面越長、流失率越高。

2. 2個底層(活動的本質)

1)第1個為頁面的策略設計

結合供應鏈和用戶喜好、不同地區選不同的品參與活動,不同人群的激勵紅包數值調控(例如一線城市10元、三四線城市5元),詳情頁賣點排列結構等等。

2)第2個為底層的用戶心理

站在用戶的視角、共情用戶看到這個頁面時心裡會怎麼想?我們設計的引導Ta的下一步動作是什麼?從而向上推到我們的設計是否合理。

例如:希望用戶立刻馬上下單,那頁面的設計得是暖色調彰顯熱烈的氛圍、毫秒計時器的倒計時凸顯急迫感、循環滾動已下單用戶的跑馬燈激發從眾效應。

這些底層策略都是「可復用」的,可以幫助我們積累不同項目的優秀經驗在下一次應用,少試錯就能實現:更低的獲客成本、更高的裂變傳播效率。

一句話總結這個運營模型:設計「盲盒式」的隨機獎勵調動老用戶分享傳播、帶來精準的圈層流量,給訪問的新用戶「大額新手運」獎勵、降低首單決策門檻;同時把用戶留存在企業微信/個人號/服務號等觸達高的載體,推出復購組合拳加速提升用戶LTV。

二、分銷裂變:線下精準獲客模型

第1個模型,需要投入技術定製化研發、線上線下數位化全鏈路打通、越大的客戶使用效果越好~但對於線下小商家、或者說先小成本試一下的大傳統企業:「分銷裂變」則是最好的武器。

分銷裂變模型:

不需要一上來就部署一套複雜的商城系統,只需要選出來一個爆款sku、設計一張海報、一張詳情頁即可上線測試推廣。

這個模型的第一核心「誘餌」通常是:爆款的單品或超值大禮包,因為對於顧客來說,出行到店是非常大的決策成本。包裝出一個」N選1的大禮包」、海報和詳情頁堆砌著一大堆禮品,會讓用戶感性覺得只需要付一個很低的價格、就能擁有很多的實惠,從而提升付費率。

但一定不能免費送!哪怕是讓用戶「1元秒殺」,因為讓用戶做出付費動作、後續的到店核銷率才能高(一般是80%),用戶到店了才能有關聯銷售。

其中一個案例是:某教育機構只是把之前線下免費送的試聽課、標價198元;同時聯合周邊的遊泳課、武術課、書法課、英語課等多家機構互推:用戶1元即可秒殺7節課、價值近1000元。

本質沒變,但「1元秒殺」將原來「免費贈課」包裝出了價值,同時調動用戶做任務:分享福利課程給朋友、自己得「教材」、「玩具」、「正價課」——最終裂變了9000人。

這個模型的第二核心「玩法」是:自動綁定的二級返傭機制,當用戶分享給身邊的好友購買了、分銷收益會立即到帳微信錢包。

很多零售企業因為沒有「上下級關係綁定」的系統,導致很多銷售/運營不願意轉發公司的公眾號文章、海報;董明珠第一場抖音直播只賣了20萬、後面一場直播賣3.1億、最新戰績是65億/場就是用了「分銷+直播」。

此處推薦「零一裂變」的二級分銷裂變工具,不需要額外的後臺設置、用戶隨手轉發就能自動綁定上下級、有下級下單後佣金自動打到上級微信零錢,簡單快捷!

像「華潤歡樂頌」、「深圳歡樂海岸城」等線下購物中心做分銷裂變、之前因為員工沒有積極性,後來員工在每次裂變活動都能帶來6~10個周圍5公裡的用戶購買。

微信12億月活用戶、50%的用戶的微信好友<200人;越下沉、地區的圈層效應越明顯:你的用戶是在某個城市、Ta的絕大部分好友都是在同一個城市,確保了「分享者」能大概率帶來的都是精準「同城」用戶。

而且只要一個城市的分店做「分銷裂變」活動有效、其他城市快速複製依舊能在當地引爆刷屏。

一句話總結這個運營模型:設計讓用戶感性覺得超值的低價「大禮包」、引爆付費率,通過「微信實時到帳零錢」的二級分銷激勵、調動老用戶分享傳播、帶來精準的圈層流量。

三、1分錢派樣の裂變模型

「派樣品」之前是很多線下美妝門店屢試不爽的獲客方法,但由於疫情的影響、線下流量驟減導致導流效果差,於是我們將這個爆款玩法線上化、添加上裂變機制。

之前的線下「派樣品」、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每天派出的小樣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品牌方的流量需求;需投入硬體成本和租金成本,平攤整體流量獲客成本較高;投入回收期大致需要4~12個月,更多是增加品牌曝光和互動體驗。

轉到從線上渠道「派樣品」時、很多企業最擔心是被「羊毛黨」薅,來了一大堆泛流量對後續的轉化帶來難度。

羊毛黨對批量可轉賣的標品感興趣,可以通過:細分用戶需求來設計「精準」的樣品來解決。例如:給家長人群送「真題試卷」、不是家長人群就不會有興趣領回家,給寶媽人群送「紙尿布」、不是媽媽就不會領。

像美妝類產品、我們通過設計「付郵費即可免費領1份試用裝」的活動、來吸引相對精準用戶,「試用後提交使用自拍照即可退郵費」來降低用戶決策門檻、促進大量用戶下單。

同時、植入裂變機制:在用戶領完試用裝的界面彈窗紅包、引導用戶分享邀請好友領試用裝、自己賺零花錢(幾元的隨機現金紅包微信實時到帳),調動用戶分享活動至各社群/朋友圈的好友。

一分錢派樣裂變模型:

給2個美妝大客戶送了幾十萬份的【1分錢樣品】得出的數據:

平均每位參與活動的用戶帶來4位用戶;個人號添加率50%+;投入回收周期約1~4周,效率遠高於派樣機。這個模型能長期跑下去的核心在於擁有一支強大的個人號銷售團隊:例如我們合作的一個美妝公司擁有2000名個人號銷售,通過長用戶生命周期精細化運營,能將來退郵費的50%用戶轉化購買高客單價商品。

一句話總結這個運營模型:通過「1分錢派樣品」的主題、吸引大量用戶訪問、通過郵費輕篩選精準用戶、沉澱到私域流量轉化復購升單;利用「隨機現金紅包」來調動新老用戶分享、結合邀請排行榜/二級獎勵最大化刺激用戶多次推廣。

四、「養成類遊戲」模型

如果你有留意的話,會發現打開任何一款國民級APP,其中一定都有「養成類」遊戲:

支付寶的螞蟻森林(你線上種成一顆樹,支付寶幫你在沙漠種一棵樹)、拼多多的多多果園(你線上種成一顆樹,拼多多寄一盒水果到你家)、美團的小美果園(你線上種成一顆樹,美團送你一餐外賣)、天貓莊園等等。

因為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針對投放、裂變來的新用戶設計一個強有力的留存和促活的運營模型,是所有企業的重中之重——「養成類遊戲」則是目前大家測試下來公認得最好用的模型。

我們也累計給寶潔、小米有品、每日一淘、太平保險、京東金融等公司設計過「養成類遊戲」的運營模型。

目前市面上的「養成類遊戲」玩法:活躍用戶的14日留存普遍能到73%、月留存能到50%、人均分享達15次以上、電商業務的轉化ROI>3(產品收益/獎勵成本)。

網上分析「養成類」火的原因,我覺得最好的一個解釋是:原始的人類就是採集野果、以及2000年的封建社會都是農耕文明,所以「耕種技能」是刻在我們基因裡的一種本能了。

但從科學的上癮機制分析:「養成一棵樹/一個動物」的目標感是確定的,用戶每做一個動作(澆水/餵養)會對應有數值的即時反饋,養成過程中彈出隨機獎勵的驚喜感,集合了所有優點的、完美的運營模型。

當用戶投入了時間、留存下來了之後,再在遊戲中植入業務相關的轉化策略,例如:為了獲取道具,用戶需要去完成「瀏覽商城頁面」、「扶貧購物」等任務。

養成類遊戲模型:

我們把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養成類遊戲都進行了拆解、結合我們自己實踐過的十多次養成類遊戲經驗,把設計一個養成類遊戲、主要分成4個步驟:獲取、激活、留存、傳播(如圖所示)。

1. 獲取

結合你的產品特性、來選一個故事模型來設計遊戲化場景、如小米APP種小米、京東金融種搖錢樹,如果故事沒選對後面植入任務體系就會很尷尬。

例如:你一賣水果的在種搖錢樹、搖錢樹得到的獎勵是外賣、邏輯不能自洽就會很混亂。

2. 激活

主要是「新手期」的爽感體驗、用戶點一個動作(澆水/餵養)就能感受到「養成對象」非常「大」的變化、讓用戶短時間內非常有成就感;再輔助獎勵前置等運營套路最大化吸引用戶留存。

3. 留存和傳播

策略就比較普遍,根據業務的需要來進行數值調控、增刪任務體系、補貼力度不一的獎勵誘餌。

一句話總結這個運營模型:講一個故事、結合最容易讓人上癮的遊戲機制,得出一個留存率、分享率最高的籤到體系。

五、企業微信の運營模型

這半年,我們私域流量小組給全國數千家門店的零售企業、海外日用消費品企業巨頭等客戶代運營企業微信;設計從流量沉澱、裂變傳播、銷售轉化の全鏈路私域流量運營模型,最終給客戶在「業務+營收」上全面賦能。

和大家分享目前我們研究和操盤企業微信項目的一些階段性成果:

從原來線下門店引流到線上個人號只有數百人,到2周內實現門店引流至線上個人號3萬+人;快遞包裹卡從原來添加率5%提升至15%;線下門店客單價,由43元提升至53元,新人首單平均客單價提升10元;線上的大促秒殺活動購買轉化率達到50%+;……感興趣戳:上一篇推文《萬字長文詳解:實操視角下的3種「可復用」私域轉化模型》

本文由 @鑑鋒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新零售行業數位化研究報告
    2019年中國「數字新商業」服務市場規模為39.8億元,較上年增長75.3%,處於高速增長階段。預計在2020年宏觀經濟回落和市場整體需求不振的大環境下,「數字新商業」服務仍能取得超過50%的增長,到2022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13.5億元。
  • 企業微信裂變獲客的3大玩法法和3個未來新變化
    整體聽完的感受是,2020年做企業微信裂變獲客,很像2015年做微信裂變。因此,全行業基於企業微信的私域客戶池增長值得重新做一遍。現在,藉助文字實錄,我們不妨回到私享會現場,聽聽張東晴從實戰中總結的企業微信裂變增長方法論。
  • 2020年零售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中國零售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
    **年我國人均GDP已達7485美元,已步入發達國家經歷過的消費騰飛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消費主力軍結構的更替,中國將步入歷史上的第三個消費高峰。近年來我國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年我國零售業商品銷售額  《中國零售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對零售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零售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零售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零售技術標準、零售市場規模、零售行業潛在問題與零售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零售行業投資價值、零售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 萬字長文詳解:實操視角下的3種「可復用」私域轉化模型
    以此建立起用戶信任,進而完成交易——這是屬於私域「道」層面的東西; 但是真正幫助你實現私域價值的,是如何設計好每一個運營路徑細節,把握住每一種文案背後的用戶心理,服務好每一次與用戶的溝通互動,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決定著你私域運營的質量與收效; 接下來的文章我會通過3種典型的「私域運營模型」:個人號私域模型、企業微信私域模型、群轉私域模型,分享一些個人的實踐和認知,希望能讓大家「可復用
  • 2020年上半年藥品零售行業走勢——集採之下藥品零售之破局
    2020年對於藥品生產企業來說,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均面臨「腦筋急轉彎」的局面:一方面,國內仿製藥企業相繼以超低價進入集採,以價換量;另一方面,一眾外資原研藥企銷售策略亦向藥店零售急轉,各種吸引C端眼球的招數頻發,旨在鎖定目標客群長期使用;零售端處方藥品牌營銷OTC化已經成為行業熱點。
  • 2020年首現負增長 圖書零售市場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過去一年出版行業受到的衝擊,各界有目共睹,如今,一系列數字更是直觀地揭開出版行業在2020年所應對的挑戰。據1月7日開卷發布的2020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數據顯示,與此前持續保持增長不同,2020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碼洋規模同比下降5.08%,且不僅實體書店渠道碼洋規模同比下降的幅度進一步擴大,一直呈現20%以上同比增速的網店渠道,增速也直線下滑至不足10%。
  • 從增長黑客到流量地圖,關於增長的4個核心思維(二)
    編輯導語:增長黑客,指的是創業型團隊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利用產品或技術手段來獲取自發增長的運營手段。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析了用戶運營思維的兩個誤區,並且總結了建立正確的用戶運營思維的三個方向。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又分析了數據思維在增長中的應用,以及建立數據思維的三個步驟。
  • 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6%
    據統計局網站消息,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66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5695億元,增長4.4%。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81億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52566億元,下降4.1%。
  • 從增長黑客到流量地圖,關於增長的4個核心思維(三)
    編輯導語:增長運營工作一直是運營者的大問題,用各種方法進行流量的增長;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關於數據思維在增長中的應用,以及建立數據思維的三個步驟;本文作者將繼續討論關於增長的四個核心思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吳猛談大禺商學動力:品牌業績增長、招商裂變及文化沉澱的核武器
    第三:不會借勢借力,取經智囊團 社交新零售行業到今天為止,依舊很多人比較浮躁,在應對品牌發展和制定戰略上盲目自信。 要知道,不管是品牌創始人還是大團隊長,你想用1天的時間去達到3年的效果是不現實的,想用一天的時間去對比人家10年的經驗積累,更是不可能。
  • 「跨越向新,連結增長」2020第五屆NextWorld峰會盛大舉行
    本屆峰會以「跨越向新,連結增長」為主題,涵蓋遊戲出海、直播電商、社群營銷、裂變增長等領域,匯集3000+創業者、資深大咖、權威媒體等重磅嘉賓,聚焦移動增長領域,洞察用戶變革趨勢,探索增長新變量,共話網際網路發展新航向。
  • 網易輕舟零售中臺助企業練就「腰部力量」 實踐獲行業CIO認可
    6月30日,由ITShare智享會和FMCG快消品行業CIO聯盟主辦的NCB 2020新消費新商業創新峰會暨零售科技創新展落下帷幕。創新峰會上,網易輕舟憑藉完備的零售行業解決方案和零售中臺的豐富實踐獲得「優秀數位化案例獎」。
  • 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從成長動力來看,網購規模可以分解為網購用戶數和單用戶消費金額的乘積。電商行業發展初期以絕對價格優勢吸引8090後消費者,享受用戶規模紅利;而發展至今,年輕一代消費習慣已徹底養成,對網購的依賴程度持續增加,表現為單個用戶網購消費在個人消費中的佔比大幅提升。
  • 譜惠商鏈商業聯盟平臺新零售模式流量裂變
    譜惠商鏈商業聯盟平臺是新零售模式下的一個新型的平臺,將線上資源和線下的實體店鋪相結合,O2O模式將新零售真正帶給每一個實體商戶。商戶入駐譜惠商鏈,可以享受線上的流量資源,讓平臺的資源帶入給商家,然後自己在線下通過好的服務,維護好客戶,讓客戶可以再次消費。
  • 「智慧零售 布局未來」2020購百智慧零售行業閉門會
    【編者按】2020年12月15日,智慧圖在中國天津舉行了2020購百智慧零售行業閉門會。本次會議邀請了天津南開大悅城、天津和平大悅城、中原百貨等多家購百...2020年12月15日,智慧圖在中國天津舉行了2020購百智慧零售行業閉門會。
  • 疫情時期,零售實體行業如何用「社群運營」破局?
    在前面需要提示一下,整個分享的內容,主要面向中小零售實體企業及網際網路從業者中沒有太多社群運營經驗,希望系統地了解社群引流、裂變和成交的人群,如果你對以上的內容都比較熟悉了,建議不用重複,歡迎在我公號的菜單欄中勾搭一下,共同為零售行業的破局貢獻力量,因為我們下周還有公益幫助100個零售品牌的破局活動,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
  • ...2020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紅巖》成為年度...
    2020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了5.08%,碼洋規模為970.8億元。回顧近幾年整體零售市場的發展,2015年至2019年之間,整體零售市場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首次出現負增長。
  • 中國安徽零售百貨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
    但截至**的零售百貨行業,由於網絡購物的爆發式增長所帶來的衝擊,零售百貨業也面臨著發展的困境,加上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零售業低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81家大中型百貨零售企業**年的銷售總額為2282.7億元,同比僅增長8.92%,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14%。與**年至**年百貨行業銷售收入年平均16.5%的增長率相比,下降勢頭明顯。
  •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2020年,國美將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聯商前言: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聯商網》採訪了百位零售老總共同「復盤2019、展望2020」。復盤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展望讓我們的腳步更為堅定。2020臨近,讓我們一起聆聽大佬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國美零售控股公司總裁王俊洲《聯商網》:如果用一個或幾個關鍵詞來總結貴公司在2019年的發展,是什麼?為什麼?王俊洲:「轉型」、「穩健」,這兩個詞可以對2019年的國美做一個總結。
  • 「宅經濟」加速線上零售增長:2019線上零售佔商品總額21%(可下載)
    獲取《「宅經濟」將加速線上食雜零售的增長和上遊現代化》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網際網路2」,該報告編號為20bg0075。  2020年的「宅經濟」迫使許多消費者嘗試使用線上渠道進行食雜購物,從而加速了中國線上食雜市場的增長,並為進一步的食品工業現代化鋪平了道路。阿里巴巴報告稱,加工肉類和海鮮的零售額分別增長了400%和300% 5 。每日優鮮報告稱,春節期間線上零售訂單增加了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