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曾說:「如果你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巴黎會一生都跟隨你,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巴黎,這座代表文化、藝術、時尚與浪漫的都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青年與社會精英紛至沓來。
巴黎,也是無數經典電影的取景地。
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紅磨坊、塞納河、巴黎聖母院、聖米歇爾大街.....
跟隨讓-皮埃爾·熱內、伍迪·艾倫和理察·林克萊特的鏡頭,任意一幀畫面,都能讓你愛上巴黎,仿佛回到海明威筆下轉瞬即逝又不顧一切的青春歲月。
讓-皮埃爾·熱內《天使愛美麗》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
理察·林克萊特《愛在日落黃昏時》
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不僅取景於巴黎,還由加裡·格蘭特與奧黛麗·赫本這兩位百年來最偉大的演員主演。
它被譽為「希區柯克未曾拍過的最棒的希區柯克電影」。
《謎中謎》
鳳凰衛視電影臺11月28日21:15播出
由奧黛麗·赫本飾演的美國少婦瑞姬·蘭伯特在法國梅傑夫滑雪場偶遇一位自稱皮特·喬舒亞的男子。
奧黛麗·赫本
當瑞姬返回巴黎後,發現家中被洗劫一空,丈夫離奇遇害。他卻因為丈夫生前貪汙的一筆戰時贓款而捲入充滿兇險的巨大謎局之中。
危急時刻,皮特突然現身,英雄救美。然而,當瑞姬陷入情網之際,身份變幻莫測的皮特卻引起了她的懷疑。
斯坦利·多南曾說,他一直想拍一部像他最愛的電影之一,希區柯克執導的《西北偏北》那樣的電影。
他最欣賞影片中因人物角色身份的不確定性所引發的精彩紛呈的故事。
《西北偏北》
在《西北偏北》中,加裡·格蘭特飾演的平凡的廣告商人羅傑在和客戶吃飯時,被人錯認為「凱普林」而被綁架。幾個不明身份的人讓羅傑合作,交出他們想要的東西。
《西北偏北》中,加裡·格蘭特被追殺
於是,羅傑因為這個並不存在的「凱普林」在全美各地逃亡,同時陷入與愛娃·瑪麗·森特飾演的女特工的愛情纏綿中。
愛娃·瑪麗·森特(右)
令人感嘆的是,你能在《謎中謎》裡隨時捕捉到像《西北偏北》中出現的典型的希區柯克元素:懸念、黑色幽默、線索道具、樓梯、陰影以及麥格芬.....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麥格芬最初由希區柯克的編劇安格斯•麥克菲爾提出,是指某個推動戲劇發展的契機、情節,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
它往往是觀眾們可能並不關心,也許並不存在,而角色們拼命追逐的東西。
在希區柯克的電影中,麥格芬是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
它是《三十九級臺階》裡想要竊取的飛機引擎的頂級機密;是《美人計》中製造原子彈的放射性鈾礦;是《大巧局》裡人人追捧的價值連城的鑽石;是《西北偏北》中藏在前哥倫布時期雕塑中含有政府機密的一個微縮膠捲.....
《三十九級臺階》
《謎中謎》裡的「麥格芬」則是不見了的25萬美金。由於數目龐大,無法找到安穩的藏身之所,換成價值不菲的郵票既不惹眼,又令觀眾出乎意料。
而影片開頭那個對著赫本噴水的小男孩兒,又在結尾與郵票聯繫起來。這樣伏延千裡的伏筆設置精巧絕倫。
而格蘭特在影片中多次更換名字,其身份的捉摸不定與《西北偏北》裡的虛構人物「凱普林」的構思大同小異。
這些巧妙的懸念布局差點兒讓人忘記了該片導演斯坦利·多南「好萊塢音樂劇之王」的身份。
斯坦利·多南
沒錯,17歲就在百老匯登臺演出的多南其實是好萊塢黃金時代著名的歌舞片導演。
他執導過《雨中曲》《錦城春色》《甜姐兒》等傳世經典,是米高梅傳奇時期的幕後主力之一。
《雨中曲》
擅長音樂喜劇風格的他將希區柯克式懸疑與歌舞片的浪漫喜劇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令《謎中謎》既懸疑驚悚又充滿詼諧幽默,令觀者深深地被影片營造的氛圍吸引。
多南與赫本一共合作過《甜姐兒》《謎中謎》《麗人行》3部電影。
《謎中謎》是他導演生涯中最賣座的作品,並對之後多年的浪漫喜劇驚悚電影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著名影評人朱迪斯·克裡斯特稱其是一部「時尚而風趣的情景劇」。
浪漫喜劇效果的營造自然少不了男女主角之間默契的配合。
影片的編劇彼得·斯通後來透露,格蘭特起初對出演男主角有所顧慮,因為他當時已經快59歲了,而赫本只有33歲。
格蘭特擔心觀眾把他當成「油膩的老男人」。
男女主演相差25歲,要在影片裡談戀愛,還不能令觀眾反感。
因此,斯坦利·多南和彼得·斯通決定通過臺詞與人物行為的設計,讓女主角主動發起攻勢,而男主角欲迎還拒。
她追趕他,主動坐男方腿上。男主角卻一再提醒她:「我對你來說太大了,請遠離我,小女孩。」 「我的年齡可以做你爸爸了。」 還有電梯裡他對她的戲謔:「我可能無法送你到第一層,未成年人!」
讓年輕美女追求老男人,滿足了男性觀眾的集體意淫。女追男,隔層紗嘛。他能怎麼辦?是她在追他!
所幸,赫本愛上的格蘭特即使年近花甲,仍然高大俊朗、風度翩翩,還算令人信服。
無論是格蘭特信手拈來的撩妹技能還是與壞人格鬥的矯健身手,都為懸疑驚悚的主調裡注入輕鬆浪漫的喜劇效果。
最有趣的場景之一就是經典的沐浴戲:格蘭特身穿西服在赫本面前衝澡。
格蘭特起初覺得太傻了,拒絕這場戲。3天後,他不但改變了想法,開始沉迷於這場戲,還在片場即興表演,甚至想戴上赫本的浴帽。
格蘭特與赫本精彩的對手戲,讓他們雙雙獲得金球獎最佳男女主角提名。
不管是含情脈脈的浪漫情節,還是笑料頻出的喜劇片段,他們之間奇妙的化學反應使得環環相扣的殺人懸案不再恐怖,反而使觀眾更加沉迷於二人在巴黎的浪漫情緣。
浪漫的塞納河遊船
除了精湛的演技,赫本在影片中時尚、優雅的服裝造型也令人過目難忘,與浪漫的巴黎街景相得益彰。
為本片擔任服裝設計的是被譽為「20世紀最才華橫溢的服裝設計師」——于貝爾·德·紀梵希。
于貝爾·德·紀梵希
出生於法國富裕家庭的紀梵希自幼就展露出驚人的藝術天賦。從巴黎藝術學校畢業後,他一直從事服裝設計工作。1952年,年僅25歲的紀梵希創立了同名品牌「紀梵希」。
1953年,剛剛拍完《羅馬假日》的赫本還只是個籍籍無名的演員。
在《羅馬假日》中,赫本與設計師伊迪絲·海德剛開始的合作十分愉快,但是對於服裝,赫本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伊迪絲·海德憑藉《羅馬假日》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
在新片《情歸巴黎》馬上要開拍的時候,赫本想邀請巴黎世家的創始人克裡斯託巴爾·瓦倫西亞加為自己設計戲服。
可惜,對方沒有時間。於是,他介紹赫本去找剛開始創業的好朋友紀梵希。
紀梵希聽說一個叫「赫本」的女演員找他設計戲服時非常開心。
他以為是巨星凱薩琳·赫本,結果出現在他眼前的確是一名身穿普通T恤、窄腳長褲的短髮女孩兒,所以直接拒絕了她的要求。
然而,赫本堅持試穿了工作室裡的衣服,沒想到每一件都非常合適。
於是,赫本的獨特魅力徵服了紀梵希,正值花樣年華的二人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情歸巴黎》中,紀梵希為赫本設計的白色禮服
《情歸巴黎》上映後,紀梵希為赫本設計的服裝深受大家的喜愛,該電影最終斬獲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但是電影片尾卻沒有出現紀梵希的名字,這讓赫本十分惱怒。
她告訴紀梵希:「這種事不會再發生了,我要你為我設計以後所有電影的戲服。」
赫本與紀梵希
此後,赫本的戲服以及重大場合的禮服大部分都出自紀梵希之手。
無論是《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小黑裙,還是《窈窕淑女》中的大禮帽,抑或《謎中謎》裡的簡約巴黎範兒Look,紀梵希為他的靈感繆斯打造出無數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典造型。
赫本優雅、靈動與超然的氣質也恰到好處地詮釋出法式的優美、簡潔與典雅。
《蒂凡尼的早餐》中,紀梵希為赫本設計的小黑裙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赫本在《窈窕淑女》中頭戴華麗大禮帽的高雅裝扮
赫本在《謎中謎》裡頭戴絲巾、太陽鏡,身穿雙排扣風衣的經典裝扮
赫本曾說:「紀梵希創造了我。」 紀梵希說:「赫本是我的繆斯」。二人互相欣賞、成就彼此,長達40年的友誼令世人豔羨。
紀錄片《于貝爾·德·紀梵希:高級定製的生活》
步入晚年的二人,還經常在塞納河畔散步。
流動的塞納河,不但見證了《謎中謎》裡男女主角的浪漫愛情,更沉澱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當年輕的容顏消逝,這種無關愛情、惺惺相惜的情誼抵住了飛逝的流年。
赫本出演的電影之所以經典,還離不開同樣出色的配樂。
《謎中謎》的原創音樂由美國著名電影作曲家亨利·曼西尼創作。
亨利·曼西尼曾獲4座奧斯卡獎、7座金球獎、20座葛萊美獎,以及1995年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他最耳熟能詳的作品是同樣由奧黛麗·赫本主演的《蒂凡尼的早餐》的主題曲《月亮河》。
亨利·曼西尼
作為一部懸疑片,《謎中謎》的風格卻迥異於同類型電影,其稍顯詭異的配樂大膽地在緊張的懸念中融入風趣幽默的喜劇色彩,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1963年12月5日,《謎中謎》上映。
影片上映前不久,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引發的震驚與恐慌仍未消退。
達拉斯街頭的槍聲,或許將成為美國政治史上一個永遠的謎。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而《謎中謎》的出現,恰好成為該事件的一種徵兆。
世事飄忽無常,人生變幻莫測,沒有人能猜到謎底是什麼。
鳳凰衛視電影臺
11月28日21:15
《謎中謎》
敬請關注!
文:福爾魔歌
編輯:福爾魔歌、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