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玉教授主持的研究項目榮獲2019年度「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2020-12-09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大會表彰了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獲獎團隊。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主持的《解剖矯治術治療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臨床研究與推廣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張明奎院長(左二)上臺領獎

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是一種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其主要特徵為三尖瓣瓣葉下移、發育異常、房化右室形成及合併其他畸形。Ebstein畸形傳統外科治療方式多樣,但由於對本病的認識不足,治療對策、手術指徵和手術原則並不明確,手術死亡率高達25%~30%,併發症多,並使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三尖瓣瓣膜置換術,預後差。

項目組經長期臨床研究與實踐,建立了三尖瓣解剖矯治的治療體系及關鍵技術,顯著提高了Ebstein畸形的手術治療效果,使手術早期死亡率下降至1.6%,98%的患者免於三尖瓣瓣膜置換。

主要創新點如下:

創新點一:在國際上首次發現Ebstein畸形存在多種新的病理形態,改變了以往對本病三尖瓣前葉位置正常、形態冗長的概念,拓展了Ebstein畸形的疾病譜,提出了指導臨床的新病理分型,進一步明晰了手術適應症;

創新點二:國際首創以正常的右心結構為標準行解剖矯治的新概念,突破國際傳統矯治理念,恢復右心室特別是三尖瓣正常形態,使右心功能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護與恢復,從而減少術後低心排的發生。

創新點三:獨創三尖瓣下移畸形解剖矯治技術體系及矯治關鍵技術,拓寬手術適應症,使手術死亡率相較傳統成形的25%~30%降低至1.5%。

創新點四:建立了三尖瓣下移畸形從胎兒期影像、出生後綜合評估、術前診斷、臨床病理分型及標準化手術治療的綜合診療體系,並在國內外多家醫院應用推廣。

「北京醫學科技獎」是由北京醫學會設立的首都醫藥衛生行業的科技獎項。此次共28項成果通過初審,19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8項、社區衛生獎1項、醫學科普獎1項。

作者:科教處 陳蕾

攝影:黨政辦宣傳組 王一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主持的《解剖矯治術治療三尖瓣下...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大會表彰了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獲獎團隊。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主持的《解剖矯治術治療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臨床研究與推廣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北京積水潭醫院蔣協遠教授團隊、周一新教授團隊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頒發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蔣協遠常務副院長主持的《肘關節外科疾病診療創新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矯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髖膝關節重建關鍵技術體系及臨床應用》項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北京同仁醫院三個團隊榮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
    12月12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的「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儀式暨華夏院士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魏文斌教授團隊成果榮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內分泌科楊金奎教授團隊成果、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房居高教授團隊成果分別榮獲二等獎。
  • 【曙光·新聞】我院榮獲2019年上海藥學科技獎三等獎
    【曙光·新聞】我院榮獲2019年上海藥學科技獎三等獎 2020-12-12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五屆廣西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簡介
    榮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4.王兵偉,男,漢族,1979年4月生,河南開封人,廣西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品種篩選鑑定研究室主任,長期從事玉米育種和區試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3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西農業科學院項目5項。參與國家、自治區、廳局級科研項目29項。
  • 許劍民、孫贇團隊榮獲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一等獎
    >《規範化的結直腸癌全程診療體系的建立與推廣》獲2019年度(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排名第六)周宇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2019年度(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排名第二)饒聖祥
  • 瑞金醫院榮獲這些上海醫學科技獎
    8月26日,第十八屆(2019年度)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舉行,瑞金醫院榮獲3項二等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胰腺癌綜合診治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項目成員:沈柏用 彭承宏 詹茜 陳皓 鄧俠興李宏為 方圓 陸熊熊 李鴻哲 王新景該項目圍繞胰腺癌臨床診治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有效
  • 中北大學祝錫晶教授榮獲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組織開展的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宣傳活動日前結束,經專家組公開、公平、公正遴選,共70人入選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北大學祝錫晶教授光榮獲選。祝錫晶教授現為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先進位造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機械工程和現代加工技術與裝備學科帶頭人、精密特種製造研究團隊帶頭人。長期致力於精密與特種製造技術的教學科研工作,尤其是在功率超聲珩磨和光整加工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
  • 嶽陽醫院榮獲兩項上海中醫藥科技獎
    > 12月18日,第十一屆(2020年度)上海中醫藥科技獎及上海市中醫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六屆優秀分會頒獎大會召開
  • 龍華醫院榮獲5項2020年度上海中醫藥科技獎
    12月18日下午,第十一屆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獎勵大會暨上海市中醫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召開,會上對第十一屆(2020年度)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獲獎者進行表彰,我院5個項目獲獎。我院劉勝教授領銜項目「顧氏外科清消法治療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臨床研究及診療規範形成」榮獲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吳銀根教授領銜項目「祛邪扶正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應用和作用機制」、陳偉教授領銜項目「中醫藥治療膿毒症的理論、基礎與臨床探究」、壽偉臻主任醫師領銜項目「胸部術後針刺結合穴位敷貼鎮痛臨床效應觀察及治療方案建立」分獲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二等獎,王立芳主任醫師領銜項目「補腎生髓法防治腫瘤化療骨髓抑制的應用與推廣
  • 2019年度安徽醫學科技獎綜合評審順利結束
    11月25日,安徽省醫學會在合肥組織召開2019年度安徽醫學科學技術獎綜合評審會。省衛生健康委主任、省醫學會會長陶儀聲出席並講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高俊文主持會議。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處室及省直醫療衛生單位相關專業共33名專家組成綜合評審委員會,對通過3省市專業評審的51個項目進行綜合評審。會上,省醫學會負責人匯報評審工作情況,對本次評審的評審程序與要求作說明。
  • 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阮祥燕教授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
    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教授多年致力於中國婦科內分泌事業的發展,對女性健康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阮祥燕教授多年來無私的奉獻就是出於對醫學的熱愛,為了為女性的健康事業,為了那些醫學暫時還解決不了的難題。 作為1999年北京婦產醫院引進的首位博士後,阮祥燕教授負責創建了中國首個更年期綜合指導中心,2002年作為創始人,國內率先創建婦科內分泌專科(包括更年期綜合指導中心),20餘年,帶領婦科內分泌團隊辛勤工作,此後不斷加強硬體建設及人才培養,團隊逐漸走向國際。
  • 2016-2019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學科排名,上海交大臨床醫學第1
    2020年5月,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依託國內首個免費的「艾瑞深中國大學360度對比分析與學科水平動態監測公益諮詢項目」,正式發布《校友會2020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公布最新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學科排名。
  • 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復旦15個項目上榜,2個一等獎!
    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復旦15個項目上榜,2個一等獎!其中,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4項、成果推廣獎2項。上海醫學科技獎經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主管部門批准,由上海市醫學會設立,旨在表彰、獎勵在醫學領域科技進步中作出貢獻的優秀個人和集體,促進上海醫學科技事業的發展。究竟是哪些成果摘得了獎項?一起看看吧!
  • 北京郵電大學四項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會議宣讀了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頒發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並為154項獲獎項目頒獎。2019年度北京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並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54項成果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北京大學王韻教授、郭曉蕙教授獲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
    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第五屆頒獎大會日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全國的25位專家獲得本屆科技獎(含基礎醫學科研創新、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管理科研創新獎)。原國務委員陳至立,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楊柳,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部長崔衛燕,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李五四,中國女醫師協會會長何界生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
  • 新華醫院李斐、李毅剛、王輝領銜團隊獲上海醫學科技獎
    8月26日下午,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我院有3項科技成果獲此殊榮,他們分別是:李斐教授領銜的「兒童神經發育性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獲上海醫學科技獎青年科技獎,李毅剛教授領銜的「遠程心電智能診斷系統研發與推廣應用」獲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王輝教授領銜的「甲狀腺癌轉移及失分化的新機制和精準診療新策略
  • 這所醫學頂尖學府實力斬獲「第一」!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近日,在軟科發布的重大成果排名百強高校中,北京協和醫學院位列全國第18名,醫藥類院校第一名。
  • 熱烈祝賀潘時龍、朱繼宏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熱烈祝賀潘時龍、朱繼宏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10-20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華口腔醫學科技獎頒獎 口腔醫院周永勝、許天民、鄭樹國團隊...
    經過單位推薦、初評、公示、終評、答辯、確認等環節,最終9個獲獎項目從22個推薦項目中脫穎而出,本次評獎評出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周永勝教授團隊「口腔骨丟失/骨缺損再生和修復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獲一等獎、許天民教授團隊「生理性支抗控制理論的提出及矯治系統的研發與推廣應用」項目獲二等獎、鄭樹國教授團隊「顱骨鎖骨發育不全牙齒替換障礙的機制研究及臨床應用」項目獲三等獎。